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

2020-02-17 02:01:39任跃中
建材与装饰 2020年35期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理人员作业

任跃中

(太原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0)

0 引言

市政工程同城市民生密切相关,所有市政工程都是为改良基础设施、提升整体规划出发的,是为更好满足市民生产生活需求而设置的。我国市政工程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大,国家对市政工程投入也与日剧增,行业竞争激烈。尽管很多单位在施工中推行了项目管理,但工程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对市政工程施工与质量控制策略进行探讨。

1 市政工程的特点

1.1 作业环境复杂

市政工程是市政基础设施相关的建设工程,城市中常见的基础设施建设均属于市政工程范畴内,常见的有城市桥梁、道路、排水、燃气、热力、地下管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工程。工程施工地点可能是山间,或者是地下,也可能是在居民区。各种地理位置导致工程作业的环境复杂,受气候条件、天气变化、人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较大,其复杂性无形中为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增加了挑战。

1.2 施工工期紧

市政工程施工地点多为城市道路,施工中需将对居民出行影响考虑到,力求将居民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因此,工程施工中需严格参照施工标准施工,规定工期时间完成建设目标。对工程施工来说,施工工期紧张,施工中如没把控好施工标准,材料使用次数减少,必然会增加施工成本。

1.3 施工作业危险

市政工程一般是中大型工程项目,即便是看似简单的道路照明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也往往涉及动火作业、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多种危险作业,极大增加了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难度。

1.4 施工作业面小

市政工程施工地点多位于道路节点处,但城市道路施工中难免有行人车辆自施工现场周围通过,使得施工作业面小。施工中整体交通封闭行不通,也不能有效控制人流量,施工时只能对一段道路进行封闭,这样狭窄作业面施工,施工难度大。且市政道路下还有错综复杂管线敷设其中,施工中多个工种位于一个工作面,彼此间相互影响,施工场地更为拥挤,施工管理连续性差,质量管控难度大。

2 我国市政工程存在的施工管理问题

2.1 缺乏科学的管理控制意识

从本质上来看,市政工程之所以会出现诸多管理漏洞,与管理人员缺乏良好的管理控制意识有较大的关联。具体来说,由于市政工程的施工工序较为烦琐,因此,管理部门只有提前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制订完善的细节控制和安全管理方案,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个别管理人员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节省财力支出,常会采取粗放式的方式进行管理,以达到提前完成工期的目标。在此背景下,个别施工方放宽施工人员的招聘标准,不断简化施工工序,导致各类施工问题发生。

2.2 责任和措施落实不到位

市政工程施工中,一些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安全管理人员自身安全素养不高,对工程的安全管理采用粗放管理的方式,在工程施工中抱有侥幸心理,未在施工中严格落实安全监管责任,未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与规范的安全技术措施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控,导致施工过程中事故隐患较多。

2.3 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制度

市政工程施工内容较为烦琐,相关部门在制定安全管理体系以及质量控制制度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较大挑战。如在排水管道工程作业过程中,沟槽挖掘作业始终是其中一项不容忽视的部分。但由于地下管道分布密集,在沟槽挖掘作业中,其他工程的正常运行情况也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就要求管理方须提前了解施工地区的管道分布情况,和其他工程的管理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并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此外,由于排水管道施工作业会给周围居民的日常用水情况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还须对其具体的施工时间和施工地点进行有效的统筹,否则会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以上种种影响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给施工管理人员带来极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个别施工单位在制订自身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制度时,未能完全按照国家的验收标准进行,导致工程的安全管理效率以及质量控制效果得不到有力保障。如个别施工人员为贪图一时利益,使用劣质材料进行施工。而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拌制过程中,也未完全按照施工技术标准的要求来设定相应的参数。长此以往,市政工程会出现诸多的质量漏洞,安全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4 材料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化程度较低

施工材料的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市政工程使用质量。从许多市政工程管理现状来看,材料质量管理体系存在规范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具体来说,相关人员不仅应当在材料购入阶段对供应商的生产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与此同时,在材料进场前,使用严格的抽样检查制度来确保其质量。但由于管理体系不健全等原因,个别市政工程管理人员未在材料购入及材料使用过程中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不仅大幅增加工程的施工成本,还会给工程后期施工过程埋下巨大隐患。

3 提高市政工程管理效率的有效策略

3.1 加强市政工程道路施工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一方面,市政工程道路施工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安全技术培训等辅助工作组织,定期对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以及各项安全管理技术水平进行培训,进一步增强市政工程道路施工队伍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另一方面,市政工程道路施工单位相关管理机构要结合市政工程道路施工实际情况,完善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度,作为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对安全管理技术培训时间和培训标准以及培训内容做出相应规定。

3.2 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科学管理水平

为建立由上至下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市政管理方须致力于从管理层开始进行改革,使管理层人员都能充分意识到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并将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意识渗透到日常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可在管理层中定期召开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会议,就近期发生的安全事故以及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问题的责任人进行追责,并在头脑风暴过程中共同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策略。这样必然能逐步提升管理层的科学管理意识。此外,相关部门须在管理团队中树立良好的安全管理风气,除定期聘请外部专家为管理人员讲解相应的管理细则外,还应督促管理人员定期到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只有这样,才能使安全管理意识和质量管理意识渗透到日常的施工过程中,为工程的长期发展保驾护航。

3.3 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落实措施

工程项目必须完善安全责任体系,明确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让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可以深刻认识到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实现强化安全责任意识的目标。制度是约束行为的有效工具,为了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市政工程项目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以安全管理制度为准绳,加大施工现场安全管控力度。

3.4 建立一套完善的施工质量责任管理体制

为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控制力度,相关人员须对当前的质量责任管理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管理人员可制订相应的质量控制目标,鼓励各级管理人员对目标进行逐级分解,最后落实到每位施工人员。此外,企业还必须对基础的施工人员进行完善的知识培训,使其都能够掌握基本的施工质量控制技能。还应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管理技能培训,使其充分掌握施工材料的检验方法及施工流程的控制手段。还应当通过责任管理体制,提高每位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出现质量漏洞后,及时澄清问题发生根源,并对相关责任人追责,以此提高整个施工团队的质量管理效率。

3.5 强化管理队伍

对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管理队伍进行强化,对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管理水平进行提高。邀请具有工作经验丰富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进行提高,对人员进行严格选用,为质量技术控制人员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机会。

4 结束语

在我国,市政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对于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是重要保障。当前,在市政工程管理工作中,怎样有效控制市政工程施工中各阶段的质量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一定要对其不断深入研究。本文对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对市政工程施工中各阶段施工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市政工程管理人员作业
快来写作业
谈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作业
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 17:30:08
不平衡报价在市政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探讨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我想要自由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