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是2006年7月经湖北省教育厅和湖北省科技厅批准立项建设,2009年12月通过验收的开放性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依托于武汉理工大学,以矿物加工工程、采矿工程、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等学科为基础,面向国内外开放。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61人(其中正高25人、副高21人、博士15人),每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包括国内外有博士学位、有海外学习和研究经历人才,派遣教师出国进修、访问学术交流,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等。实验室每年举办各类学术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实验室讲学。实验室主办和主持了“2019年国际矿业可持续发展论坛”、“武汉高校资源环境论坛”和“第三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资环学院分论坛”等会议。2017年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估中,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实验室为“优秀”。
实验室主要设有矿物胶体化学、环境催化及污染控制新技术和环境化学与功能材料三个创新团队,有城市矿产、固废资源化、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新能源环境工程、环境检测与规划、环境有机化学、爆破与振动控制、绿色矿山和水资源与生态地理等九个研究所,主要在金属矿加工与利用、非金属矿物加工与矿物材料、矿物资源开采与安全、矿物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
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科技计划改革方向,围绕国家“十三五”规划,积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以创新团队建设为依托,建立了以国家“青年千人”和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围绕国家“十三五”规划和国家重点科技研发项目指南,改革和探索科技项目组织模式,加强国家重大(点)科技项目的策划、组织与申报,每年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科技计划及重大横向科技开发项目上有新的突破,积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取得了丰富学术成果和技术成果。近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3项;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9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 100余篇,其中SCI收录6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等7部。
实验室运行依照湖北省颁布的《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遵循“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原则和思路,深入贯彻“开放、联合、流动、竞争”的运行机制。成立了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制定了《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管理办法》和《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等制度,完善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完善校外企事业单位联合机制,深入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能力,重点加强政产学研科技对接及基地建设,突出学校行业特色和学科优势,策划组织国家产学研开发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进一步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和扩大社会影响。在开放共享与合作交流中实验室鼓励科研成果推广转化及应用,创新运行机制,营造宽松科研环境,进一步加强对外学术交流、科研转化和实验室对外开放,加大仪器设备共享力度,大型仪器设备进入开放仪器共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