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涛
(消防救援局昆明训练总队,云南 昆明 650208)
近年来国内发生的较大以上部分火灾事故案例,由于发现晚、报警迟等因素,消防救援队伍到场时已成猛烈燃烧状态,但由于初战控火有力,能确保将受灾面积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也有的因初战处置不当,将小火救成大灾,进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笔者曾在上海消防救援总队三个消防站担任过基层指挥员,曾对自己参与的近500余起火灾扑救进行统计分析,有超过80%的火灾是基层指挥员直接指挥扑救的,有20%左右的火灾是支队级或总队级指挥员到场指挥扑救的。近三年从事消防教育培训以来,通过和全国基层指战员了解掌握的情况来看,初战控火存在力量调派、安全防护、灾情侦察、分析研判、力量部署、战术运用、现场供水、危情处置等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特别是对火场的整体掌控的能力不足,应当引起消防救援队伍的重视并改进提高。
一是非执勤性任务过多。占据消防站大量精力、人力和物力,本职业务训练无法有效保障。二是实战演练不深入。大部分单位对灭火救援和消防监督重点单位没有区分和评估,造成演练工作缺乏重点,演练成效不理想。三是预案实用性不强,消防站辖区六熟悉不到位,预案制定不实不细。经实践数据分析80%以上火灾扑救行动都是“无预案火灾”和“遭遇战”,而且基层指挥员对相关单位建筑结构布局、使用性质和危险性判断无法准确掌控,从而严重影响了初战控火。
一是战训骨干人才匮乏。转隶前,大多数高学历、综合素质高的干部多在防火、后勤、政工、通信等岗位;转隶近两年来在提拔任用、晋职晋衔、技术干部评审等方面缺乏政策尚未明确,优秀战训骨干人才流失严重,出现人才断层。二是非指挥岗位转入较多。目前基层指挥员结构较以往发生了较大变化,其它岗位转入灭火救援岗位人员较多,经过短暂的培训即被任命为基层干部,在独立指挥作战时力不从心,问题频出,业务素质难以满足任职需要。
一方面消防车辆和器材装备配备相对滞后,难以适应日益严峻的实战需要。另一方面由于指战员对装备器材装备维护保养不到位、适用范围不掌握、性能参数不清楚、操作规程不熟练等因素导致到达火灾现场后,装备未发挥应有的效能,使得初战控火任务无法顺利进行。
初战指挥员应在出警途中,详细查看出警单信息,尽可能准确全面获取灾情信息,并做出大致灾情判断,同时向下属通报并初步分配任务。具体而言,到场前要会同通信员、值班室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根据警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判断行车路线道路交通状况、可使用消防水源分布情况,观察灾害现场方向烟雾状态,初步分析燃烧物质和过火面积 。二是联系指挥中心或联系报警人,进一步掌握后续报警人提供的现场信息。三是根据风向、风力、可见度等条件,预判灾情正常发展态势及突变可能性,确定停靠水源位置及消防车距火场的安全距离。综合上述三方面的情况,将现场具体信息和预判结果,及时通报全体指战员,并听取其他干部、班长的意见与建议,形成预先展开的作战方案,向各战斗小组分配作战任务,按照任务分工,携带所需器材装备迅速作好战斗准备。
即将抵近现场时,指挥员要使用各种侦察方法和手段,判清灾情发展趋势,明确初战处置重点,对作战方案进行补充、细化,并及时向上级汇报现场情况。具体来说,初战指挥员要察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远看。通过烟气颜色、源头和流动方向,判断火场燃烧情况、起火点位置和主要蔓延方向。当火灾烟气呈淡灰色时,表示火场内物质尚处于阴燃阶段,为火灾初起时;当火灾烟气呈黑色时,表示火场内物质处于猛烈燃烧阶段,主要产生的是炭黑粒子,火场内温度高、空气含量不足;当火灾烟气呈白色时,表示火势处于熄灭阶段,烟气主要由水蒸气或一些高沸点物质的液滴粒子组成,火场内空气含量充足。二是近看。通过起火建筑的结构形式和受损情况,找准水枪阵地位置、内攻途径和时机。耐火等级高、稳定性好的建筑发生火灾,初战应果断组织内攻,快速扑救;砖木结构建筑发生火灾,初战应以堵截火势蔓延为主,尽快控制;活动板房或彩钢板工业建筑等过火易发生坍塌的建筑发生火灾,初战应在火势蔓延主要方向部署力量、控制火势为主,慎重内攻。三是细看。通过火点周边建筑所使用材料及毗邻情况,判断火势蔓延趋势和火场潜在危险,指挥员确定初战主攻方向后,及时通报下属,全面展开作战行动。
在火情侦察的基础之上,通过对火场面积的估算,进行科学判断,合理部署力量。具体而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评估:一是估计火场态势,需要及能出枪(炮)数量、灭火剂的量。通过调询情、目测实测等方式估算火场态势,确定出枪(炮)数量、灭火剂持续时间。二是估算灭火剂供给的距离、高度和持续能力。通过平时装备效能测试,掌握到场参战力量车载水的持续供水能力,供水组要在车载水量耗尽前占据水源完成供水,确保火场供水不间断。在形成稳定供水前,水源距火场较远时,可使用压缩空气泡沫,争取更多的供水时间;形成稳定供水后,按照增加1条供水干线可出3支水枪的原则补充灭火力量。初战供水距离应由供水消防车所携带干线水带的总长度确定,如在此距离范围内无可用水源,指挥员应根据火场情况果断请求增援。三是估计增援力量到场时间,提前指派专人引导水源并部署作战任务。
