□ 唐昌菲
(唐昌菲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
“社会钢琴教育的网络化建设”是一个依托社会文化建设,立足钢琴教育,涉及网络技术的议题。早期有关钢琴教育的研究偏重于专业领域,重点关注的是专业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领域的钢琴教育理论的发展,主要服务对象为钢琴专业人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钢琴教育走出校门,社会钢琴教育全面扩张,继而,网络技术全面介入,社会钢琴教育呈现出网络化发展趋势。如此,社会钢琴教育网络化研究走向前台。
社会钢琴教育的概念是针对学校钢琴教育提出的,泛指钢琴教育的社会化。社会钢琴教育网络化则是指,依托网络技术,达到社会钢琴教育资源的网络化共享、教育方式的网络化应用。
社会钢琴教育的网络化是在科技发展、网络技术全面铺开的背景下提出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其社会背景为——社会钢琴教育的商业化、规模化发展,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众多从业者都尝试着在规模化、制度化、规范化上面做文章,并寻求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上的突破。技术前提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各种钢琴教育平台、网络化产品(智能教育、智能钢琴、远程教学、钢琴智能化产品、涵盖钢琴学习技能的网站)浮出水面。
网络化引发了教育手段的革新,使社会钢琴教育生态呈现出全球化、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趋势。
1.全球化。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各种网络教育平台相继推出,实现琴琴相连的物联网技术(如,卡罗德云上钢琴)得以应用,教育资源的全球化共享成为现实,涉及师资共享、教材教法共享、专业发展前沿信息的及时共享、教育经验的适时分享等。
2.规模化。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社会钢琴教育的网络化辐射提供了助力,借助网络技术,社会钢琴教育的社会覆盖面迅速扩大。同时,网络技术亦为社会钢琴教育提供了多元的教学方式,如各种陪练系统、在线课程等,只需通过手机APP 便可完成在线授课,这种授课方式越过了时间、空间及授课场地的限制,为社会钢琴教育的规模化发展打开了方便之门。
3.规范化(主要指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社会钢琴教育的网络化发展,教育体量的日益扩大,倒逼了社会钢琴教育管理制度的完善,使社会钢琴教育的管理模式从各自为政的“主观化”向制度化、规范化转变。
1.社会钢琴教育的基本矛盾集中体现在“教”与“学”两个方面,从“教”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
a、从业人员日益增多与师资队伍良莠不齐的矛盾。一则,自1999 年高校全面扩招起,各高校全面扩大招生比例,同时,众多高校相继开设音乐学科,在这样的环境下,艺术类专业招生人数成倍增长,其间,钢琴专业学生人数占较大比重。发展至今,学校以及各专业团体对钢琴专业的需求趋于饱和,从而导致钢琴专业人才大量流向社会,在社会钢琴教育领域寻求立足之地。再则,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大部分家长都把学钢琴作为提升孩子艺术修养的主要方式,粗略估计,现在的中国应有百万琴童,如此庞大的社会钢琴教育体量,吸引了大批从业者,其间有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亦不乏业务水平、教学水平、管理水平低下者,可谓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b、行业的市场化发展与人才管理的相对无序的矛盾。1999 年以前,社会钢琴教育更多以个体行为为主,以个体“职业”为主要表征。而今,社会钢琴教育已壮大成“行业”,当其成为“行业”的时候,便涉及了行业的市场化发展,涉及到行业规范与人才管理的问题。而目前的现状是,从业者大多各自为政,行业发展处于缺乏普遍认同的行业管理标准,缺乏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人才激励机制的相对无序状态。
从“学”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
a、专业诉求与地域性局限之间的矛盾。社会钢琴教育的主要服务群体为4—12 岁的孩子,出于学业的压力,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只能挤出时间上钢琴课和练琴,为了节约时间,他们在选择老师的时候大都遵循就近原则,然而好的教育资源并没有做到合理分配,这就意味着他们家附近不见得有好的教学机构和好的师资,要想找到好的老师,可能得去更远的地方,特别是有志于往钢琴专业方向发展的孩子,常常要每周奔赴几百甚至上千公里去上一堂钢琴课。从全国范围看,这种专业诉求与地域性局限之间的矛盾长时间存在,且广泛存在。
