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霞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
波普艺术起源于20世纪中叶英美国家,是大众、通俗文化的产物。它是以商业艺术和消费社会的理念,借日常生活用品和景物进行描绘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代表人物有安迪·沃霍尔、理查德·汉密尔顿、罗伊·利希滕斯坦等。波普艺术具有三个典型特征:①题材具有通俗性;②艺术技术的可复制性;③对具有艺术自律性的“现代主义”艺术的反动[1]。它诞生于商业社会,明显异于传统艺术,具有多元、包容的特点。其外在表征呈现着社会对商业从拒斥到顺从的心理变迁。在此过程中,它又成为最容易与商业社会结合的艺术形式,并顺理成章地成为现代日常生活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这一环境和理念中,其生成了自身独特面貌:高饱和度色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给人以强烈的感官触动,实现室内装饰的情感表达;此外,实用、具有强烈符号性的视觉元素,已成为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流行素材。可以说,波普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以其张扬的视觉特征和本然的商业属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波普艺术是20世纪产生的一种极具有代表性的、创新的艺术风格,至今仍保持着独特面貌。它不断探索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构架艺术与生活的桥梁,实现从生活出发,经由日常事物符号化渗透,让艺术回归于现实,实现艺术与心灵的正面碰触。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波普风格在环境艺术、商业广告、服装设计等许多领域广泛应用。在室内装饰中,色彩、造型和技术成本是设计师首先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很多传统美术流派中,很少出现波普艺术那样时尚前卫、标新立异的艺术形象:炫目的撞色、大量复制技术、以及简约鲜明的体块和空间。众所都知,波普产生的于战后恢复生产时期,人们迫切渴望生活的热情和激情,无疑,当如此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波普艺术一出现,便深远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由于波普艺术一开始就诞生在商业环境中,利用低廉的成本大量复制的手法,有效掌控了室内装饰的高效运作,这说明波普艺术与室内装饰设计结合具有天然优势。
在室内装饰中,波普艺术的重要贡献在于其鲜明的艺术语言下呈现的视觉性特征。这突出地表现在色彩搭配、造型块面和室内装饰空间构成以及艺术技术等方面。以波普风设计的室内装饰作品在色彩上炫目刺激,在造型块面上简约、清晰而夸张,在结构上明了且纯粹。这与当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以及人们注重追求感官愉悦的现状契合,并由此构成新的室内装饰审美风尚。无论是在商业空间设计还是家居设计中,设计师采用色彩绚丽、造型简单、价格低廉的方式创作,将时尚符号信守拈来,通过转印、拼贴、照相技术等手段创作,打破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束缚,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例如,彼得·穆多什设计的纸椅子,就具有廉价和表现性的波普艺术特征;设计师特伦斯科兰的家具“哈比塔特”专门推销廉价、色彩艳丽的家具和家庭用品。这些设计都具有实验的特点,色彩鲜明,造型特殊,表现出与当时时代格格不入的心理特点[2]。这些风格在当代室内装饰中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室内装饰设计中的重要选项。
在陈设品选择上,以波普艺术为基底的室内设计往往采用年轻、清新鲜明的色彩,组合以简约的波点、线面,使室内环境明朗、视觉刺强烈激,而这些又都服务于室内整体风格,并满足实用需求。在家具陈设的选择上,设计师兼顾各民族习俗,使用最符合使用者身心需求的自然材料,或者单个、组合的柜体木制家具。自然材料的使用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而体块类型的家具则通过不同的围合手段来体现波普艺术的主题[3]。
在波普风室内装饰中,设计师特别注重光源色的使用。如:利用窗户使室外自然光与室内整体融为一体,实现室内空间的整体布局;开放的空间结构、简约的块面和浓烈的色彩可使整个室内空间呈现出欢快气氛;而明快的墙纸、块面结构的家具陈设,在满足实用的同时,也能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感受到愉悦之情;充满创意和新奇色彩的设计方案,能让身处室内空间的每一个人在产生新奇愉悦的感受之余,更能摆脱现代社会中由工作带来的困乏感。
