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旭
(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广东 广州 510403)
社会分工逐渐朝着专业化、明确化、细致化方向发展,软装设计作为室内设计新宠逐渐被重视。“软”是针对空间组成墙体结构等的“硬”而存在的,它是通过可移动的悬挂、摆设,易更换、短周期的装饰手段提升审美品味。《软装设计》课程就是应对新的时代发展需要而开设的新课程。
为推动行业的发展,需有效培养专业性人才满足企业的需求,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模式和手段不断进行更新和变革。校企深度合作,产教结合培养模式是当前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在“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影响着教学理念和模式逐渐走向开放、共享、协作,优化软装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管理模式。
互联网现已全面介入各个行业中,利用其信息技术优势进行革命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融合创新,将各领域带入一个全新环境并助力传统行业的新发展。“互联网+”带来巨大的市场变革,多元化、深刻性的渗透改变企业经营模式、广告手段、用户体验及生活方式的各方面。朝着更秩序、趣味、便捷的方向诠释着以人为本的新高度。软装设计作为赋予环境空间格调、提升空间品质、美化空间手段的学科,面临同样的变革。在“互联网+”时代市场环境下,我们确立了中职《软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的新目标,思考如何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行业竞争力。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设计等技术的出现,正影响着设计理念的发展和引导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业类教育向着多领域交叉协作方向综合发展,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教学管理平台成为《软装设计》课程教学执行的支撑。
传统教学软装设计课堂中,教师通过PPT 课件展示教学内容,给出相对应的命题作业。学生吸收知识后对作业进行构思,以手绘,或者二维、三维软件绘制作品。教师批改评价后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目单一,只注重课堂教学任务完成。教师未能及时与学生沟通,根据学生需求来更新调整教学内容,没有足够重视实训操作。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和基础较差,无法充分吸收理论知识并内化为设计能力运用到实操当中,也没有更多的产品资源库支撑更好的表现方式完成并修改作品,教学效果较差,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信息化技术带来新的教学模式。在信息化软装设计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设计、管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将教材枯燥的理论体系整理成工作任务,以成果导向方式进行教学。课前提供微课供学生预习自学,并设置练习题目检查预习效果,掌握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制定差异化的目标开展教学,教学中学生合作探求新知并完成工作任务,教师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给他们提供更多思考空间,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习热情。信息化教学课堂形成围绕任务目标完成学习的习惯。学习过程更有针对性、目的性和趣味性,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开阔设计思维、锻炼团队合作、提高作品质量、完成学习目标、树立学习信心。所以应用信息化手段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
增加软装设计课程实操内容,加强教师与学生连接,采用基于云计算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云教学,打破时空限制。即将教学工具、内容、任务、管理、监督、评价等方面教学工作云技术化、数据化。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介入教学活动和管理的教学模式,包含课前预习考查、课中教学开展和课后评价复习等多个阶段。信息化教学平台再接入互联网的PC、手机、平板等客户端皆可使用。打破时空限制,有效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编写教学设计,制作微课,推送教学资源,可以在线互动答疑。打破时空限制,有效促进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线查看学习资源,先自行学习互动交流,获取知识。最后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提升巩固。信息化教学平台对学生收看学习资源和完成学习任务赋予经验值,清晰记录学生的累计学习和参与过程,在线测试和考查及时便捷,评价系统全面。它突出个性化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必然存在差异,教学资源可以重复观看,测试习题可以重复解答,教师也可以及时解答个性化问题。云教学突出以为学生主体,使学习更主动有趣,互动变得真实有效,反馈变得及时准确,教学更优质高效。
依托产教结合教学模式,与企业合作联合建立软装设计工作室。这是基于产教结合、工学一体的项目型工作室,实行教师与设计师交流合作,实行项目负责制。在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内容选择及教学改革方面形成有效互动,突出产与教结合、工与学并行。教师作为责任主体将教学内容与项目实践整合为一,“以任务为驱动、以行动为导向”一体化设计教学,挑选采用设计师提供的企业真实项目作为任务导向开展教学,带领学生参与项目设计实施全程。设计师参与教学,再中期报告和作品展示等环节答疑点评,给出作品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同步工作过程,实现理论知识积累并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完成设计任务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转化的过程。产教结合模式重视知识积累、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提升,积极了解适应行业发展,为就业与创业创造条件。
软装设计涵盖家具、布艺、灯具、饰品、花艺等方面的产品模型库。模型需求量大而广且更新速度快,教师和学校很难做到全面及时,需要与企业连接,共建模型库以解决教学资源问题。学生设计的个性化家具模型也可以供企业选择。本人也积极探索设计了软装设计教学素材智能收集管理系统软件,方便教师和学生将常用素材按风格种类分类,减少课堂设计作品时查找素材而花费的时间,能够快速准确的确定素材完成设计方案提高效率。
随科技的进步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背景,信息化相关产品、数据渗透进入人们的生活各个方面,也标志我国步入大数据时代。手机、电脑成为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与专业相关的手机APP、小程序、电脑软件层出不穷,为设计意图完美表达提供可更多选择,使教学效率和效果得到提高。
(1)传统软装方案通常在Photoshop 软件平台上制作,将各类软装物料的图片用拼贴的方式模拟出环境空间的虚拟装饰效果,这不能很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和设计效果,有些产品没有购买渠道,导致设计落地与设计图差异过大,影响客户最终的满意度。近年来美间在线软装设计软件的出现,受到业界好评。教学要与企业接轨,所以笔者将美间引入课堂。美间软件素材库丰富,不用抠图节省时间,可以调整角度和颜色细节,光影效果,使画面更丰富,操作简单,激发学生探索、学习和表现的兴趣,提高作品质量。
(2)虚拟现实也被称作VR 技术,这是20 世纪80 年代产生的计算机图形学、仿真学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学科。利用VR 软件和硬件设备,将其运用到软装设计教学中,增强沉浸、参与感,更好地引导学生体验不同场景和风格效果的空间。学生可以全景化多视角地观察软装效果,全方位体验空间与软装产品的关系,并参与设计、改变、更换软装产品,对比设计效果增加经验积累。学生亲临设计现场,融入设计氛围,更能发现被忽略的设计缺陷并修改。身临其境的感受生动、逼真的学习场景,直观地体验尺度关系、布局细节、色彩搭配、产品样式,能加速地巩固知识积累。增强学生的空间立体感,提高艺术感知力、辨别力、创造力。
(3)增强现实也被为AR 技术,无缝集成真实世界信息与虚拟世界信息,并让它们相互补充与叠加,能够再屏幕上互动。随着网络的覆盖,移动信息终端产品的普及,移动平台的研发,AR技术将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软装设计与服务中。其最直接的特点就是能够在空间中添加定位虚拟物体,构建逼真的现实场景,达到以假乱真的视觉效果。例如,可以通过APP 布魔方选择产品,AR 功能可让你感受到产品摆放在空间里的效果。比如对着墙壁选择墙纸就可以出现墙纸贴上的效果,还可以更换样式和调整色彩信息。这些信息化技术与软装设计教学实现完美有效的结合,使课堂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设计、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出现,正在影响和引导着教学的观念和手段变革。新技术支撑平台、多领域交叉协作和综合性适应发展已成为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必然趋势。教师在教学上要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基础,创设真实工作环境和模式,更好地使学生掌握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多种表达手段,提升学生在专业方面的信息化素养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