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广东 广州 510420)
新近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对高等院校外语类专业的学生提出了素质、知识和能力等三个方面的要求,其中的能力要求涉及六项,即外语语言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上述能力均涉及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尤其是人文素质的培养。该指南对跨文化能力做出如下描述:“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跨文化包容性和批判性意识;掌握基本的跨文化研究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理解中外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异同;能对不同文化现象、文本和制品进行阐释和评价;能有效和恰当地进行跨文化沟通;能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20:14)。这就要求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充分考虑使用者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训练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认知。大学的基本精神就是培养和开发人的综合素质,西方人文教育的传统以及就人文理念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的体现所开展的争论,对我国英语专业的改革有一定借鉴意义,其中经典阅读应以不同形式纳入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通过核心课程和各种辅助方式加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感知力和判断力。如何使外语专业的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和一定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提升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这是该专业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培养面向新世纪的国际化外语人才必须思考的课题。
西方大学的人文教育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三个基础科目构成的“trivium”,即语法、逻辑和修辞,构成古典教育的核心,致力于通过阅读经典而塑造健全的人格,这一理念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时期。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公认为是1810年在德国创立的洪堡大学,在继续重视开发人的潜力的同时,倡导科学研究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19世纪之后,西方高等教育逐渐形成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这三大学科群,分别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问题。由此,人文学科才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分支领域。
然而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人文学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外部原因主要归结于新自由主义教育观,即以市场价值和经济利益衡量教育的成效;而内部原因则主要来自于多元文化背景下身份政治的诉求以及批评理论的破坏性影响(吴万伟,2016:7-8)。但在欧洲和美国,人文学科的危机拥有不同的政治、社会、历史、文化和思想背景。陆建德引述剑桥大学科里尼(S. Collini)教授的著作称,在2009年,英国大学的评估体系发生了重要变化,沿用多年的“研究评估”(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s,简称RAEs)被替换成“研究绩优参照标准”(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简称REF),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评估项目就是“影响力”,权重高达四分之一,该指标要求大学的科学研究必须证明有益于经济和社会,但不包括对其他学者的著作或教学内容产生的影响(陆建德,2010:239)。这一新增的评估指标对人文学科构成严重冲击,因为人文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效果很难用数据证明其所产生的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估体系对人文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产生的反拨作用不言而喻。然而,英国人文学科的困境由来已久,20世纪50年代就曾发生过两场著名的学术争鸣,其一是斯诺(C. P. Snow)与利维斯(F. R. Leavis)针对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所展开的争论①:前者认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无法理解现代科学的语言,且已经阻碍了社会发展;后者则极力为人文学科和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而辩护。其二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角力:“二战”后,以摇滚为代表的流行音乐和以电影、电视为代表的通俗文艺形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受众所青睐,文化研究改变了传统的精英教育和经典研究的认知方式和研究理路。当利维斯坚持“伟大的传统”②的同时,雷蒙·威廉斯(R. Williams)却在1958年提出了“文化即是日常的”观点,把日常生活经验、文化习俗和文化实践均纳入研究范畴,把文化的定义修正为“一整套生活方式”(Williams,2014:3)。
如果说英国的人文学科危机源于精英文化的衰退和大众文化的崛起,那么在美国,人文教育的危机则主要来自于“快速扩张的市场化及其产生的对职业教育的需要[……]第一代移民、低收入家庭以及成人学生尤其更倾向于职业训练”(高澜等,2007:48)。美国人口的多族裔构成是其突出的特质,这要求教育的内容以及方式更贴近受教育者的现实需要,以培养人的综合素养为主要目标的人文学科(尤其是源自欧洲的经典学)自然不受青睐,这实在是“学生面对经济现实做出的别样选择”,是文化领域全面的“资本逃离”(Guillory,1993:44,45)。但即使如此,仍然有学者坚持守护其心目中大学的基本教育理念,芝加哥大学教授艾伦·布鲁姆(Allan Bloom)就反复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主张大学教育应该“鼓励人们追求知识和信念的欲望”,鼓励学生去了解“大多数人不屑于学习或者表面上枯燥、不相关的知识”(Bloom,1987:41-42)。