b、素质教育与专业标准之间的矛盾。大部分家长对于钢琴学习的定位并不在孩子的专业化发展上,于是他们对于技术进阶、专业学习规划没有具体要求,之所以让孩子学习钢琴,仅仅是希望通过学习钢琴,提升孩子的艺术修养、审美品味。
然而,钢琴演奏是必须依托技术训练才能达成的,既然学习钢琴,就需遵循钢琴教育的基本规律,其间,老师也好、家长也好,必须对孩子提出要求,而这样的要求到哪个层级是合适的,怎样要求才能既保护孩子的兴趣与自尊心,又保障其在钢琴学习上的进步,这个度着实难以把握。
2.社会钢琴教育网络化对缓解社会钢琴教育当前矛盾的积极意义在于:
a、远程教育平台的建立,缓解了钢琴教育的地域性差异,使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成为现实。目前,呈现在远程教育平台的教育模式有大师课(国际著名钢琴演奏家或钢琴教育家的线上授课)、名声讲堂(针对某个曲子,或某一时期、某种风格的曲子的线上讲解)、双师课堂(线上与线下交互的教学模式)等等。这些教学模式的介入,使孩子们足不出户便可以得到专家的指点,对绝大多数的孩子而言,这种远程教学模式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
b.基于网络技术的钢琴教育井喷式的社会化发展,倒逼了社会钢琴教育管理制度的完善。我们谈到管理制度的时候,会觉得这是一个与社会钢琴教育相隔甚远的话题,殊不知,随着基于网络技术的社会钢琴教育井喷式的社会化发展,诸多问题慢慢凸显出来,如:行业竞争的无序与混乱;人才管理机制的松散与缺失;教学机制的非系统化;行业准入的低门槛与无监管状态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了社会钢琴教育发展的障碍,要扫除这些障碍,则需借助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以健全的管理模式来为社会钢琴教育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c、社会钢琴教育的网络化,提供了多元的从业方式。由于网络技术的介入,催生了社会钢琴教育的新模式,如最近几年兴起的VIP 陪练、熊猫陪练、卡罗德云上钢琴陪练系统等,借助陪练系统,教师只需通过手机APP 便可完成教学过程,这就既为孩子们学习提供了方便,也为诸多从业者提供了新的从业方式。更有意义的是,为众多专业院校的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途径,他们不用长途跋涉、顶风冒雨地去上家教,而只需在寝室里便可为全国各地的孩子上课。对于既要勤工俭学,又不想影响学业的大学生来说,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恰逢其时。
d.网络技术的介入,为孩子们提供更有趣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更多的辅助学习的手段。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刚从接触钢琴的时候对学琴是有兴趣的,这种来自于新鲜感的兴趣一般难以持续,两三个月后练琴便会成为负担。为此,老师、家长与孩子们斗智斗勇,想出各种办法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这一现状,各种基于网络技术的钢琴教育产品应运而生,此类产品的立足点在于,抓住儿童心理,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动画、感兴趣的音乐、感兴趣的故事来刺激孩子们对练琴的兴趣。同时,为了解决有关钢琴演奏技术的问题,各网络教育平台相继推出了各种游戏闯关性质的产品包,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如此种种,不能不说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社会钢琴教育带来的福利。
1.总体原则
在涉及钢琴教育的问题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钢琴教育的特殊性,具体说,钢琴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教学目的的美育性、教学内容的文化兼容性、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性、教学过程的相对随机性等等。
再则,既然讨论的是“社会钢琴教育”,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考虑社会人群的多层次问题,具体说,不同于专业院校的钢琴教育,社会钢琴教育面对的群体首先是非专业群体,其次在年龄层次上也具有较大的跨度,从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体现的是年龄层次的全覆盖,那么面对不同的年龄层次,开展钢琴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方法、考核手段等都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在进行社会钢琴教育的网路化进程规划时,以上问题是我们必须全盘考虑的,我们应该从有利于社会钢琴教育发展的角度出发,从社会钢琴教育各个阶段以及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出发,分析不同阶段、不同群体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之后带着这些方案,去寻求与各种钢琴教育网络平台或网络化产品的最佳链接。
