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来看,城市绿地建设现仍处于城市数量持续增加、总地域范围不断扩张阶段,城市连绵区、大都市圈等也逐步形成。然而,城市化进程引发了温室效应、空气污染等各类城市环境问题。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营建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随着城市绿地建设速度的持续加快,城市绿地规模不断提升,城市绿色空间品质、生态服务功能、空间结构优化等提质需求不断增加。有效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智能化技术手段,提升城市绿地的建管服水平,进一步推进城市绿地扩容提升的信息化和精细化发展,实现城市绿地智能化建设管理与服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综合运用“3S”、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化信息技术,对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建造、管理和服务等进行科学量化表达,如,3S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城市绿地资源格局分布快速调查与获取、自动监测与评价,为绿地规划设计、提质优化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基础;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技术,进一步推进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可视化、空间规划优质化、资源配置合理化等;多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联动支持,为城市绿地建设的多元化信息需求、市民感知服务的信息获取和实时反馈提供了保障。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相互联动、功能的相关匹配、数据的相互支撑、需求的相互映射,共同构成城市绿地建设的“智能化”体系,为城市绿地的精细化设计建造、智慧化运营管理、人性化交互体验提供全面可靠的智慧化服务。
上海作为超大城市的典型代表,城市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开展城市绿地智能化建设刻不容缓。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等单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结合传统地面监测,城市生态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城市绿地质量评估体系、城市生态安全预警平台的构建等工作已全面展开,旨在实现城市绿地的智能监测、智慧管控和精细化管理,为城市绿地智能化建设提供依据,为城市生态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本期专题以城市绿地为对象,从城市绿地监测技术、评估方案、智能化建设进展等方面入手,探讨提升城市绿地设计、管理、服务水平的智能化方法,以期推进城市生态安全建设,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