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爱的艺术人生

2020-02-19 06:51
支部建设 2020年1期
关键词:戏曲奶奶艺术

王 芳

1940年6月,王爱爱出生于晋中榆次南关村。

晋中是晋剧的发源地和兴盛地。明末清初,山陕梆子或者说那时候已经有了明确的“蒲州梆子”的说法,随着商人的足迹以及战乱的影响,流布到山西中部汾阳、孝义、太谷、祁县等地区,结合当地的民歌、秧歌、民间小调等地方元素,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艺术特色,同时形成婉转细腻的抒情风格,产生了一个新剧种“中路梆子”,这个剧种一经形成,便向山西中、北部及陕西省、内蒙古和河北省扩散,成为梆子大家庭里的重要剧种,1949 年后,改称“晋剧”。

晋中是晋剧的根据地,自然这里的戏曲大树枝繁叶茂。咸丰九年(1859),榆次聂店富户王钺成立了“四喜班”,“四喜班”是晋剧最早的班社。同治初年,平遥“日升昌”的二掌柜侯殿元成立“同春园”,祁县金财主渠源淦建立了“聚梨园”,徐沟的李玉和办起了“五义园”。这一时期,晋剧艺术逐渐完善、定型,影响也越来越大。

随着时代的起起落落,到了王爱爱出生时,榆次兴办过诸如“兴盛”班、“双聚梨”班、“荣梨园”班、“晋风园”班等,这些班社云集了一批名角,如说书红(须生,高文瀚)、盖天红(须生,王步云)、筱桂花(小旦)、程玉英(青衣)、郭凤英(小生)、牛桂英(青衣)等。

王爱爱出生的家庭是大家庭,她记得家中车马都有,算成份,应该算是资本家,她的爷爷叫王金奎,自己花钱蓄养戏班,一生爱戏如命,养了三个剧团,娶过三房妻子,其中两房都是戏曲艺人。王爱爱的奶奶是爷爷最小的老婆,是当时有名的筱桂花。

王爱爱自己说,她唱戏,是爷爷奶奶的心愿,也是奶奶打出来的。

她不得不唱戏。全家都唱戏。无从选择。她的两个姑姑学了戏,还有其他亲属,全家就是一台戏。

奶奶启蒙

奶奶筱桂花是山东人,13 岁时拜在孙凤鸣门下学唱评剧。15 岁时在大连岐山舞台成为台柱子,16 岁时与李金顺同台演出,并深受李派唱腔的影响而被冠之以“李派演员”的头衔。19岁进入哈尔滨,演出《马寡妇开店》《王少安赶船》《花为媒》等剧一炮而红。她和李金顺、白玉霜、刘翠霞被誉为“奉天落子”的“四大名旦”。她所演唱的剧目亦被列为评剧的传统剧目,等到李金顺退出戏曲舞台之后,她就成为了“奉天落子”的主要代表人物,活跃在评剧舞台上。她以高亢明朗、刚健奔放为自己的演唱风格。曾拜身上脚下功夫都非常过硬的“自来香”(张永贵)为师,后来又拜在晋剧“四大名旦”之一筱吉仙(张宝魁)名下,融两位师父之所长,练就了一身硬功夫,身段动作、台步、圆场都十分精熟,一招一式干净利落,表演情真意切,挥洒自如。她唱的《红鬃烈马》《同恶报》等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欢,并且还掀起了一场“筱桂花热”。人们纷纷称誉她为“评戏泰斗”“评戏大王”“韵艳亲王”。

王爱爱出生后,奶奶因为一辈子虽也有过辉煌,却因自己的嗓音不够好,而没有到达舞台的最高境界,栽培王爱爱就成为她最大的心愿。其实王爱爱也是崇拜奶奶的,生旦净末丑、唱念做打舞,奶奶全能拿得起。

打出生,天天经历的就是唱戏的氛围,日日听到的就是晋剧腔。王爱爱知道,是环境造就了人的道路,这样的家庭情况,让她打小就没有想过去上学。这条路是她的必然选择。

7 岁,在我们要上小学的年龄,王爱爱开始了自己与戏相伴一生的路。

为了练好嗓子,每天早晨,不管风霜雨雪,奶奶都把王爱爱带出去,面对着墙,喊嗓子。奶奶站到一定的距离之外,听,一句一句地听,一字一字地听,有一个音不准,奶奶的鞭子就挥过来,有时候打脸,左右开弓地打。打完了,掂起鞭子来扔好远,继续唱。