此链接建立在对钢琴教育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各种钢琴教育网络平台或网络化产品的全面剖析的基础之上,旨在趋利避害,为社会钢琴教育的网络化发展提供数据参考及理论支持。
2、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遵循钢琴教育的规律,对技术进阶、教学内容作出合理设计,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从技术进阶的角度看,网络技术能有效介入的是基础技术训练阶段,关于基础技术训练部分,经过几百年的摸索,已积累和形成了诸多通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钢琴教育的启蒙之初,首先要解决识谱的问题,谱子是最好的老师,能准确地读谱,能最大程度地读懂谱子是初学者率先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熟记各种谱号、调号、音高、节奏、力度标记、速度标记等等。其次是坐姿、手型、用力的基本方式等,再其次是速度、力度、耐力的训练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在设计网络平台或网络化教育产品时,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借助技术优势,通过网络化手段,让解决问题的方式变得更便捷、更直观、更多元。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应抓住两条线索,一是以技术的阶段性训练为线索来设计教学内容,二是以钢琴音乐文化的传播,提高音乐表现力为线索来设计教学内容,这两条线索可独立发展,亦可根据需要,进行交叉和相互补充。在设计教学内容时,网络化的优势可得到充分展现,一则,在全球网络化的大环境下,资源共享是很容易做到的,再则,利用电脑的数据处理系统,相关数据库的建立以及教学内容的大数据分析成为可能。
(2)立足社会化,充分考虑教学对象在年龄层次、文化程度、学习目的的多样化呈现,在规划社会钢琴教育的网络化进程时,兼顾到年龄分层、程度分级、时间分段等问题。针对不同人群,做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相应调整,以顺应社会钢琴教育的全方位发展。
(3)从管理学层面出发,做到远程管理的有效性。在设计社会钢琴教育的网络化进程时,既要考虑平台或网络化产品本身的严密性,更需要通过严格的远程监控、终端管理来监督社会钢琴教育的具体实施,以便随时搜集反馈信息,并对系统自身加以更新、改进。
(4)从技术开发的角度出发,做到网络技术的前瞻性,应用体系的兼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目前,社会钢琴教育的网络平台和网络化产品已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的重点关注,继之而来的是各种社会钢琴教育的网络平台和网络化产品的大量出现,然而这些网络平台或产品虽各具特点,亦各有缺陷与不足。
我们知道,网络技术和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是最快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对全球市场展开深入、全面的调查,时刻掌握技术革新的第一手资料,否则,花一两年建立起来的一套系统,很可能一经面世便已过时,这样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于是,在设计钢琴教育的网络化进程时,我们必须做到技术的前瞻性,应用体系的兼容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如此才能始终走在社会钢琴教育网络化发展的最前沿。
从辩证的角度看,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兴起皆有利弊,社会钢琴教育的网络化亦是如此,一方面“网络化”给社会钢琴教育的发展带来契机,如借助网络平台,最大限度地放大钢琴教育的普及与推广力度;便于将钢琴教育所涉及的基础技术进行整合与归纳;有利于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等。另一方面也会涉及到一些问题,如钢琴教学的针对性相对减弱;教学过程中的某些辅助性信息(教学过程中的现场情景、姿体展现、语言情态等)或有缺失;对听觉的真实性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损害等。
基于利弊之辨,从业者们的当务之急是趋利避害,群策群力,促进社会钢琴教育网络化建设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