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修课程《21世纪新能源》教学改革与探索

2020-02-19 07:48:32石会龙李成帅韩东敏史德青张会敏
山东化工 2020年7期
关键词:专业课新能源能源

石会龙,刘 霞,李成帅,韩东敏,史德青,张会敏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山东 东营 257100)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支柱之一。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了解目前人类社会能源发展现状,把握未来能源开发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1世纪新能源》是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开设的一门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的公选课,旨在向学生普及能源基础知识,使其了解能源相关前沿热点问题,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梳理总结了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并将其付诸教学实践[1]。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对《21世纪新能源》的课堂管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高校公选课常见问题

1.1 课堂管理粗放

目前,高校公选课开设数量迅速增加,但是无论学生还是授课教师和学校,对公选课的重视程度,远不及专业课等必修课程,公选课在部分师生眼中更像是一种二等课程。这造成了部分高校公选课,往往存在课堂管理粗放的不良现象。课堂管理粗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生出勤率较低。公选课学生出勤率往往低于专业课等必修课程,甚至部分学生整个学期都不到课,仅参加期末考试;还有部分学生为了应对教师点名考勤,课堂前一节出现,第二节课就溜之大吉,造成课堂第二节人数远少于第一节的现象[2]。其次,课上玩手机现象严重。现在许多高校公选课课堂都存在教师在讲台上讲课,而讲台下学生旁若无人低头玩手机的现象,部分学生甚至堂而皇之地在课堂上玩游戏,戴着耳机听音乐、看视频,严重影响授课效果[3]。第三,课堂氛围沉闷。因为部分学生对公选课的不重视,其对公选课的学习积极性也较低,往往是抱着拿学分的心态应对公选课,对课堂讨论或提问消极对待,使得课堂氛围沉闷,甚至会出现教师自问自答、唱独角戏的现象[4]。

1.2 教学方法单一

公选课不同于专业课等必修课程,专业课具有一定的知识难度,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但公选课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大部分都是普及性知识。所以,公选课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变通,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收获感。但是部分公选课授课教师习惯了多年形成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授课习惯,在公选课授课过程中不调节、不变通,仍旧以专业课的教学方法进行公选课讲授,导致教学方法单一。尤其是对于大班制公选课,选课人数往往超过一百人,单一教学方法通常会造成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教师与学生互动困难,教师授课与学生听讲脱节,最终会导致课堂氛围越发沉闷、学生缺勤率较高等问题,无法较好地完成教学工作[5]。

1.3 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要求和考核越来越严格,高校教师除了要完成必须的教学工作,还承担着较重的科研压力,这导致许多教师将公选课作为工作压力下的避风港,开设公选课既可以完成必须的教学工作量,学校考核还不甚严格[6]。这加剧了目前高校公选课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部分教师在公选课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远远不够,往往一套教学课件连续多年使用,导致公选课教学内容陈旧,部分公选课教学内容中的数据甚至已经落后最新数据十多年之久,教学内容也不能紧跟社会发展前沿[7],使得授课内容与行业现状脱节,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造成授课质量较低,不能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的目标。

2 教学改革与探索

针对以上公选课授课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公选课《21世纪新能源》进行了教学改革与探索,针对性地采取了以下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2.1 强化课堂管理,提高教学规范性

公选课课堂管理粗放其表现在学生,但其根本原因在教师。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师的决心和表现决定了课堂的走向和授课质量。针对公选课出现的课堂管理粗放问题,《21世纪新能源》在授课之初就采取了以下措施:

(1)强化课堂考勤。无规矩不成方圆,考勤对于高校课堂是规矩,更是纪律。虽然学生到课不一定认真听课,但是学生不到课肯定无法参与学习[8]。当然强化课堂考勤不一定必须采取单一的教师点名方法,《21世纪新能源》结合小组内部点名、蓝墨云班课APP线上签到等方式,丰富了考勤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率。

(2)要求学生记笔记。玩手机可以说是目前高校学生课堂上面临的最大诱惑,玩游戏、刷视频等现象越来越像精神鸦片,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玩手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感觉在课堂上无所事事。《21世纪新能源》在授课之初便要求学生记学习笔记,并将课堂笔记作为重点考核内容。使学生课堂上忙碌起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堂玩手机的现象。

(3)增加小组讨论。学生自身的课堂参与感和收获感是引导其提高学习效率的良好手段,《21世纪新能源》在第一次课便将所有学生划分成5-8人的讨论小组,小组内部推选出小组长,每次课针对能源相关热点话题进行小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收获感,活跃了课堂氛围,改善了授课质量[9]。

2.2 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门优秀的公选课,其课堂对学生而言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令人耳目一新的[10]。这要求公选课的教学方法不能照搬专业课等必修课程。《21世纪新能源》授课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改进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充分利用教室多媒体设备,每次课都积极为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视频和图片,使学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吸收教学知识;其次,充分利用蓝墨云班课等手机APP,在APP上进行问卷调查、话题讨论和资源共享等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将手机作为一种学习资源;第三,鼓励学生上台展讲。《21世纪新能源》授课过程中,按照学习小组布置能源话题相关课下作业,每次课前为学生提供十分钟的上台展讲机会,以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吸引学生成为课堂的一部分、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通过以上改进教学方法的措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显著提升了授课效果。

2.3 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公选课的灵魂。一门优秀的公选课其教学内容必须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这也要求开课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充满兴趣,能够充满激情地全身心投入到课程准备和讲授过程中[11]。《21世纪新能源》开课教师自身专业就与能源相关,该公选课开设初衷也是基于其对能源相关课题的关注。此外,为了避免出现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21世纪新能源》每学年都会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更新。一方面不断去除部分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学生理解较困难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不断增加部分学生更加感兴趣的能源新知识;同时每学年对教学内容中用到的统计数据等材料进行检查替换,使之更加准确。

同时,《21世纪新能源》授课过程中,力求教学内容紧跟国内能源研究前沿和能源相关社会热点,例如中国氢能源发展技术、中国南海可燃冰开采情况、中国新型核聚变装置进展等,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共鸣。通过采取以上优化教学内容措施,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了向学生普及能源基础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3 结束语

公选课不仅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12]。随着高校公选课开设数量的迅速增加,部分高校公选课出现了课堂管理粗放、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造成公选课教学质量较低,教学效果较差,无法实现公选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的教学目标。本文对高校公选课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对公选课《21世纪新能源》进行了教学改革与探索,通过采取强化课堂管理,提高教学规范性;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求知欲;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措施,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其他高校公选课的教学改革和探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专业课新能源能源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小学科学(2020年5期)2020-05-25 02:58:24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 01:35:16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家教世界(2019年4期)2019-02-26 13:44:20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新能源门”的背后
风能(2015年4期)2015-02-27 10:14:36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风能(2015年4期)2015-02-27 10:14:34
取之不尽的能源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