打完了,真的很疼,可是,疼也不敢说,泪也不许掉。继续唱。

继续唱,一直唱到每一个字在很远的地方听起来都是一清二楚的。

“都说爱爱腔好听,怎么个好听?老百姓说,听王爱爱唱,不用看字幕,吐字清,这就是最简单的说法,为了这个不用看字幕,受了多少罪啊,以至于都说我不是王家亲生的孩子,一定是抱养来的。虽然受了罪,挨了打骂,我却要感谢我奶奶,是她给打出了爱爱腔的底子,我吃了一辈子。可现在的孩子,谁还会这么打他们啊?要知道,功夫都是苦出来的。”王爱爱自己说。

唱,过了关,身上功夫也必须过关。为了达到这一点,奶奶采取的几乎算是不人道的做法,晚上睡觉不能枕枕头,要把两只脚当作枕头垫在脑袋下面;跑圆场的时候,用一条带子把双腿绑住,她在前面跑,奶奶在后面跑,跑慢了,奶奶会踩到她的脚,跑步子大了,又会摔倒。严格的训练让她有了扎实的腰腿功夫和稳健的跑圆场的台步。

这样练功,很苦,可奶奶说,苦也得练!

苦也得练!半夜被奶奶叫起来喊嗓子去,上午一上午学唱,跟着琴师鼓师,下午一下午练功,到了四五点钟,奶奶要口对口传戏,晚上还要学道白,好在,她记台词特别快,这一点还能少挨打。晚上睡觉都是跟奶奶一起睡,随时会教戏。

多少年过去,现在回想起来,不记得苦了,只记得累。一年里,唯一盼望的事就是过年,过年的时候就可以不练功了,能睡上个囫囵觉。

那时候在又苦又累中过活,不知道什么叫快乐。

她说她不知道什么叫快乐,但很快,快乐就来了。

练功一年,8 岁时,王爱爱加入了榆次市新生晋剧团。同年,她就迎来了第一次登台,演出的是《凤仪亭》中的“拜月”,她扮演貂蝉,这是她的开蒙戏。拜月是讲貂蝉被王允收留后,心情郁闷,到后花园拜月,抒发对董卓的愤懑之情,恰被王允听见,便觉得可利用貂蝉设连环套灭掉董卓、吕布二人。经晓以大义,貂蝉应允。王爱爱当时年龄小,根本够不着台上的椅子,还是站在侧幕里的奶奶出来,一把把她抱了上去。站在台上,她看起来也那么小,但却演得活灵活现。就这一出场,榆次就轰动了,都知道了舞台上有一个小爱爱。

恩师程玉英

之后,她又转入榆次专区晋剧团,相继演出了《教子》《明公断》《樊梨花》《回龙阁》等不少传统剧目。她既有小旦的身手功夫,又有青衣清亮的嗓子,所到之处都能赢得广大观众由衷的喝彩。

在这期间,王爱爱碰到了她的第二位老师(如果奶奶是她第一位老师的话),程玉英。

程玉英是晋剧程派创始人,主攻青衣。十岁拜“说书红”高文翰为师,先学须生,后学青衣。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练出了一种清亮婉转、以气托腔、嗨嗨不绝、跌宕起伏、爽朗脆气、旋律和节奏千变万化的“嗨嗨腔”。代表剧目是《教子》。1956 年,程玉英到榆次专区人民晋剧团义演一个月,后来留团担任团长兼主演。王爱爱此时是榆次专区晋剧团二分团的领衔主演,在程玉英的指导下,王爱爱的《算粮》《教子》已经远远超过了她初登舞台时演出的这两个折子戏,具有了王爱爱演唱与表演的鲜明个性。这时她演出的大戏《明公断》《樊梨花》《回龙阁》《游西湖》等成为观众喜爱、脍炙人口的佳作。

受“嗨嗨腔”艺术营养的滋润,王爱爱的演唱技巧更趋成熟,被观众誉为“金嗓子”。1957年在山西省第二届戏曲会演中演出《游西湖》、1959 年在山西省戏曲现代戏调演中演出《朝阳烈火》分别获奖。王爱爱逐渐在山西省名声鹊起。

