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苏龙
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的关系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历程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中国近代史和华侨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和重大课题。国内外学者重视和关注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的关系问题研究,就是由于华侨群体在近代中国以及侨乡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及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分析目前的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研究本课题的意义及价值。
就国内学术界而言,有关华侨与近代中国关系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发端于晚清民初华侨的价值被发现以及国内政治和经济的需要。1905 年,梁启超的《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以比较研究的学理性思考,提出晚清政府应当仿效西方,支持海外华侨殖民的建议。1910 年,“羲皇正胤”在《民报》上发表《南洋华侨史略》,对中国人海外移民到南洋发展的历史脉络做了梳理。但他们都持“华侨殖民论”,把西方“殖民”与中国谋生性的、和平性的“移民”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混淆,缺乏学科角度的理性分析。
20 世纪20——40 年代,华侨与近代中国关系的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一批颇有影响的学者和论著。李长傅的《南洋华侨史》《中国殖民史》力图从全球视域来记述海外华侨的活动情况,指出海外华侨对中国的最大贡献是在经济方面。此外,他还将海外华侨的产生及演变过程视为中国封建统治者与西方殖民主义者抢夺和控制南洋的过程。1931 年由神州国光社出版的何汉文的《华侨概况》分别论述了“华侨之状况”“华侨之问题”和“中国与华侨”,并对世界各地的华侨概况和排华问题做了探讨。温雄飞的《南洋华侨通史》,刘继宣、束世澂的《中华民族拓殖南洋史》,陈达的《中国移民——关于劳动条件的专门考察》(1929 年,英文版)、《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和《华南侨乡的移民社会》(1940 年,英文版),陈里特的《中国海外移民史》这些作品详尽地梳理了南洋华侨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侨汇研究在这一时期也较为突出。郑林宽的《福建华侨汇款》、姚曾荫的《广东省的华侨汇款》以统计方法估量侨汇数额,从经济学的视角肯定侨汇的经济作用和价值,对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对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关系的研究具有价值。在推翻清朝统治和建立民国的实践中,海外华侨对辛亥革命给予有力支持,民国后华侨群体与辛亥革命研究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代表性的著作有胡汉民的《南洋与中国革命》(1932 年)、张永福的《南洋与创立民国》(1933 年)、冯自由的《华侨革命开国史》等。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关系的研究出现新局面。华侨群体移民出国原因、海外华侨在国内和侨乡社会投资、华侨群体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与侨乡社会关系研究备受关注。中华书局1985 年出版了陈翰笙主编的《华工出国史料汇编》,该书是研究近代华工移民出国历史的必不可少的大型资料工具书,内容涉及华工出国背景和原因、晚清时期对华工出国政策的演变、华工境遇和反抗斗争以及华侨群体在经济上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作用等。吴凤斌的《契约华工史》采用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契约华工制产生、发展,华工在海外的不幸遭遇和历史影响做了阐述。庄为玑、林金枝等主编的《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史资料选辑》资料汇编的基础大多来源于对国内侨资企业的实地调查,图书、报刊和档案整理,汇集了1871——1949 年海外华侨在福建、广东和上海经营工业、农业、矿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商业、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等的珍贵原始史料,为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经济关系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李文海、夏明方、黄兴涛等主编的《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华侨卷》收录了民国时期有关华侨方面的社会调查10 篇,是研究民国时期南洋华侨与近代中国问题的重要参考史料。华侨与祖居国的关系和华侨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一直是中国大陆侨史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关于华侨对近代中国的侨汇、捐赠、投资等方面的著述主要有林家劲的《近代广东侨汇研究》、李良溪主编的《泉州侨批业史料》(1994 年)、黄清海主编的《闽南侨批史记述》(1996 年)、杨建成主编的《侨汇流通之研究》(1984 年)、王炜中等的《潮汕侨批简史》(2007 年)等,这些研究以统计的方法测估侨汇数目,从经济学角度肯定侨汇的经济功能。