布鲁姆所言的那些“大多数人不屑于学习或者表面上枯燥、不相关的知识”,正是人文学科传统中那些“伟大的书”(The Great Books),那些在人类文明史上确立了核心价值理念但却可能缺乏某些实用价值的著作。但正是这样的经典文献却能以其独特的表征方式记载人的历史境遇,它们往往能够使读者间接体验到不同文化的内在精神,所以在开发人的潜力、培育人的思维、提升综合素质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教育体制发生何种变化,教育的根本目标仍然要围绕培养“人”来展开,“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把作为物种的‘人’的‘人性’挖掘出来,发挥其潜力,致使人性达到至善”(陈永国,2015:22)。为达成该目标,阅读经典仍然应该是大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因其能够使大学教育从根本上区别于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有助于培养出拥有跨文化意识和较高综合素养的人才。
毋庸置疑,“经典形成过程中历代文人学者的阅读、阐发和评价固然是重要的,但没有教育机构一代又一代的传授,经典的形成也是难以想象的”(刘象愚,2006:49)。不仅如此,经典的意义正是在不同代际之间持续的阅读、讲授和阐释中才得以保留和生发,其价值有待于不断的传承、发现和发扬,因此,英语专业教育必须重视经典的阅读与阐释,要把经典阅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和各类评估体系。
在经历20世纪50年代对于“文化”的论争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对于文学边界的重新认识之后,剑桥大学英文系在保留原有经典内容的同时,也做出了适应现实的改变③。英文系的课程设置分为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和选修课三个模块,其中基础课包括“英语文学研究历史背景”“文学与认知科学”“圣经文学与基督教”以及“研究与写作方法”;必修课则依时间线索,开设从中世纪至今的“英国文学断代史”“莎士比亚”“文学批评”“欧洲语言与文学”;选修课则体现出不同的设置理念,既有某一历史时期的英国文学史,也有包括“实用批评”和“文学批评史”在内的批评理论课。既有以作家为出发点的“乔叟(Geoffrey Chaucer)研究”和“英国道德作家研究”,也有依文类设置的“悲剧”课和依文学主题设置的“梦与视觉”。还有除英国之外的英语国家文学,如“美国文学”“后殖民文学”和“当代英语写作”等。从课程设置来看,剑桥大学英文系的教学主体内容仍然是英国文学,且大部分课程坚持以教授经典文本为主,其中的“实用批评”和“英国道德作家研究”分别延续了以瑞恰兹(I. A. Richards)和燕卜逊(W. Empson)为代表的实用批评传统和以利维斯为代表的文学道德批评传统,突出了该校的文学批评传统和教学特色④,而“美国文学”“后殖民文学”和“当代英语写作”等课程则体现出以英国为中心的英语文学帝国在海外的延伸和变迁,涵盖的作家和作品无疑是在经典边界拓展之后才纳入研究视野的。
虽然有关经典的争论仍在持续,但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于大学的人文教育理念存有共识,这是因为,人文教育是以所谓“无用之学”提升人的综合素养,不应被文化市场的消费式引导所左右。徐贲(2015:2-3)主张,人文教育强调的是以思考、理智和判断能力为主要特征的“智识”,倡导以对话的途径引导学生“亲近智慧”。他在著作中以美国大学的“大学阅读”(Collegiate Seminar)课为例,阐述经典阅读在大学人文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这门课程以研讨的形式阅读和讨论世界文明史中的经典作品,共分四个学期讲授希腊思想,罗马、早期基督教和中世纪思想,文艺复兴和17、18世纪思想,以及19、20世纪思想(徐贲,2015)⑤。从课程大纲可以看出,这门课的阅读材料涵盖了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和作家的著述,虽然仍然很难全面代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所有重要人物及观点,但已经可以从总体上把握从古希腊至今人类文明的重要思想轨迹,了解有关核心价值的论争和沿革。但是,人文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贯彻并非意味着每所学校都教授同样的经典文献,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高等院校必须根据所处地域和文化环境进行分类管理,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差异化的特色,如前文举例的剑桥大学,其课程中的实用批评和道德批评均体现了其文学教学的传统及特色。这种差异化的意识不仅应体现在课程设置上,而且还应体现在课程教学大纲中,教师必须在选择教学材料、教学方法和测试手段时围绕人文教育的理念来设计,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是以培养“人”为核心和目标。
如前文所述,西方大学的人文教育理念以及经典阅读在英语专业的实践,对于我国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这主要在于:无论对于把英语作为母语的欧美学生,还是把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学生而言,语言教学本身在学科群归属上讲,均属于人文学科。因此,人才培养的根本理念是相通的,即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只不过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我国英语专业不得不保证将一定数量的学分留给语言技能课,开展包括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在内的基本功训练。但是,打好语言基本功的目标不能代替人文教育的根本理念。蒋洪新在谈及起草《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新版)》时,也反复强调要回归人文本位,他指出,中国的英语教育曾经“偏重把语言当做一种交流沟通的工具”,致使“人文类课程长期被边缘化”(蒋洪新、谢敏敏,2017:5)。人们常用“五分钟英语”来描述一个现象,即很多英语毕业生语言基本功很好,但讲话缺乏内容,表达几分钟之后就没有内容和观点可言了,这一现象正是因为英语教学偏离了人文教育的理念所致。因此,国内在近些年主张英语专业回归人文的呼声越来越高,不少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都指出了该专业的人文内涵和人文特质(胡文仲、孙有中,2006:245;蒋洪新,2014:459;查明建,2017:20),提倡以培养“完人”(whole person)为目标(阮炜、殷企平,2020:55),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人文主义的精神”(仲伟合、蒋洪新,2015:4)。