遇到程老师的这一阶段,是王爱爱艺术走向成熟的过渡期。

演戏的快乐,让她找到了人生价值。

从1950 年到1959 年这段时间,她已经懂得娴熟地运用各种表演手段和技巧,创造舞台艺术形象。

她说:演员到了舞台上,要演人物,现在的演员们都错位了,一直在演自己,这是不对的,到了台上,撅劲叫好,这就跟人物差得太远了,戏曲首先是美的,高雅的,休闲的,我们应该遵循老师的教导,不要卖弄自己,艺术不能践踏,来不得半点含糊。

更上一层楼

1960 年,20 岁的王爱爱被选调到山西省晋剧院青年团,这是全省最富代表性的晋剧表演艺术团体,这里集中了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梁小云、乔玉仙、刘俊英等一批艺术造诣很深的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也集中了张一然、刘元彤(梅兰芳的弟子)、方冰、温明轩、赵步颜、王辛路、李守帧、刘和仁、陈晋元、刘柱、张步兴等一批艺术素质很高的编剧、导演、作曲、演奏家和管理人才。

王爱爱没有想到,她曾经听说的老师们一下子就集中在她眼前了。她喜欢这个环境,这个环境,也为她提供艺术滋养。建国后,以“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把晋剧带上了一个高峰,他们都是里程碑式的人物,在王爱爱的眼里,是真神级的人物。

她在这里遇到了她的第三位老师——晋剧表演艺术家牛桂英。

牛桂英是晋剧牛派艺术的创始人。九岁从艺,拜“二牛旦”李庭柱为师,先学须生,后学青衣,十三岁正式登台,后常与“毛毛旦”“十二红”“水上漂”等名家在太原、内蒙古、张家口一带同台演出,名声大震,1947 年进京演出四年之久,成为“丁牛郭冀”中牛派创始人。牛派艺术的特点是行腔委婉,讲究字眼,讲究韵味。

王爱爱聪明,她认真汲取了牛派艺术的长处,仔细分析程、牛两位老师的演唱艺术,根据自身的条件,巧妙地化牛腔入程腔,把二者的艺术精髓融会贯通,加以创新,既保持了程派热情、奔放、刚劲、挺拔的特点,又吸收了牛派稳健大方、委婉缠绵的风格,同时还借鉴了郭兰英喷口有力的民歌唱法与戏曲唱法巧妙结合的宝贵经验,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流派唱腔。

1961 年,王爱爱随山西省晋剧院青年团晋京演出,以《含嫣》《见皇姑》《算粮》等剧目,赢得首都观众的高度评价,曾九进中南海为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汇报演出,受到称赞。她的名气也随之飞出了娘子关。山西人民广播电台保存有王爱爱当年在《含嫣》中扮演刘雪梅时的一段精彩录音,至今听来仍觉得清新悦耳,让人感到从心往外散发的舒服。这个唱段是含嫣的嫂子刘雪梅在去采桑的田间小路上演唱的,题目叫《四月里》。唱腔的第一句“四月里南风吹动麦梢儿黄”,王爱爱唱得清脆、舒展,特别是“吹动”两个字的润腔,突破了传统格局和唱法,新颖脱俗,像在演唱抒情民歌。“蚕生才如蚁,蚕成两寸长,早晚常厮守,移箔避热复避凉”这段唱,唱词为长短句,在唱腔设计上,打破传统板式结构,由“十三咳”直接转入夹板、二性,演唱起来有很大难度。然而经王爱爱巧妙演唱后,就带有了鲜明的王氏风格,四月里的景象就出现在眼前,草绿花红,鸟语花香,清新洒脱,像唱戏歌。当年一曲“四月里”一面世,响彻了省城,轰动了京城。这段美妙的唱段,也就成为了王爱爱的成名之作,也是“爱爱腔”形成的重要标志。

文革结束后,全国的文艺氛围发生大转变。进入八十年代,传统戏恢复,她不仅先后恢复了《打金枝》《算粮》《金水桥》等传统剧目,还排演了《出水青莲》《春江月》等新编剧目。这一时期,她被命名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参加了全国第四次文代会,荣获全国第三届“金唱片”奖(丁果仙曾获得第一届“金唱片奖”),还被评为山西省“十大女杰”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表演艺术更加娴熟。新的历史时期,给了她新的艺术生命,由身到心的磨炼,让她的演唱日渐成熟。也是在这个阶段,观众喊出了“爱爱腔”这个说法,这一喊就是几十年。

这个风情万种的“爱爱腔”,究竟缘何而来?

