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娜
摘 要:写作是各个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并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对于语文写作教学部分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应该讲究有效地教学方法,要灵活的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性的写作思维,将生活中的情感更好地融入到写作之中,来提升语文作文更高的层次。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写作优化;有效性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作文作为重要的一个教学部分,教师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写作思维。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却并不高,并没有过多的写作亮点,甚至有的学生会对语文写作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这些都是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锻炼学生的写作习惯,并如何引导学生将写作技巧与个人的情感、思维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了重中之重,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真正的魅力所在。
一、学生写作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学生对写作所产生的抗拒、畏惧的心理,归根到底是对写作没有兴趣,在脑海中也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与积累,不能够有良好的寫作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因此,写作教学的引导,首先就应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积极性,通过兴趣来推动学生,让学生能够主动的融入到写作的思考当中,甚至是能够在生活中自主的进行写作的联系,那么学生久而久之就能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与写作思维。
1.丰富课堂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丰富写作课堂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彩的学习形式,往往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成功的打开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之中。因此,教师就能够将生活中许多的元素都融入到课堂之中,通过教师提前的准备与素材的搜集,来为学生制定一个更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其中能够有更贴切的情感感受,并在这个体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及时的将感悟记录下来,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写作习惯与情感的描写,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写作思维。[1]
2.写作信心的树立。
信心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巨大的动力,而有的学生由于基础相对较差,因此所写出来的作文并不精彩,但是在这种不自信情绪的影响之下,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不会提高,更是会逐渐的失去对写作提升的希望。因此,在写作教学中,针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与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并积极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去更好地感受写作的魅力。
二、教师对学生作文及时评价的有效性
写作评语是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的用词,为了能够将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表述出来,也是对学生写作水平高低的一个评判,学生也能够借助教师的评语来发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以便更加准确的来弥补不足。但是如果教师不能够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及时、正确的评价,那么学生也就不能够得到正确的反馈,那么在写作中心理也会存在着无所谓的心理,所以在写作结束之后每位学生都期待着教师的评语。
因此,在作文的评语方面,教师进行写作评语也应该要有艺术性,不能够使用一成不变的语句来及进行评论,更不能够有直接性的批判性语句,这样只会挫伤学生写作的兴趣,最主要的是能够将学生写作中的不足指出来,并且能够有着指导性的语句,引导学生应该如何去改正、去弥补,才能够真正的帮助学生写作的提升。[2]
三、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在初中写作中,学生写作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写作中学生就像是记流水账一般进行叙述,不仅没有情感的真情流露,更是将作文显得拖沓冗长、千篇一律。这也表明了学生对写作积累的不足,那么教师就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后积极地进行拓展,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将课外阅读中的好词好句等记录下来并背诵,不仅如此,还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并学习优秀作文,探究他们是通过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什么样的描写方式来进行写作。[3]
而许多的经典名著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选择,学生能够在其中挖掘到许多的写作素材,更是能够将其中的故事、典型的案例运用到写作之中,来提升写作层次,例如经典的书籍《围成》、《家》等等,在其中作者情感表达的方式、描写事物的独特方式等都能够让学生进行借鉴。不仅如此,教师还能够进行相关的写作素材的分享活动,不定期的让学生将近期积累的写作素材分享出来,让学生能够相互学习与积累,从而拓宽写作的思维,帮助学生提升写作的能力。
四、总结
作文能够体现出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更是能够体现出学生生活中的情感,因此,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为了能够帮助养成良好的写作思维,应该积极地结合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指导。写作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时期的引导,以及学生自主的阅读积累,只有正确的写作思维以及充足的写作素材,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写作。
参考文献:
[1]刘崇.新课改下作文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人教版)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6(14).
[2]陈铭浩.提高语文写作水平的策略[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8(5).
[3]邸珍名.课堂自主学习策略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