有鉴于此,《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新版)》在颁布时,同时以附录形式公布了《英语专业本科生参考书目》,60种书目共涉及文学语言类、历史哲学类、政治经济类、科学技术类、教育心理类五大板块(蒋洪新、简功友,2016:610),作为指导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的文献。经典阅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和批判鉴赏力,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从阅读中了解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诸多困境与进步,从而把握人文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在变化逻辑和外在变迁语境。
具体而言,针对经典阅读在高校英语专业中的实践,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不能把语言技能课程与人文通识课程截然区隔开来,不能简单认为培养人文素质仅仅是人文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实际上,人文素质的培养应该贯彻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如阅读课的材料可以选自经典文献,学生阅读经典文献的过程不仅增强了阅读能力,能够对材料中涉及对错的客观描述进行判断,而且还可以同时辨析材料中的观点,拓展人文视野。写作课的选题可以有针对性地设定为对经典文献中的观点进行评述,从而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二,不能简单认为文学课和文化课自然就会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这类课程的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以教授有关英语文学和英语国家历史、文化等常识为目标,而应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布置研究型作业、撰写短小的鉴赏性或批评性文章等,提高学生的鉴别和批判能力,领悟文学语言的细腻表达,把握文化精神的本质和精髓。
第三,不同类型的高校英语专业在选择经典阅读时应根据所在学校的性质有所侧重,不必强求阅读书目的统一。《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新版)》均把英语专业划分为综合类、外语类、师范类、理工类、财经类五个大类,鼓励分类培养,因此,在选择经典阅读文献时应有所区分,以突出不同方向的特色培养目标⑥。
在新时代和新文科的背景下重提经典阅读,并非简单回到人类文明的故纸堆,而是用新的视野去重新审视这些经典文献,并赋予其以新的价值和意义,因为“今天讲授经典作家,必须透过不同的批评视角,并将之置于与先前不同的阐释语境中”(Jay,1997:189)。
查明建(2018:11-13)认为,我国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是“一个被严重误解的专业”,常年被认为只教授英语,涉及英语的各种语言技能由此成为教学的重点。但实际上,英语专业的教学应该体现人文学科的特质,其人文学科归属必然要求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中把握人文教育的理念,并围绕经典阅读展开,只有在大量阅读经典和阐释经典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提升“跨文化包容性和批判性意识”,了解并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性。经典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有赖于教育者的有效介入和创造性的实践方式,包括甄别、选择和导读等课堂内外环节的有机结合。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未来社会,语言技能的掌握和语言之间表层意义的转换将很快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某一学科的知识储备和知识内涵也很快会以大数据的形式呈现,那么,不同文化的人之间进行交流,最具挑战的就是如何进行跨文化的理解和沟通。我国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应该利用这一历史机遇,通过倡导经典阅读使人才培养落实到培育学生文化底蕴和人文素质这一根本目标上来,通过经典阅读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跨文化意识、人文素质和人文情怀,为国家战略发展和区域建设培养具有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具有较高综合人文素质的高端人才。
注释:
① 2009年,哈佛大学荣修教授杰罗姆·凯根(Jerome Kagan)延续斯诺和利维斯的讨论,出版了著作《三种文化:21世纪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TheThreeCultures:NaturalSciences,SocialSciences,andtheHumanitiesinthe21stCentury, 2009),分别阐述了三大学科群的学科界限和研究方法。参见杰罗姆·凯根,2011。
② 利维斯(Leavis)在著作《伟大的传统》(TheGreatTradition, 1948)中,把简·奥斯汀(Jane Austen)、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和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视为最重要的英国小说家,认为其作品有助于促进人类对于生命可能性的认识。参见Leavis,1972:1-2。
③ 笔者于2011年春赴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本文对于该校英文系课程设置的概述源自此间的了解。
④ 关于剑桥大学的不同文学批评传统,参见曹莉,2014:43-45。殷企平教授主张,瑞恰兹、燕卜逊和利维斯等提倡的博雅教育,其本质就是人文教育(阮炜,殷企平,2020:55)。
⑤ 徐贲并未说明这门课程是美国哪所大学开设。有关该课程的更多材料,参见徐贲,2015:410-413。
⑥ 山东师范大学在新文科理念下开展的立体化外语教育教学模式,为师范类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参见王卓,2019: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