完成初战力量部署后,指挥员应对火场分水阵地、内攻情况、供水情况等关键节点进行巡视,非重点部位可通过电台确认,检查各战斗小组完成任务的进度,督促下属特别是内攻人员落实安全措施,根据火势发展情况,迅速将主要力量调整到火场的主要方面。具体而言,指挥员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检查进攻阵地。特别是部署内攻任务后,指挥员应与内攻人员保持不间断联系并指派安全员详细记录内攻小组的数量、空呼状态、进入的时间和通报任务完成等情况,预留预备队员以应对突发状况或作为内攻小组的轮换人员。二是查看内部作业环境。如果建筑内部烟雾较大,难以实施快速的自然排烟时,指挥员可指派后方人员从外部侦察建筑结构和固定消防设施情况,寻找有效的破拆口,如果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可启动固定排烟设施,改善内部作业环境,提高救援效率。三是检查承重结构是否完好。在钢结构或预制板建筑等易发生倒塌的火灾现场,指挥员首要任务就是确认承重结构是否遭到破坏,部署力量进行冷却保护,同时派出多名安全员从不同角度实时监控。四是检查供水情况。可通过观察水枪压力、出枪数量、供水高度和距离估算后方供水情况,并通过对讲机确认供水任务完成情况,确保形成稳定的供水线路,为顺利作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消防站平时所开展辖区情况熟悉,不仅要熟悉道路水源情况,更需要掌握工艺流程、危险源、工艺灭火措施、固定消防设施设置部位及状态,这样不单纯着眼于增长知识、提高技能,而且能有机融合知识及技能,并上升为初战控火的能力。在实地演练中通过多次开展所配备的器材装备性能、效能进行测试,合理使用建(构)筑物固定消防设施,并两者有机结合使用,特别是针对高低大化等场所的火灾扑救,初战控火的效能将大大提升。
大多数初级指挥员技能的积累、体能的储备十分优秀,锻造一名优秀指挥员的短板主要在于知识的叠加和能力的转变。火灾事故现场的主客观因素十分复杂,消防灭火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建筑知识、火灾动力学、流体力学、机械原理等知识的掌握程度都会影响初战控火的效果。在平时要注重业务理论学习,在不同的灾害面前才能做到心中有底,面对重大灾害才能做到心中不慌,下达指挥命令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业务训练不仅局限于个人器材装备及班组操法的训练,应多以建制中队实战化训练为主,采用模拟推演、案例复盘、指挥技能、战术训练、实地演练等多种形式。指挥员的专业训练多以集团作业、编组作业、即题作业等方式开展,初战控火能力的训练突出侦察判断、评估决策、火场主要方面的掌控、指令下达、信息传递、任务分工、检查落实等关键环节。
每次火灾扑救行动结束后,指挥员要围绕接警出动、力量调派、火情侦察、判断决策、任务分工、进攻路线、阵地设置、安全防护及纪律作风等方面进行剖析研究,既回顾整个战斗过程,也评价各环节作战效果。对典型战例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讨,一方面有助于挖掘灾害事故本身的火灾特点、火势发展规律,特别是存在的问题、难题,应加以研究破解,另外还可对不符合灾情处置的操作规程、装备器材发现不足,以利改进。
确定装备是战斗力组成的重要部分。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火灾形式,无人机、远程供水系统、涡喷车、排烟车等一系列高新装备的使用已经颠覆了传统的作战模式,依然延续老传统、使用老套路就是对高精装备极大的浪费,在重特大灾害面前将束手无策。充分发挥器材装备的优势,指导战斗员做到人与装备的完美结合,才是一名合格的指挥员。对器材装备的研究除了掌握基本的原理、保养维护、常见故障排除,更应该在厂家的指导下,反复测试研究,使每一名指战员都完全掌握。对实战中遇到的难题,加强与科研机构和厂家的联系,为下一步的难题破解、装备研发、技术革新提出建设性意见及措施。
笔者通过对当前消防救援队伍初战控火存在的准备不足、能力偏弱、操作不精等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结合自身组织指挥及教育培训实际,归纳总结了初战控火组织指挥之核心分析预判、准确侦察、合理部署、巡视调整等四个要点,需要通过扎实开展演练熟悉、不断加强学习、精准剖析战例、系统全面组织业务培训、持续配齐配强装备等措施,提高基层指挥员初战控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