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莲 王太重 郭子维
右江民族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检验实验室,广西百色市 533000
随着中共十九大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医学人才高度重视,为顺应国家对医学人才的要求,强化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实验室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以便更好地为教学和临床服务成为当前研究重点。当前,医学检验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各高校纷纷致力于医学检验实验室有效运行和管理模式探索。我校立足民族学校办学特色,近年来积极投入特色检验专业建设,探索人才培养新思路,提出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9A”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充分发挥实验室人才培养作用,实验室的跟进建设与探索成为我校当前重要课题,对我校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意义重大。
为更好地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医学检验人才,近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3个自信”学生培养,即理论自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技能自信(较高的综合素质)、就业自信(就业力强)。为充分实现上述3个目标,探索有效实现途径,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探索,制定出了“9A”人才培养新模式,真正意义上开启了我校特色检验专业建设。通过围绕临床操作能力、语言沟通表达能力、文献信息检索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计算机和外语运用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就业力这9个方面针对性地培养,即 “9A”人才培养[1]。而“9A”人才培养计划,每项均设置了具体的培养内容及观测指标,通过“教研室、实验室、学生科”三方联动,确保培养计划顺利实施。
众所周知,医学检验实验室是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实践的重要教学基地,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检验人才的重要场所。检验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主要在实验室锻炼和垂成,大多数的科研成果也主要是在实验室产生。由此可见,医学检验实验室承担着检验专业特色办学的重要任务。建设和管理好实验室,对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有重大意义。
3.1 实验室软硬件设备环境建设不够或维护管理不到位 实验室软硬件设备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元素,是理论知识落实到临床实践,确保临床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得以有效培养的重要工具。硬件设备老化、反应迟钝,运行缓慢,或已投入购买大型仪器设备,但由于各种原因使用率不高、资源浪费现象严重[2],明显制约着人才培养。有的设备日常维护不及时,或故障频出,对教学亦造成严重的影响[3]。因此,实验室软硬件设备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应当高度重视,有效管理。
3.2 实验室管理制度欠完善、管理理念跟不上 实验室规章制度是实验室系统活动的准则,建立健全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是搞好实验室建设、管理和实验教学工作的保障。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规范或流于形式检查、不切合实际,或有制度无内容等现象充分体现了实验室管理者的不作为或管理理念滞后。未健全、不明确的制度,会使得实验室在许多方面境遇尴尬,会严重制约着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4]。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使实验室步入科学管理、现代化管理的轨道,才能紧密为人才培养服务。
3.3 实验技术人员队伍能力有待提高 实验技术人员是实验室开展工作的主体,是实验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高精尖科研设备及新的科研手段的操作者和执行者,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近些年,由于实验技术人员待遇、地位较低、不能评聘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职称、缺少优秀青年教师选拔和出国培训机会等[6-7],不仅现有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很难充分调动,而且很难吸引优秀人才投入到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队伍中来,导致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缺乏新鲜血液的灌注,实验技术人员队伍能力需提高的状况。
3.4 实验室安全意识须重视 医学检验实验室不同于别的实验室,它是以培养学生对疾病进行诊断、管理、预防和治疗或健康评估为目的,对来自人体的各种标本如血液、尿液、痰液等进行临床检验。实验前、中、后均可能接触到病原微生物和危险因子,有职业暴露的危险,所以除了做好常规实验室需要注意的危险品、消防安全等,还要特别注意生物安全防护。随着经济全球化,近年来国内外实验室安全事件屡有报道。杨阳、马文斌等[8-9]对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与措施进行过分析,发现实验室普遍存在生物安全设备不完善、清洁消毒工作不全面、管理薄弱、意识不强、体系不健全等。许多实验室甚至未建立生物安全管理体系[10],生物安全存在较大隐患。生物医学类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入手,结合不同类别安全问题的特点,须有针对性地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及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11]。
4.1 借助契机,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的投入 实验设备是实验室建设的根基,实验设备的状态和数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改革和科研的创新[7]。近年来,学校十分重视“9A”人才培养,为确保“9A”人才培养计划顺利实施和取得成效,学校予以大经费配套实验室基础设施,2016年建设了总面积1 189.4m2的医学检验实验室,创立了7个二级实验室,极大地提高了我专业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高、精、尖检验仪器设备的配备,对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等形成了强大支撑。
4.2 优化资源、搭建平台,提高实验室运转效率 傅秀芬等[12]研究发现,优化教学资源,建立结构、体制合理的实验教学平台(或中心)为搞好实验教学改革和提高办学效益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通过“9A”人才培养探索实践,笔者发现加大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和开放力度,打破传统实验室的课程安排,统筹协调实验技术人员工作时间和实验室设备运转安排,实验室仪器设备、仪器说明书和技术资料等整理成册、归档管理,加强信息化和网络化实验平台建设等,可很好地提高实验室运转效率。
4.3 完善制度,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实验室 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直接影响实验室的功效和作用发挥[13]。完善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可促进实验室进入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近些年我校日益完善了“设施与设备管理制度”“试剂管理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信息管理制度”“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危化品使用管理制度”等,确保了实验教学各项活动、科研探索和技术开发等能够在井然有序、组织严密的实验室进行。
4.4 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为积极响应“9A”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我们逐步将教学实验由单纯性实验转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这就对实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实验技术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实验内容和实验技术,还要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与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以保证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顺利开展。在实施“9A”人才培养时,实验技术人员可与教研室老师一同担任“9A”导师,获同等外出进修学习机会,绩效考核时可根据所带学生培养内容的达标情况等,参加优秀导师评定和校年度考核优秀评选,成绩突出者职称评定时可转系列评聘等,健全激励措施与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4.5 加强监管、定期检查,防范实验室安全事故于未然 在实施“9A”人才培养时,实验室对所有人是开放的,故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防范尤为重要。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由不安全环境和不安全行为造成,故对人和环境两方面因素都不可忽视。一方面,严格按照国家危化品的管理规定,加强易燃、易爆、剧毒等危化品的管理;另一方面,是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感染/传染的防控。特殊用品专室专柜储存、双人双锁保管,规范化处理有毒、有害、传染性废物,定期安全防护培训,定期风险评估,定期消防安全演练,定期对危险化学品、药品的使用、登记和处理情况进行抽查等。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关系到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的水平和办学效益[14]。实验室有效的运行管理和长治久安是基石。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9A”人才培养新模式,实验室的跟进建设与管理,使得学生在多个方面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方方面面,我们仍在摸索前行。我们期望通过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持续改进,更好地促进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为用人单位输送更多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医学检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