王爱爱说:“爱爱腔不能归功我一个人,这里面有程(玉英)老师、牛(桂英)老师的成分,有作曲家们的集体贡献,我只是在最合适的时候遇到了他们,是他们成就了我”。

这是她的态度。

说到“爱爱腔”的形成,曲润海先生是这样说的:一个流派代表的形成,除师承关系外,都有一个高水平的合作默契的创作班子,特别是编、导、音乐创作人才。王爱爱身边有这样的班子。这也正是当时“爱爱腔”“爱珍腔”“俊英腔”形成的原因。

这样一批艺术家,成就了八十年代山西戏曲的繁荣,他们是文革之后文化沙漠的宠儿,当然也是从千辛万苦中熬出来的佼佼者。时代在无序的昏暗之后,在文明被愚昧、野蛮摧残之后的精神离乱中挣扎了出来,向曾经传承有序的文脉伸出了拯救之手,于是这些佼佼者被时代接纳,我们看到了戏曲美好的样子。

梅花香自苦寒来

追踪王爱爱的艺术道路,可以发现,她的奶奶对她进行了成功的艺术启蒙,给她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底子。她的第二位老师程玉英,对她进行更加宽泛的艺术引领,在唱腔和发音上,对她施加了重要影响。她的蜕变主要发生在进入省晋剧院的岁月里,她的第三个老师牛桂英对她进行了规范和改造。

在跟着牛老师学戏的日子里,牛桂英对这个弟子是倾囊相授的,那是相当的严格。大家都说她的代表作就是“四月里”那个唱段,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就这么一段唱,牛老师在她身上用了多少功夫,一共三十几句唱词,她竟然学了一年,一个字一个字地学。她刚到晋剧院时,榆次口音很重,牛老师让她停下来,先学发音,每个字的读音要学准了,归韵了,再开始唱,一个字一个字地抠,整整花费了一整年的时间,这才有了风靡全国的“爱爱腔”。大家都说她演的《打金枝》里的皇后好,可大家不知道就这么一个角色,她是怎么成功的,从第一个出场亮相开始,牛老师就盯紧了她,一出场,老师就撵她:回去!步子怎么能那么大?重来,又被老师撵:回去,一点儿也没有皇后的高贵劲儿。再出场,还是被老师撵:回去,背上没戏。一个角色,竟然连亮相都出不来,她急,急死了,越急越不会,那时才20 出头的年纪,体会皇家风范有点困难,让自己的脊背都出戏,也是那么难,急过,哭过,只能一遍遍重来,她知道,这是朝最高目标攀登呢,无数遍地出场之后,终于让老师满意了,这才一步步开口唱,又是无数次地重复,直到唱念做都过了关。这样的磨砺才出来一个让观众如醉如痴的“皇后”。

直到现在,她都感激老师在她身上下的功夫。中华戏曲就是这样,没有尺度可以追寻,一切来自于言传身教,一切来源于前辈的无私,也来源于自己的真切领悟,写出来的教育方式,往往不能达到真正的艺术之精髓。只有先传承下来,原封不动地传承下来,再转益多师,宗数家之长,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自己。不然,只能让观众看到艺术的衰减。

从王爱爱的经历中,也可以看出,她出生的时候,还是戏曲比较辉煌的时代,那时候家庭蓄养戏班,因此有她奶奶这样的名角嫁给她爷爷的现象,她的家族都在唱戏。她又经历了从个人戏班到人民演出团体的变化。她的身上反映着戏曲的道路。在艺术上,她除了从小习艺,又接续了“丁牛郭冀”那一辈人的艺术成就,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是真正的承前启后。她吸收前辈们的艺术特点,机智揉合,把晋剧变得更有品味,变得高雅。也由于她的人民性,她把晋剧唱给了更多的人,远超过曾经的晋剧覆盖范围。

她和她那一代人,把晋剧送上了又一个高峰。

她艺术至上,观众至上,她低调谦卑,她心态平和,她不争不抢,百姓爱她,她是真正的德艺双馨。

猜你喜欢
戏曲奶奶艺术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从哪里来
给奶奶按摩
《广西戏曲》
奶奶喊你吃饭啦
纸的艺术
奶奶驾到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