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
一个世界级的富豪出身贫苦,为了逐渐致富,他曾经为自己设立了三个阶段的目标。
第一阶段是多,即追求钱多、厂多、房多、车多、雇员多;第二阶段是好,就是在多的基础上淘汰选择,事事求精,物物求好,均是名牌,或比名牌还好;第三阶段是独,即在好的基础上追求唯一性,不让自己重复别人,也使别人无法模仿自己。
富豪完成了求多、求好、求獨这三个阶段目标,本以为满足了,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无聊。
当无聊笼罩住了生命,富豪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就不再骄傲了。他对好友说:“我完成了这一切,还不到六十岁,今后的日子就失去了目标。我一度都不想活下去了。”朋友劝他去做慈善,于是他开设了一家大型慈善机构,专门为各国残疾人士提供轮椅,可是仍旧闷闷不乐。
直到有一天,一个六岁的越南残疾女孩“救”了他。当他把一辆轮椅送给这位无法行走的女孩之后,女孩很快学会操作,双眼闪现出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光亮。于是,在那种光亮中,富豪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
第二个“救”了他的是一位津巴布韦青年。那天,这位青年背着一位残疾的中年妇女,走了两天时间穿越沙漠来到了他面前。富豪问:“这是你母亲吗?”青年回答:“不是。”“你亲戚?”“也不是。”“你认识她吗?”“不认识。”“那你为什么背她来?”“听说有人在这里发轮椅,她需要,我就背她过来了。”
这个青年说他还要回到出发的地方,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转身走了。
看着青年的背影,富豪心头一震。这个青年一看就非常贫穷,却不要任何回报地帮助一个陌生人,为什么自己以前总认为慈善要在赚够钱之后才能做?
富豪开始自责:“我把梯子搁在墙上,爬到顶才知道搁错了。”
施善、行善让富豪摆脱了困惑,看到了生命的另一层意义。而平凡之人,温饱之余完全可以从身边做起,从小善做起。
(摘自《博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