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振梁
邵阳蓝印花布源自远古时代苗族、瑶族人的“阑干斑布”和“蜡缬”。着蓝印花布衣、穿蓝印花布裙、盖蓝印花布被,曾是邵阳当地人们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女性的一种习俗,姑娘们穿上蓝印花布制成的衣裳显得格外的清秀靓丽,因而蓝印花布备受人们的喜爱和青睐。2008年邵阳蓝印花布被国务院正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绵延千年的发展历史
邵阳蓝印花布,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邵阳蓝印花布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苗瑶蜡染,经过长期发展,在唐宋时期迎来了兴盛。唐贞观时期,邵阳境内棉纺织业兴起,邵阳人在苗瑶蜡染的基础上,首创以豆浆石灰代蜡进行染印的印染工藝。《古今图书集成》卷中记载:“药斑布——以布抹灰药而染青,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充衾幔之用。”
明清两朝,邵阳由于水陆交通发达,商贾云集,因而成为华南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蓝印花布生产、染印、销售中心,邵阳因此被誉为蓝印花布之乡。千百年来,蓝印花布以其朴拙幽雅的文化韵味,在我国民间艺术中堪称独树一帜,至今仍散发着东方文化迷人的芬芳。
新中国成立后,邵阳蓝印花布依旧行销。据介绍,当时,仅邵阳县城就有8家大的印染作坊、30多家中小印染坊。到上世纪70年代,邵阳五峰铺尚有染坊20多家,“做被单、面巾、挂帘、衣服、手帕之类,染坊整天都忙不过来”。
随着现代工业化的逐步兴起与发展,蓝印花布逐渐被机械印染花布所取代。传统的手工染坊每况愈下,面临着关门停业的困境。1986年,五峰铺镇最后一家蓝印花布印染厂关闭。至此,邵阳蓝印花布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邵阳蓝印花布成为了一段历史,尘封在邵阳人的记忆里。
随着党和国家对传统技艺文化的重视,邵阳蓝印花布这一民间瑰宝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已关闭20多年的蒋氏印染作坊重新开放并对外进行蓝印花布的印染展示。2013年8月,一个集传承、保护、研究、开发、生产为一体的邵阳蓝印花布产业化企业——湖南蓝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邵阳蓝印花布之乡应运而生,从而给邵阳蓝印花布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巧夺天工的精妙工艺
邵阳蓝印花布是一种蓝色印刷带花的布料,它通过一个个小染缸染印出一件件蓝色精品,是一种集民间美术与民间技艺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它采用镂空印花的方式,以板蓝根草提取的蓝靛为染料印染而成。分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两种,具有染而不褪、耐洗耐晒、纹样图案愈洗愈明的特点。蓝印花布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制成。尽管它的花色单调,只有一白一蓝,但花纹却囊括了千变万化的内容,实属绝美的民间瑰宝。
邵阳蓝印花布花纹丰富多彩,诙谐幽默有趣,寓情于景有韵。内容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或吉祥纹样。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有绚丽多彩、争奇斗艳的花卉,有历史悠久、寓意深远的传说故事,尽显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淳朴的自然之美。最具代表性的有《凤凰牡丹》《蝶戏牡丹》《金鱼戏莲》《鸳鸯戏水》《吉庆有余》等吉祥图案。这些花纹注重大的色块对比和细部刻画,具有生动鲜明的视觉张力和配色雅致的清新美感,可谓美不胜收,赏心悦目。
据蓝印花布传承人蒋良寿的介绍,蓝印花布要先用厚实的油纸或皮革雕刻出所需要的图案花版,然后把花版压在布料上,在花版的镂空处刷上用石灰、豆粉灰浆调合的防染浆,待晾干后将布料投入蓝靛染缸中加染,然后晾干刮去防染粉浆,再将印刷的余尘清洗一净,晾干,一段完美的白底蓝色花纹图案的邵阳蓝印花布便印染制成。再经碾压平整后,便可投入加工制作成衣服及床上用品等物品并投入市场交易。
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看似简单,其实非常复杂。欲将一段布料印制成蓝印花布,至少要经刻版、配料、印刷、浸染、洗晾、平整等多道工序,方能印制出传统的优质而精美的蓝印花布。在这些工序中,所包含着的浸泡黄豆仁、磨成浆汁、配调防染浆、制作染料、蒸馏布料、踩压布料等一系列环节,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环环紧要,缺一不可,处处彰显着传统工艺的精妙与严格。
蓝印花布用途十分广泛,既可用于室内装饰,也可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蓝印花布与陶瓷、茶艺,甚至与烟花相结合,开发量产出衣帽、绣扇、围巾、手包、窗帘、台布、笔袋、抱枕、拖鞋、花伞等上百种文创衍生产品。在第十四届深圳文博会上,湖南综合馆展出的蓝印花布得到了中外客商的喝彩点赞,产品被抢购一空。
传承发展的广阔前景
蓝印花布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一项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制作技艺,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和创新价值。为此,邵阳县已将蓝印花布列入县文化产业开发项目,全力保护和传承这门传统手工艺术。从2007年起,邵阳县将蓝印花布保护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了传统文化奖励制度,以促进邵阳蓝印花布的振兴与发展。
家住五峰铺老街的蒋良寿是蓝印花布的传承人。近年来,他将自己的作坊改造升级,并与邵阳学院建立合作关系,使之成为邵阳蓝印花布的传承教学研究基地。与此同时,他选择有资质的年轻人学习蓝印花布印染技术并初见成效。他的徒弟赵顺艳已成为能独当一面的花版刻制能手。经赵顺艳之手精心刻制的《清明上河图》历时一年,终于将这幅经典名画刻在了蓝印布上,艺术与匠心的巧妙结合,赢得了广大专家和顾客的一致好评。
蒋良寿的另一位得意门生——罗沙沙创办了湖南蓝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这家集传承、保护、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企业,实现了国家非遗邵阳蓝印花布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的产业化。湖南蓝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邵阳县职业技工学校联合成立了邵阳蓝印花布传承教学基地,举全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设置了传承教学基地和陈列展示厅。2019年,该公司投资1.5亿元,择址对企业进行扩建。据悉,项目建成后,公司将采用纯手工制作和加工,进一步拓展蓝印花布系列产品。届时,邵阳蓝印花布将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进入新时代,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以非遗传承人蒋良寿为代表的从业人员秉持初心、共同努力,相信邵阳蓝印花布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焕发出新的魅力与活力,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