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主持人:周平,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著名政治学学者、民族政治学专家、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
栏目主持人:周平,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著名政治学学者、民族政治学专家、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
在人类社会的长期历史流变中,人们为了共同的生存发展与生产生活,彼此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变得密集,人的“族性”渐渐被强化。一般而言,族性不过是人的类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是族体或者国家为了实现外部区隔、内部统合,而将人们的族性张扬开来,譬如古代中国宣称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与华夷之辨。在此过程,“族”由家族、氏族、部族最终发展为民族。进入民族国家时代后,民族更是被打造为实现人口聚合与凝聚国家力量的政治机制。几乎所有的人,都被装进了“民族”容器中。民族变得越来越重要,民族现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民族国家的现实语境随之把民族分殊成了两种类型:一种是由共同的历史和文化凝聚和维系的人群共同体,常以族群(ethnos)或少数民族(minority)为表征;一种是近代以来取得国家形态的人群共同体,即民族国家的国族(nation)。
诚然,世界诸多国家在走向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都在努力打造一个同质化的国族共同体,但内生于其中多元族群却始终存在,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由此一来,那些内部构成复杂、族群多元的国家,也就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难免要面临如何持续维护业已共处于国家内的各个民族团结一体、如何协调国内诸族与国族间关系等系列政治问题。这样一些问题的存在与解决,故而使得多民族国家不得不在国家治理中开辟出民族事务治理一域。于是乎,世界各国构建了不同价值取向、不同现实关怀的民族事务治理体系,譬如前苏联的民族联邦制、西班牙的民族自治制、美国的民族熔炉制。
中国在历史上就存在众多的民族群体。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本着尊重、团结各个民族的诚恳态度,深入各民族地区进行民族识别,最后确立中国是有着56 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实现各个民族及其生活的历史地域,能够统一纳入到新生共和国中,党和国家又创造性地设计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等政策机制,并在新中国70 余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富具中国特色的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增强各民族“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战略构想,推进了中国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的更新发展。然而,近年出现于西方世界的独立公投运动和中亚地区的民族冲突,以及美国等国家民族政策遭遇的诟病,又提醒着我们在制度自信的同时,也要有制度自觉。基于此,本期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栏目选登了四篇文章,从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等视角,展开关于民族事务治理的讨论。
一是钱秉毅、钱素华的《清政府对滇南民族认知的推进及民族认知模式研究》,着重解读历史中的民族事务治理,清晰描绘了清政府对西南边疆民族“由熟及生——由生变熟——再次由熟及生”的链条状认知模式。二是王传发的《破碎与重构:多元文化主义塑造加拿大国家认同》,以线性历史的演进方式,梳理了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如何塑造其国家认同。三是袁明旭、杜俊霖的《新时代边疆治理国家认同建构的公共政策逻辑研究》,着重从现实维度审视与反思边疆治理公共政策蕴含的对于国家认同的建构与制约二重性。四是欧阳康、熊翔宇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新思维引领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围绕新时代“主体间”民族关系思维模式,从法治维度、社会维度、发展维度、精神维度展开了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有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