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雷, 王 勤, 佘 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党政办公室;b.国有资产管理处,南京210016)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的重大决策,是继“211 工程”“985 工程”后高等教育领域又一重大发展战略。2015 年10 月,国务院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1]。2017 年9 月,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随后,入围高校陆续公布了各自的具体建设方案,“双一流”建设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
世界一流大学的量化标准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言,一流大学应该很好地履行大学的基本职能,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良好的国际声誉,在教师素质、学生素质、基金数量、硬件设施、毕业生质量、财源、学术声望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2]。高校实验室承担着开展实验实践教学、科学技术研究和实现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职能,同时也是培养创新人才和推进学科建设进入高水平行列的重要条件[3]。“双一流”高校所公布的建设方案是学校针对未来一定时期建设发展的重要制度文本,其中对实验室建设也进行了定性或者定量的描述,对于研究“双一流”背景下国内高校实验室建设的路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以42 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公布的建设方案文本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各方案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所呈现出的主要特点,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双一流”建设的目标要求提出相应的策略,探索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优化路径。
通过对42 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方案的统计分析,发现有36 所高校均对实验室建设作出了明确的安排,剩余6 所高校只公布了精简版方案,没有明确提到“实验室”相关内容。其中“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学实验室”“国际联合实验室”“校企合作实验室”“实验室管理”“实验室队伍”等成为高频词。概括来看,各校在实验室建设呈现以下特点: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于高校“双一流”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4]。42 所高校的方案都明确提出要加强相关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聚力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例如,北京大学提出“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建设”;南开大学提出“显著提升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同时,为了确保建设目标的可度量,部分高校还设定了较为明确甚至量化的实验室建设目标。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提出“共建1 个国家实验室”;新疆大学提出“力争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 个”。
巩固和强化自身特色,打造更多的学科高峰,更好地服务国家需求,是“双一流”建设的鲜明导向,也是各高校追求“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过程中的必然选择,这一特征在实验室的建设中也有直接反映。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提出“重点建设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中国社会科学案例中心、社会发展与管理大数据中心和公共政策实验室等4 个公共平台”;中国海洋大学提出“持续深入推动与海洋国家实验室的耦合互动发展,打造高校—国家实验室联合体发展模式”。同时,通过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来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也成为各个高校的共识。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提出“加强以国家、国防重点实验室为主的交叉创新平台建设”;复旦大学提出“设立创新交叉实验室”。
让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众多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通用做法[5]。各高校从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任务出发,促进教学、科研深度融合,对实验室建设进行了针对性的制度设计。例如,北京理工大学提出“建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实体实验室体系,所有学科专业实验平台面向全校、全体学生‘双共享’”;南开大学提出“设立实验室开放基金等吸引优秀生源”;华东师范大学提出“完善学生科研管理办法,鼓励更多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课题”;厦门大学提出“推进科研反哺教学,探索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完善重点实验室和校内高水平科研平台对本科生的开放机制”。此外,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均提出要加强教学实验室建设,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工作。
国际学术声誉是评价一所高校是否是“世界一流”的重要指标,广泛深入开展国际合作、提升实验室建设的国际化水平也成为各高校的共同选择。例如,中国农业大学提出“以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核心,推进一流学科与相关领域国际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及国际顶尖科学家的可持续合作”;北京师范大学提出“与国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实质性合作研究机构、联合研究中心及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提出“推进与独联体国家的国际合作科研平台、联合实验室和基地建设”。同时,各高校也十分注重与企业的合作,推进成果转化,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吉林大学提出“加大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力度,联合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东北大学提出“与产业界共同建设有规模的联合实验室10 ~15 个”。
各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方案是高度概括的政策文本,其中对于实验室管理的文字描述偏少,主要对管理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安排有一定的阐释。例如,清华大学提出“加强实验室安全建设,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南开大学提出“加强各类实验室资源建设,促进实验平台共享与开放”;中山大学提出“以信息化手段推进多校区教学资源共享,逐步提高全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水平”;重庆大学提出“做好实验室专职队伍管理”“搭建实验室与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同济大学提出“进一步细分教辅队伍,将实验教学教师纳入教师岗位,实验技术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技术工人纳入实验技术教辅岗位”。
《总体方案》明确的“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原则有4 条:坚持以一流为标准,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坚持以绩效为杠杆,坚持以改革为动力。这4 条基本原则同样对实验室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中,要对标世界一流水平,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要围绕学科布局,创新模式,整合资源,进一步凸显特色、强化优势;要强化绩效观念,加强目标管理,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要加强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实验室的创新活力。《总体方案》所提出的建设任务有5 个: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落脚到实验室建设,同样要聚焦这些重点任务,尤其是要发挥好实验室的支撑作用,通过建设一流平台实现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提供一流社会服务等目的。
