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杰,毛亚军,余明龙,庞方言,许永华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气田采气一厂,陕西 延安 716000)
水平井下套管遇阻卡情况普遍存在,处理下套管遇阻,不但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会增加井下安全风险,增大作业成本,影响油气田开发进度[1]。为了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下面结合延303平1井下套管遇阻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
延长气田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区内延303平1井是一口三开水平井,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境内,设计斜深3844.06m,目的层位山12段。该井于2019年8月1日开钻,2019年9月21日17时00分钻至2714.31m时,计划下入二开技术套管,当时泥浆密度1.15g/cm3,该井井眼直径222.2mm,井内套管串结构为Φ177.8mm浮鞋+Φ177.8mm套管2根+Φ177.8mm浮箍+转换套管+Φ177.8mm套管串+联顶节。
该井按设计二开钻至2860m后,开始单扶通井下至井底,开泵正常,期间无遇阻情况。循环好后起钻至直井段,后又下至井底循环至振动筛处无砂子,起钻后测井,2趟传输测井至井底,无遇阻遇卡现象。其后下双扶钻具组合通井,下钻至井底也无遇阻现象,循环至振动筛处无砂子后起钻到直井段,再次下至井底循环,循环2周后注入含塑料小球钻井液1t至井底,起钻正常无遇阻显示。
2019年9月21 日2:00开始下套管,期间下套管正常,扶正器按照设计要求下入,17:00下套管至2714m遇阻(设计下深2850m),上提正常,活动几次后无明显缓解,接循环头后单凡尔开泵,泵压较高,间断循环顶通,发生渗透性漏失,套管上提下放均有显示,配堵漏浆进行堵漏;22日堵漏成功,三凡尔开泵泵压6MPa,泵压正常,上提下放均有显示,中部约有0.5m自由段;23日2:30注入浓度8%烧碱水,静止浸泡解卡,至20:00上提套管未能提出,自由活动间距仍为0.5m;24日16:00-25日9:00套管活动解卡后持续循环下至2775m再次遇阻(设计下深2850m);26日9:00上提下放位置不动,活动间距2m,泵压6MPa,现场以活动循环为主;27日1:00注入5吨柴油、解卡剂4桶,进行静止浸泡解卡。27日13:00后开始间断的上提下放套管;28日8:00套管未解卡,尝试活动钻具,开泵循环,发现泵压为7MPa,若持续开泵循环,则泵压继续上升,28日12:00仍无法活动套管,且循环时环空仍出现憋压情况,套管继续下放难度大,且套管鞋处井斜达83°,泥浆性能又不是很理想,再加上井壁极不稳定,存在井壁垮塌而导致无法固井,及井眼报废的风险,为了降低损失,挽救该井,决定提前实施固井作业,套管最终下深2775m;28日22:00开始固井,直至29日0:34分碰压,固井施工顺利完成。
1)井眼准备方面。该井套管遇阻位置岩性为泥岩,井斜83°,井壁经过长时间循环冲刷,泥饼被破坏,处于近水平段,井壁极不稳定,出现掉块及垮塌现象,且遇阻位置以下井径突然减小,套管下放困难,导致套管被卡死。
2)该井下入套管直径为177.8mm,扶正器直径为210mm,井眼直径为222.2mm,套管、扶正器与井眼三者之间的间隙较小,套管又相较钻杆,与井壁接触面积大,套管静止时间过长会导致黏卡[2]。
3)该井套管壁厚为10.36mm,本身刚性较强,水平井井眼轨迹相较直井更为复杂,遇到调整井斜段不易通过,使得套管柱卡在弯曲井段而无法下入。
4)根据施工经验,该井扶正器采用旋流刚性滚珠扶正器和弹性扶正器交替下入,目前扶正器的选择及间距,水平井摩阻大对套管的顺利下入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扶正器间距、用量及选择还有待优化。
3.2.1 套管下放遇阻后固井队待命及时
套管下放遇阻后,固井队一直在井场待命,以应对突发情况,为钻井队在处理套管遇阻情况时,免去后顾之忧,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减小损失,这个经验值得总结和应用。
3.2.2 套管下放遇阻后第一次处理有效
套管下放遇阻后,第一时间活动套管,并开泵循环,避免套管进一步卡死,然后注入浓度8%烧碱水,浸泡解卡,最后解卡成功,起到了一定的处理效果。
3.2.3 第二次处理无效原因
井壁经过长时间循环冲刷,泥饼被破坏,又因遇阻位置井斜达83°,接近水平段,井壁不稳定,出现掉块及垮塌现象,导致套管被卡死,处理无效。因井筒循环出现憋压情况,事发突然,需紧急处理,决定提前固井,防止井眼报废。
3.3.1 固井质量分析
经查看延303平1井二开固井质量图,1030~1380m,1916~2760m,声幅值显示 20%以内,属于固井质量良好。
3.3.2 三开钻进情况
该井10月22日三开开钻,钻井施工一切正常,再未出现掉块、垮塌、起下钻遇阻等情况,水平段钻进1000m,目前该井已经顺利完钻,砂体钻遇率80.6%,完钻井深3886m。
1)加强井眼质量控制,保证井眼轨迹圆滑。大力提升地质导向与定向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优化导向和定向软件技术性能,为井眼质量控制提供坚强的技术保障。
2)优化钻井液性能,充分发挥钻井液的润滑与携砂作用,清洁净化井眼,降低下套管时的摩阻,以此来降低卡钻几率。
3)合理选用扶正器数量、类型以及间距。①扶正器安放间距太小,套管不易弯曲,通过弯曲段时会变得非常困难。相反,如果扶正器安放间距较大,套管就容易弯曲,但是假如其弯曲过大,受井眼条件的约束,而增加其与井壁的接触面积,产生更大的摩擦力,影响套管下入井内[3]。②扶正器类型方面,因为滚珠扶正器与井壁接触方式为滚动接触,其与井壁接触面积相比刚性扶正器、弹性扶正器最小,所以滚珠扶正器的摩阻系数最小,建议区内可以推广使用滚珠扶正器[4]。③考虑扶正器安放间距太小,套管刚度大,易擦挂井壁发生掉块,从利于套管下入考虑,建议每三根套管安放一个扶正器[5]。
4)合理设计井身结构,降低下套管作业难度。合理选取钻头尺寸与套管尺寸,尽量增大井内初始环空间隙,减小套管与井壁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下套管的摩阻力。借鉴本区块前期经验,建议开次由三开优化为四开井。
为防止下套管遇阻,可从以下方面预防:1)在下套管前期作业中,加强井眼质量控制,特别是斜井段的全角变化率的控制,保证井眼轨迹圆滑,降低下套管阻力。2)注入性能优良的润滑剂,改善钻井液的润滑性能,降低下放摩阻。3)下套管前必须进行通井作业,对阻、卡井段应认真划眼。单扶通井一次,双扶通井两次。一般通井钻具组合的最大外径和刚度应不小于原钻具组合。对于深井、大斜度井和水平井,通井钻具组合的最大外径和刚度应不小于下入套管的外径和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