林金枝的《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史研究》(1983 年)、《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概论》(1988 年)客观地论述了华侨群体在近代中国投资兴建企业的背景、特点、发展变化以及地位和作用,对研究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经济建设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林金枝、李国梁、蔡仁龙等主编的《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以中国史和世界史发展变化为背景,论述了近代华侨群体移居海外的原因和经过、在海外艰苦创业和开发侨居地的贡献、在海外的不幸境遇以及民族主义意识和“爱国爱乡”观念的形成。任贵祥的《华侨与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论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华侨与中国革命的关系。该书利用了大量侨务档案及报刊等新资料,把中共党史和华侨史等结合起来考察研究,具有创新性。庄国土的《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回顾了华侨华人与祖居国的历史联系,对海外华商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中国大陆及家乡的投资原因和动机做了客观的分析。周聿峨、龙向阳的《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最后一章从国际关系的视角,对华侨与晚清外交近代化做了初步探讨。高伟浓的《清代华侨在东南亚:跨国迁移、经济开发、社团沿衍与文化传承新探》一书以清代作为研究的时间维度,以越南、暹罗、菲律宾等十个东南亚国家作为研究的空间对象,从迁移、谋生、社团和文化四个维度阐述了这一论域内的华侨移民概况。该书角度新颖,史料充足,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华侨群体与中国的关系主要是与其祖籍地(与侨乡)的关系。近代侨乡社会研究是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关系研究的一大重点领域。孙谦的《清代华侨与闽粤社会变迁》(1999 年)从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的角度,重点考察和分析了清代华侨回国对闽粤社会变迁的影响。郑一省的《多重网络的渗透与扩张——海外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互动关系研究》探讨多重网络的内容、结构及其在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互动中的作用,提出了闽粤侨乡与海外华侨华人互动的“多重网络”分析框架。肖文燕的《华侨与侨乡社会变迁:清末民国时期广东梅州个案研究》选取梅州客家地区为研究区域,从社会变迁的视角,以个案的方式考察华侨在侨乡经济、教育文化和民俗等领域的活动情况,力图揭示海外华侨作用下的侨乡社会变迁以及海外华侨在其中的影响力,并对客家华侨群体特质进行剖析。袁丁的《北美华工与近代广东侨乡社会》(2016 年)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精选,围绕北美华工与广东侨乡社会在历史演变中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对深入了解北美华工在他乡奋斗发展的历程以及海外华人社会的演变具有学术价值。徐华炳的《温州海外移民与侨乡慈善公益》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温州海外移民的历史进程及各阶段的特点,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和个案剖析,阐述温州海外移民爱国爱乡的行为动机、活动事迹和社会价值等,从中佐证其群体性特征,但对近代温州华侨群体慈善捐赠的动因和特点缺乏社会学的分析。
国外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华侨文化、华侨经济和民族认同以及华侨与近代中国关系等问题。1879 年,英国殖民官员沃汉(J. D. Vaughan)的《海外华人的行为与习俗》论述了海外华人婚丧嫁娶、各种节日以及生活习惯、娱乐活动、华文教育和吸食鸦片等问题。1909 年,美国学者古里杰(M. R. Coolidge)的《华人移民》从历史学和社会学角度探讨了在美华侨的情况。1925 年,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学者宓亨利的《海外华人的地位及其保护》一书讨论了海外华侨的地位及护侨问题,这是第一部从国际关系视角来考察华侨问题的作品。英国维克多·布赛尔(Victor Purcell)的《东南亚华人》(1951年)用历史研究的方法论述了东南亚各国华侨的发展概况,内容涉及中国文化背景、清朝侨务政策和闽粤移民海外原因等。美国施坚雅(G. William Skinner)的《泰国华人社会:历史的分析》(1957 年),全书共分9 章,其中两部分论及华侨社会内部的区别以及华南海外移民原因。该书中提出的同化论,对学术界影响深远。加拿大魏安国(Edgar Wickberg)的《菲律宾生活中的华人:1850——1898》(1965 年)认为19 世纪晚期是近代菲律宾社会和经济形成的时期,华侨正是于这一时期在经济上强大崛起的。该书中提出的民族融合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英国人类学家莫理斯·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 )的《新加坡华人的家庭和婚姻》(1985 年)讨论了华人移民南洋的社会背景以及传统家庭组织的演变和华人社会的特质,提出了有关文化变迁的发人深思的问题。哈佛大学教授孔飞力(Philip A. Kuhn)的《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23]将中国史和世界史相结合,从他者的视角,考察和研究华人独特的移民模式和移民体验,强调世界现代历史演化进程中华人移民发挥的突出作用和影响。此外,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安土重迁”做了新的解读。
