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担纲“稳增长”

2020-02-18 06:29张程
检察风云 2020年1期
关键词:稳增长腾飞增长速度

张程

2019年1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项目资本金最低比例由25%降至20%。对补短板的公路、铁路、城建、物流、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方面基础设施项目,在投资回报机制明确、收益可靠、风险可控前提下,可适当降低资本金最低比例,下调幅度不超过5个百分点。消息一出,市场反应热烈,股市上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概念股纷纷上涨。

2019年11月27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的通知》,明确了适当调整基础设施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同一天,财政部官网公布消息,提前下达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占2019年当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的一半左右。同时财政部要求,各地要“早发行、早使用,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见效,确保形成实物工作量,尽早形成对经济的有效拉动”。

考虑到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的GDP增速回落至6%的关口,面对较强的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人们一直在等待政府推出更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来稳定经济,而在宏观调控政策中,最有立竿见影效果的当属投资。

从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就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按不变价计算,新中国成立70年来,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5.6%,超过消费12.6%的年均增长速度,几乎是GDP年均增长速度的两倍。

投资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到中国GDP总额的七成,所以投资稳则经济的基本面稳。当前要想稳住基本面,则必须稳住投资。在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三驾马车”,但是当前制造业和房地产增长疲软,可以担纲的只有基建。因此基建也再次成为了稳增长的利器。

投资的“三驾马车”

投资虽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自2009年开始,投资的增长速度就已经呈现出了逐年下滑的态势。2009年高点时,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0.5%,但是到了2019年10月末,这一数字下降到了5.2%,相当于10年年均下降2.5个百分点。

如果说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那么制造业、基建、房地产则是拉动投资的三驾马车。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达到四分之三以上,其中制造业投资约占三成,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各占两成多。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情况,实际上也主要是看这三者的发展情况。

2009年之前,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产业政策的支持所带来的中国制造业的腾飞。但是由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外部发展環境急剧恶化,中国的出口受阻,使得制造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转而寻求内需的增长。

很大的冲击,转而寻求内需的增长。

2009年之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逐渐转移到了基础设施建设上,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在一段时间内也刺激了投资的上涨。

制造业的腾飞

中国制造业的腾飞始于改革开放,但是站到世界舞台的中央则起始于2001年12月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从数据上来看,中国制造业投资增长速度从2002年开始明显加快,2003年当年的同比增长额达到62%。在随后的几年,中国的制造业投资年均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长速度。

这期间,中国制造业的腾飞一方面是大量接受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产业转移,一方面是中国的出口额在持续扩大。数据显示,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在这几年都保持了非常高的增长速度。

但是随着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形势恶化,中国的出口受阻,制造业遭受了严重打击。虽然在随后的几年,制造业还是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从2012年开始便出现了增速放缓的现象,到近些年来已经只能维持在个位数的增长速度了。

基建的崛起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为了应对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推出了许多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其中就包括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两大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投入。

从2009年开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便开启了狂飙突进模式,当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同比增长达到47%,但是随后增速出现了快速下滑。至2011年跌至冰点,当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同比仅增长4%。2011年的年初,在铁道系统浸淫30余年的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落马;这一年的年中,高铁甬温线发生了严重的动车相撞事故。两起事件导致了中国铁路建设的反思,结果是当年的铁路投资同比大幅下滑22%。从而拖累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长速度。

中国制造业、房地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不过很快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速再次提了上来,随后一直保持在20%左右的增速。成为了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

房地产的进击

在过去几十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地价、房价也随之上涨。房地产业甚至成为了过去几十年最赚钱的行业之一,同时也是最保值的资产,以至于不少居民把自己主要的财富都“存”在了房子上。

从经济数据来看,过去二十多年房地产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投资增长速度,虽然间有波动,但是整体增长速度不低。

对中国楼市稍有了解的人可能都知道,在最近十年时间里,中国楼市出现过两轮大幅上涨,一次始于2008年末,一次始于2015年末。两次房地产开始上涨之前都是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并不好的时候。前一次是国际金融危机,后一次是国内产能严重过剩。

如果仅从两次房价的涨幅来看,这两次上涨并没有太多不同。但是如果从房地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来看,两次房价上涨存在很大的不同。前一次房地产投资增速依然处在高位,但是第二次房地产投资增速已经降至冰点。第二次要想回到高位可能需要很长时间。虽然本轮楼市启动也使得房地产业投资出现了触底反弹的迹象,但是反弹的幅度已经远远不及以往,年增长速度基本上保持在10%以下。

另外,由于中国居民负债比例在过去几十年不断上升,使得居民的购买力已经被透支了很多,房价继续上涨已经缺乏基础,尤其是在一些楼市过热地区,居民债务比例已经非常高。因此从2016年底以来,“房住不炒”的定调一直未有松动。因此房地产投资也很难有大幅上涨。

综合来看,由于出口环境恶化,中国制造业生产的产品只能出口转内销,但是当前国内居民储蓄被房子“绑住”,消费增长困难;房地产业刚刚经过一轮上涨,已经透支了未来一段时间的居民购买力,同样增长困难;剩下能拉动投资增长的只剩下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在过去十多年,中国的基建增长较快,但是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大,人均基础设施水平还比较低,所以依然有上涨空间。这也是为何连续两年,政府在岁末年初主要以加大基建投资来稳增长。

猜你喜欢
稳增长腾飞增长速度
卢腾飞
小小三双鞋,见证腾飞路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不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经济增长速度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对中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趋势性变化的分析
“大多数”商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