通过对42 所“双一流”高校建设方案的分析,可以基本厘清其制度安排的重心。总体而言,各高校对于实验室建设均较为重视,进行了一系列针对性、校本化的设计。但对照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建设任务,与一流标准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
重大平台数量是“双一流”遴选、学科评估等工作的重要评价指标,也是高校引聘人才的重要砝码。高校在实验室建设上追求数量,“重申报轻建设”“打包整合”等现象依然存在,并未能完全围绕学校的特色和优势来进行实验室的布局,预期建设成效尚难以判定。同时,围绕重大科技前沿问题开展跨学校、跨院系、跨学科的实验室建设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尽管各高校在方案中都提出要发挥实验室的育人功能,但无论是分析方案中的用词频次,还是观察实际的工作实践,高校依然更加重视科研实验室建设,对于教学实验室的投入和关注相对较少。实验室对于本科生的开放时间没有保证,对于本学科专业之外的学生开放更加有限,通过实验室平台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机制也有待建立健全。
在实验室基本条件不断改善、投入不断加大的同时,实验室精细化管理的水平还有待提升。一方面,实验室开放共享程度不深、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没有及时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融入实验室管理。另一方面,实验室管理队伍的组织架构、专职队伍建设的相关激励制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管理队伍的水平有待提高。
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地方政府、行业单位,都希望高校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推进国际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成果转化等。但相应的机制还没有完全落地,在现有国际形势下如何开展国际学术合作交流有待进一步谋划;同时,更加紧密地对接社会需要,让学术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理顺。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国家队”第一梯队,“双一流”建设高校应该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和“双一流”建设的总体部署,立足学校学科特色,加强高校实验室管理,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基于“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针对高校实验室建设中的现实问题,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高校实验室建设应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与国家高等教育的总体战略同向同行,充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实验室建设经验,从过去重数量的“高速发展”转入更加重质量的“内涵发展”。①加强总体规划。紧密结合国家对于实验室建设的最新要求,围绕一流标准,对学校现有的实验室平台进行梳理、优化和重组,制定实验室建设的中长期规划,科学合理进行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②强化特色优势。以打造和培育一流学科为导向,围绕学科建设的重点领域和方向,集中资源和力量进行实验室建设,布局分析测试中心等高水平公共实验平台。③突出服务面向。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能源等科技前沿,科学论证和布局新兴的实验室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6]在加强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高校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统筹资源,开放平台,不断提高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①坚持科研与教学融合互动,在建设高水平科研实验室的同时,加大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加强实验设备的管理、更新与维护,适当开设实验室独立课程[7];同时,结合学科布局建设文科实验室、数据中心、智库等。②积极推进实验室向本科生的全面开放,做好实验室的形象宣传工作,设立实验室人才培养专项基金,支持学生在实验室开展创新创业、师生互动和各类文体活动,让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推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8],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流的基地(实验室)应具备3 个条件,即一流的实验条件,一流的实验队伍,一流的实验室管理[9]。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科研实验室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实验室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在管理机制方面依然存在不足。纵观世界一流大学,除了有科学合理的实验室管理组织结构以及责权清晰的角色设置外,还有一套成熟、有效、不断完善的制度体系,从而保障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科学运行[10]。①完善组织架构。建立科学高效的实验室质量管理机制,完善实验室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建立分类别、分层级的实验室管理体系,明确“校—院—实验室”三级管理的权责关系[11]。②加强制度建设。从日常管理、仪器设备采购、安全教育、应急管理、危化品使用、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等方面推进实验室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③开展绩效评估。围绕实验室建设尤其是重要仪器设备的规划、选型论证、招投标、采购、使用和处置报废进行全过程评估,进一步强化绩效观念,加强目标管理,提高实验室建设的效率和效果。
高校要遵循“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进一步拓宽国内外合作交流渠道,丰富合作交流的内容和形式[12],进而提升实验室的水平和影响力。①通过建立实体的国际联合实验室,加大国际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开展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和学术访问,推进全方位的科研合作。②立足现有重要实验室平台,广泛深入开展国际交流,以实验室为依托,多方位构建国际一流平台,助力人才培养等工作,形成“平台搭建—实践培养—国际交流”的持续动态良性人才培养模式[13]。③加强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在保证实验室研究前沿性前提下,着力提升研究的针对性、实用性,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同时,通过全方位的校企联合,进一步弥补高校实践环节的不足,促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14]。
实验室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对于建设一流实验室有着重要意义,各高校对于实验室教师队伍的建设越来越重视,例如在职称评审中设置一定数量的正高级实验师、改善实验教师待遇等。但要建设一支水平更高、结构更优、贡献更大的实验室教师队伍,高校应坚持一流标准:①转变思想观念。要将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全局来谋划,将实验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来对待,提升实验教师对岗位、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②优化评价机制。从岗位设置、职责界定、选聘培养、职业发展、薪酬待遇、激励机制[15]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重点是分层分类明确岗位职责、优化考核指标、厘清发展通道。③加强能力培养。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学习,推荐优秀教师参加高水平的学习交流培训和资质考试,切实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使得实验教师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为高校开展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等工作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对于高校“双一流”建设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目标,强化实验室建设的顶层设计、工作定位、对外交流、管理机制、队伍建设等,更好地提升实验室对的“贡献度”和“支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