如前所述,波普室内设计装饰已高饱和度色彩、简约块面和清晰的结构布局为手法、语言形式。装饰手法和表达方式终究是为体验者的情感体验而服务的。只有契合当代人的情感和心理感知,波普艺术在室内装饰中才能被真正认可。
波普艺术家创造了大量独特图案,给室内装饰提供了很多可资借鉴的方案。日本波普艺术大师草间弥生(YayoiKusama)的波点(PolkaDot)艺术是由由创造世界的无数自然元素——波点构成的,波点则是由无数个重复性圆点构成的。她的波点风格成为重要的流行元素,为许多设计师所偏爱。这是因为,当众多色彩鲜艳的波点弥散在室内空间之中,处于这一空间中的每一个体在视觉冲击下都会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而这恰恰是这个时代年轻人在生活中渴望却很少能获得的情感体验。村上隆作为日本新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充分吸收欧美波普艺术养分,设计出极具个性特征的视觉符号。他主动拥抱商业文化,作品充满了日常色彩,突破了欧美波普艺术的局限。他那些具有卡通化色彩的视觉符合当代青年人心理需求,成为追求时尚、个性的选择。运用这些图样,对室内环境满足消费者心理情感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特征鲜明而实用的波普风室内设计深深契合了当代青年群体的审美偏好。名人头像、集合图案、撞色搭配、涂鸦绘画等成为年轻化的象征,使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充满活力和动感的情绪,这足以抚慰人们在枯燥的工作中所遇到的种种心理困境。
在以波普风格为基底的室内装饰设计中,所使用的构件和材料也具有绚丽夸张的色彩表情,通过充满想象力的拼接,让色块相互碰撞,在家具、墙面上层次分明地对各种色块和空间结构的运用,能给平静的生活增添一份快乐和随性。
波普室内装饰设计能受年轻人青睐,不单在于它本身所达到的艺术成就,更在于它体现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需要,成为这个商品时代和消费社会的某种精神象征。
汉密尔顿曾指出波普艺术应该具有:“通俗、短暂、可消费性、便宜、大批量生产、年轻的(面向青年的)、机智诙谐的、性感的、诡秘狡诈的、有刺激性和冒险性的、大企业式的”[4]的品质,他说出了波普艺术与消费社会的需要有着天然的契合关系。波普艺术不追求伟大、崇高和历史永恒性,而是利用瞬息万变的“快消式”的创作手法,使用快速、简洁的材料和创作手段,实现艺术创作与商业的结合,从本质上瓦解崇高,建构直接、大众化的艺术品。
波普风室内装饰设计彻底打破艺术和现实生活的界限,让艺术进入寻常生活之中,不再是贵族自我标榜和实现阶层区隔的手段,成为普通大众得以享受精神愉悦的载体。这体现了它对传统的反叛,对现实社会及人性的包容。这使得它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广。波普艺术的商业特性使作品更注重感官刺激,以新奇、活泼、性感的外貌吸引普通大众的注意力,进而引起他们的消费欲[5]。这种与消费社会密不可分的文化形态成为这个时代崭新呈现方式。不得不说,波普艺术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大大降低艺术运用于日常装饰生活中的成本,促进客户在消费过程中的快速迭代。
波普艺术在价值观念上否定权威,试图以反崇高、大众化、戏虐调侃的方式展现一种新的艺术面貌。这种充满了现代性色彩的艺术形式应用在室内装饰设计中,暗含着当代消费文化的价值内核。由此,传统艺术和传统思想在室内装饰设计场域之中再也无力以威严的方式控制我们的生活,生活重归于日常,重归于普通大众的自我掌控。
波普艺术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形式与大众传媒、消费时代的社会潮流密切相关,也和现代技术手段密不可分。其商业化的先天属性与现代室内装饰设计有着内在的契合,表现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文化指归——打破艺术的贵族垄断,以“复数性”特征广泛深入地融入到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实现艺术的生活化,同时,也暗示着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泛化。这与现代消费社会的时代潮流密切联系,又将在新时代呈现新的形态,成为艺术发展和社会生活审美化的前进驱动力。波普艺术能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广泛应用,源于其绚烂的色彩、简约的块面构成,也源于它满足人的情感需要。因此,设计师要在艺术形态上进行考量,还要充分考虑文化和精神情感因素,如此才能够真正创造出顾客满意的室内装饰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