日本学者重视华侨移民、华侨经济及其与中国经济、政治联系的研究。长野朗的《支那民族之海外发展:华侨之研究》(1928 年)内容涉及华侨移民和分布、华侨经济势力、华侨与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关系等。福田省三的《华侨经济论》(1939 年)论述了华侨的意义、移民原因及历史演变,华侨经济基础,南洋华侨经济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日本与华侨经济的关系。书中对南洋华侨资本额和华侨经济作用的分析颇有独到之处,但其立场是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扩张辩护。内田直作的《东南亚华侨社会和经济》(1939 年)一书使用了大量的海外华侨社会社团组织和会馆出版的各种材料,对海外华侨社会“帮”的结构和形态做了研讨分析,着重考察了海外华侨社会社团组织和会馆与华侨经济体系以及与近代中国经济的联系。吴主惠的《华侨本质的分析——华侨的社会学研究》[24]从民族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华侨的本质,对华侨形成及其原因,华侨社会的构成状况及本质,华侨的意识基础和精神,华侨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等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他认为华侨只要不失掉其本质,侨心就会存在,华侨群体的基本特性就有发挥能量的时机。须山卓的《华侨经济史》(1972 年)对“华侨”一词的起源、契约华工和华侨秘密社会等都有独特的研究。
海外华人和华裔学者是从事华侨问题及其与近代中国关系研究比较活跃的一支队伍。新加坡国立大学王赓武教授的《中国与海外华人》(1994 年)和《天下华人》(2016年)集中讨论和研究了中西交通史上的华侨、马来亚华侨和海外华人研究的理论问题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华侨关系等。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颜清湟的主要著述几乎都有中文译本,如《星马华人与辛亥革命》(1976 年)、《出国华工与清朝官员:晚清时期中国对海外华人的保护(1851——1911)》(1985 年)等。他在《出国华工与清朝官员:晚清时期中国对海外华人的保护(1851——1911)》一书认为晚清政府采取了保护海外华侨的政策,由于清朝脆弱的国际地位,使这种保护并不成功。此外,他还发表过一些关于海外华侨与中国经济近代化等方面的论文。新加坡夏诚华的《近代广东侨汇研究(1862——1949)——以广、潮、梅、琼地区为例》(1992 年)从区域角度阐释侨汇功能,对华侨与近代中国经济关系的研究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关注华侨经济、文化与民族认同及其与近代中国的经济联系等问题,重视从个别区域或国家入手,综合运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理论和方法,对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关系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国内学者研究领域则集中在对华侨群体的移民、海外华侨与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海外华侨的捐资和投资、侨汇以及海外华侨与近代侨乡社会关系等问题。近年来,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关系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华侨与近代中国关系研究已从传统的史学领域转向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从纯学术研究向政策性和咨询性研究拓展,从狭隘的“中国中心论”立场转向海外华人的立场来进行研究,这些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外,研究机构和研究人数也不断增多,国内外学术互动交流活动频繁,一些重量级的研究成果和出版物相继问世,先后推出了一批海外华侨华人研究丛书、经济丛书、丛刊、各地侨乡华侨志丛书、华侨经济年鉴和涉侨档案等颇有参考价值的研究丛书和资料,还有几百种专著、译著和资料集相继出版,主要有周望森主编的《浙江省华侨志》(2010 年)、福建省图书馆主编的《民国时期福建华侨史料汇编》(全15 册, 2016 年)、福建省档案局主编的《福建侨批档案文献汇编:第一辑》(全25 册,2017 年)等。此外,一些侨史学者对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的关系以及国家认同问题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总而言之,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关系的研究从原来比较重视传统史学模式,并带有较深的政治色彩,发展为现在多种形式、方法和跨学科交互渗透运用,学术性重于政治性的可喜局面。无论是研究运用的理论工具和方法、指导思想、理论概念,还是研究团队的构成和素质,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并且大有向多元化和创新性方向发展的态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从跨国主义和社会转型的视角,把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关系研究置于全球化进程和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历程中去考察;二是对近代华侨群体的分层与阶层变动的经济基础和类型结构缺乏社会学视野的考察与研究,特别是对近代社会转型中的华侨世族缺乏跨国主义角度和实证性的个案研究及学理性的阐释,长于详细阐述史实,而忽略理论的分析,缺乏历史规律的探索;三是对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跨国互动的背景因素及其内部运转机制缺乏社会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深刻认识和阐释;四是对与近代中国跨国移民的兴起及特点密切相关的领域和背景因素,如移民制度变迁、社会心理、宗族组织形态和国际关系格局变动等,缺乏国际关系体系的深层次分析;五是对近代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中国地方政府侨务政策立法、工作方针和策略以及实现路径和华侨群体参政议政等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因而有必要从跨国主义和社会转型的视角,把握宏观与微观、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等原则来开展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关系的探讨和研究。
