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博物馆理论的实践意义探究

2020-02-17 19:26刘海静
四川水泥 2020年4期
关键词:空心化博物馆理论

刘海静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0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定,是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是为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有效路径,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新要求、提出的新任务,是为解决当前城乡发展二元化的难题提出的“良药”,同时,如何具体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是摆在乡村行政管理者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思路和要求出发,分析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广大农村地区的通病,提出在乡村地区通过“生态博物馆理论”的实施,解决面临的难题,并促进乡村地区的整体发展。

1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

21 世纪以来,“三农”工作一直是我党工作的重心和核心,从统筹城乡发展到城乡一体化建设再到城乡融合发展,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打造,从乡村振兴战略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乡村的工作始终在不断探索和推进[1]不同角度的实践工作其最终目的均是要实现乡村的全面复兴。从当前阶段乡村复兴实践来看,各地探索的方法基本集中于乡村行政管理的创新、乡村经济发展的探索、乡村文化的挖掘和包装、乡村生态环境的整治4 个方面,不同方向的研究,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生根奠定了基础。

2 农村地区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在“十二五”期间,共计约有8000 万人脱离农村成为城镇居民,大量农村出现了“空心化”和“老龄化”的现象,2000—2010年的十年间,中国的自然村落由363 万个减少到271 万个,其中不乏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2]

根据中国2010 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人口共计约13.1 亿人,其中农业户口人数约9.3 亿人,约6.5 亿人生活在广大的农村地区,2016 年城乡收入比是2.72:1,城乡收入差距仍十分巨大。[3]相较城市,农村地区的居民收入相对较低,农民生活还不富裕,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理论和实践经验都表明,城市的发展无法完全解决农村的问题,要让农民过上美好生活,必须强化和提升农村的自身能力。[4]

也就是说,只有让农村的原住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富起来,才是保证农村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点,也是复兴乡村的必由之路。

3 农村地区存在的问题分析

综合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其主要表现在:

3.1 “空心化”和“老龄化”导致的乡村衰落

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为寻求发展机会纷纷涌入城市就业,并逐步定居成为城市常住人口,大量人口的外迁导致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主要劳动力的空心化和农村住宅的空心化;同时,“空心化”往往催生“老龄化”的出现,大量老年人根植的家园情怀,不愿意离开农村的生活环境,致使农村人口年龄结构严重失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村落逐渐荒废。

3.2 传统风貌和空间格局遭受人为破坏

随身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信息的畅通,乡村传统的风貌和空间格局正逐渐被打破,具体表现在居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对自身居住的传统建筑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的认识不足,大量选用钢筋混凝土等现代材料代替传统建材,肆意改变原有街巷的肌理,整齐的多层现代建筑规整的摆放于柏油路两侧,成为乡村现有特色,“千村一面”正成为我国广大乡村景观的代名词。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用地的紧张和规划管控的加强,大量具有污染性的企业以解决农村闲置人员就业问题的名义堂而皇之的将工厂布置在农村地区,致使农村地区自然环境日趋恶劣。

4 研究目标与意义

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不断赋予时代 内涵、丰富表现形式。[5]

农耕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的根基,寻求合理有效的保护方法,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凸显乡村特色的关键所在,让乡村居民对本土文化产生自豪感,让乡村居民对乡村环境产生热情,让乡村成为农民美好生活的载体和现代人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努力奋斗使之实现的目标。

5 生态博物馆理论的实践意义

5.1 生态博物馆的概念研究

生态博物馆理念起源于20 世纪70 年代的法国,作为新兴的博物馆学的研究理论,生态博物馆理念强调在文化的原生地保护文化遗产,由原住民自主管理,从内部需求出发,从而使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与文化遗产得到一体保护。由于生态博物馆理念提出了更为开放,适应社会需求的文化遗产保护新思想,适应了社会发展需求。

从生态博物馆理论的核心概念分析,生态博物馆理论作为一种理念和过程,不应被看作一种固定的模式来进行简单套用,对于不同特点的乡村,生态博物馆理论指导具体实践存在不同,生态博物馆理论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物质载体的乡村紧密联系的基础上,按照发展的思维,通过科学的技术,指导乡村居民自我认识和自我保护的过程,生态博物馆理论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工具,强调乡村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的均衡,在生态博物馆理论中,生态环境、乡村传统文化和乡村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5.2 生态博物馆的实践意义

生态博物馆理论的实践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不谋而合,生态博物馆理念的实施可以有力的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的闪光点,刺激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激发乡村整体经济活力,从而推动乡村的发展,乡村的整体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不仅可以为乡村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提供物质保障,同时也能在发展过程中唤醒村民的自觉保护乡土文化的意识,进而推动村民自觉地参与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中。从这个角度看,生态博物馆理论兼具了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的双重属性,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地区经济发展也为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提供了经济保障。

6 结语

乡村的振兴和发展,应该是以乡村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发展作为前提,乡村的振兴和发展,应以乡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为基本原则,只有实现了乡村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可协调发展。从这种角度分析,生态博物馆理论在广大乡村的运用,才是对于乡镇振兴战略的最好解读。

猜你喜欢
空心化博物馆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博物馆
基于国企集团化改制背景的母公司“空心化”问题及对策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乡村空心化并非坏事
乡村旅游视阈下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探讨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