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的关系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历程中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从跨国主义和社会转型的视角,将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关系置于多元共生的区域社会体系、民族国家建设、全球化与跨国社会领域中加以考察,进一步理解以“侨”为基础的地方流动性与区域社会生态,有助于丰富和开拓华侨史和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新领域。对于近代社会史研究,其意义不仅在于拓宽了社会史研究的范围,更重要的是在文化史与社会史的结合、区域史与全球史的一体等方面,为近代社会史研究拓展了学术空间。
随着近代社会史研究的深入,如何将宏观审视与微观考察、类型研究与个案研究、全球视野与区域研究相结合,是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及其侨乡社会等研究方向和学术取向。从区域社会史和文化史的意义上重新理解和认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华侨群体跨国实践活动,将跨国移民行动置于更为广阔的结构性背景下,去理解其行为的实质性生活意义,可以更清楚地探寻地方社会治理的历史逻辑与传统跨国移民路径的内在关联,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跨国移民与跨国实践的多重互动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
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也是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这一课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对于沿海区域社会经济史、中外关系史、中国现代化史以及跨国移民与中国社会变迁的一般规律的研究同样具有重大意义,既可以拓展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加以理解的历史维度,也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从地方化到全球化的历史转变的另一类型和模式。
研究这一课题不仅有历史意义,还有现实意义,同时可以为华侨群体对近代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的影响提供一个解释。就发展中国家和以农业为本的国家而言,现代化首先应该是工业化。反观历史,在中国的早期工业化、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商办企业,华侨群体是投资的先驱和近代中国侨乡民族企业的开拓者。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的引进和导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中国侨乡社会经济的转型。近代中国地方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的发展史上都深深地刻有他们的印迹。华侨群体在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民族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在改革开放中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中发挥了桥梁和建设性的作用。今天中国侨乡社会现代化取得骄人的成就,一大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跨国移民群体的作用和影响。这不但在于规模庞大的华侨群体曾在历史上对中国及其侨乡本土的社会发展进步起到过特殊作用,更在于华侨华人群体迄今仍然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为宝贵的海外资源。研究这一课题对增强华侨华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华侨华人与中国形象在海外的传播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具有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近年来笔者从事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以及侨乡社会研究的经验来看,未来拓展和推进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关系领域的研究,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第一,任何的历史研究都基于丰富的资料,需要深挖史料,在全国各地侨乡档案馆和图书馆、英文报刊中寻找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研究的相关原始资料。当然,还需要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各地侨乡社会政府报告等官方资料中寻找线索。第二,研究视域的宽度决定研究的高度,需要将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关系置于全球史、中国近代史、国际关系史、国际移民史的多重维度中研究考察,注意近代中国、侨乡社会与侨居地的跨国互动联系,注意近代中国和侨乡社会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关系的历史发展演化给华侨群体带来的影响,努力超越既有的华侨史研究路径,注重从全球史和区域社会史的角度进行横向比较与分析。第三,密切关注当今世界史学理论研究的变化以及华侨史研究的新领域、新动向和新方法,关注华侨女性史、华侨生活史、全球环境生态史,当前研究较少、较新的议题以及新文化史学等。在继续利用和挖掘新材料,加强系统性研究的同时,从综合、比较和创新的视角,把握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等原则来开展华侨群体与近代中国关系研究,这样才能在理论和宏观性研究上有所突破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