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防火意识

2020-02-16 14:47
消防界 2020年1期
关键词:民居古人火灾

在古代,古人就有自己的防火文化。如在仓库等一些防火重点部位,墙上往往写上“小心火烛”提醒一下,而“火”字往往倒着写,意在警告人们随时可能“火到”,一定要小心。

许多古城,在经历千年的时代变迁之后,仍有古老的建筑保存至今,这是一个奇迹。究其根源,与古人重视防火也有很大关系。俗话说:水淹一半,火烧全无。历史也无数次证明,火灾与兵燹对古建筑的破坏是最大的,一些知名的古建筑,都是毁于火灾。所以,古人在建筑的选址、建造、使用过程中,始终渗透了防患于未“燃”的消防观念。

一些古城街巷的基本格局:民居临河而筑。除了生活用水、水巷运输方便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防火,古代民居的灭火,主要是靠水。古时深宅大院,门厅、轿厅、大厅、厢房、阁楼等梁架、门窗均为木结构,一旦失火,没有一定的水源是不行的。为了防火需要,有的屋主人甚至还专门开一条小河引水到门前,这样既可泊船又可灭火,可谓一举两得。一般还都将厨房与柴房建在后门临河码头旁,厨房使用明火,一旦失火,可通过码头取水扑救,又快又近。那些不临河而筑的民居,则采用挖井挖池塘的办法,来解决水源问题。所以民居的大宅院中,一般都有水井水池。更多的人家,在天井宅院中,安放一只只大水缸,用来积水防火。河、井、池、缸,古时民居,形成一个随处可取水的灭火系统。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老宅里庞大的“七石缸”,用作贮存水的主要容器。那些七石缸,上大下小呈抛物线状慢慢收拢,可盛七石水,故名“七石缸”。七石缸放在天井里蛮大,但放到宅屋外面,就不显得大了。

在许多古城没自来水之前,人们饮用的是河水、井水或天落水。老宅人家屋檐下、天井里,常可看到有两三只七石缸,在雨水降落时蓄集雨水。那接水的工具是用白铁槽横挂在屋檐下,半圆形的切面朝上,恰好对着屋檐的落水处。白铁槽有斜度,雨水通过瓦屋的凹槽流入白铁槽,沿着白铁槽泻落到七石缸内。倘若天旱缸内水少,会有人从井里挑水来将它注满。

为了使七石缸在庭院中有个好地位,人们给它取了个好口彩;“有财有势”;为其有观赏性,屋主人会在缸内种上荷花、养起金鱼;有的人家平时会用七石缸来积存天落水,天落水不沾泥土的腥味,没有地表水的咸气,取天落水来泡茶,是那时人家做得最风雅的一件事。天井庭院里摆上这样的大缸,既美观实用,又寓意吉祥。在传统木结构老宅出现火情时,其存水也仍有着应急的关键作用,所以被人们称为“太平水缸”。

古人将一种能够“吞火”的神兽请上屋顶,就是鸱吻。古建筑上的鸱吻多为琉璃材质,具艺术性与实用性,它还提醒人们注意用火安全。

唐《苏氏演义》及宋《太平御览》著录,汉时南越巫师曾提到一种海兽,称为“蚩”,并说这种海兽的尾巴可以“避火”;之后有大臣上书汉武帝,称将“蚩尾”放在宫殿内就可免遭火灾。世间或许并没有“蚩”这样的怪兽,“蚩尾”能“避火”的说法在古代却流传甚广。根据《山海经》中的怪鸟“鸱”,将“蚩尾”雅化成“鸱吻”;工匠们通过想象,用琉璃塑造出鸱吻的造型,将其安置于建筑物顶上,用以提醒人们防范火灾。

鸱吻位于古建筑屋脊正脊两端,外貌奇特,龙头鱼尾,双目怒睁,大张其口,仿佛要吞食屋顶一般。明代民间认为鸱吻为“龙生九子”之一,并将鸱吻这种奇怪的动作称为“吞火”。

鴟吻还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就是“避雷”。鸱吻主体为琉璃等绝缘材质,但须舌却是导电的金属材质,这种构造被称为“引雷针”。高出屋脊的鸱吻可以率先接触电流,然后通过自身爆裂等方式中和电流,避免电荷骤然积聚引发爆燃,从而起到一定的防火作用。

古代鸱吻的形象并非一成不变。南北朝时的“蚩尾”不上釉,尾身竖直、尾尖向内卷曲,外部又雕刻出鳍纹,只突出怪兽的尾巴。晚唐以后,蚩尾逐渐演变成兽头形的鸱吻,材质也变为釉陶。唐代鸱吻较有特色的是唐华清宫遗址出土的三彩鸱吻。红陶质,釉色以绿、褐为主,内空上窄下宽。鸱吻两侧采用模压和手工雕刻相结合的制作技法,阔口如盆,獠牙锋利,怒目圆睁,面目狰狞,还有腾云驾雾的双龙纹。唐代鸱吻的兽头造型影响深远。

宋代鸱吻多见于绘画,辽金时期的鸱吻尚有实物存世。鸱吻的大小不尽相同,小的可以一次烧造成形,大的就需要多块拼接。现存于山西大同上华严寺大雄宝殿殿顶的一只辽金时期的鸱吻,由八块琉璃拼接组成,此鸱吻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呈现含口吞脊、尾端前伸的造型,吻身的鳞纹细微,耳朵后有足。

明代的鸱吻的形态更加复杂多变,鸱吻的造型也逐渐变成了龙头型。明代鸱吻上部向内弯曲后又向下卷曲,鸱吻上还雕刻出龙鳞,栩栩如生。一些明代鸱吻背上还插着一把宝剑,是为了防止其“逃跑”。

清代鸱吻样式最为丰富,有一份清乾隆十五年总管内务府关于寿皇殿工程的奏折,其中详细记载了清代皇家迎吻、安吻的仪式。文载:“其迎吻之日,吻上所用贴金、银花二对,大红缎二方。前设龙旗御杖各一对,和声署作乐引行……”清人对鸱吻的重视可见一斑。

《易经》中的第63卦“既济”卦,就是拿火灾来说事,古人释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这话里的原意是,即便大火扑灭了,救火任务结束,也要提高防火意识。这算是中国早期防火思想“防患于未然”的最早出处。

韩非子提出了“从小处做起”的观点:“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熛焚。”所谓“熛”,即迸飞的火星,整句的大意是,堤坝再长,蝼蛄蚂蚁打的洞能让其溃决;房子再大,从烟囱裂缝中迸出的火星能将其烧毁。言下之意,防火不能疏忽大意,哪怕是一点点漏洞都要及时修补。虽然韩非子是借防火的道理,而喻做人做事的态度,却透露出了先秦人对防火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荀悦《申鉴·杂言》中称:“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虽然荀悦并未直接说这是避免火灾、减少损失的三种措施,但很显然是符合防火的要求的。

这些防火思想,直接体现在古人的日常行为中。据《周礼·天官》记载,当年掌管宫内用火安全的“宫正”,“春秋以木铎修火禁”。即在每年易发火灾的春秋两季,宫正要摇动木铎,提醒大家严防火患:“半夜三更,小心火烛”“寒冬腊月,火烛小心……”

(文/王家年)

猜你喜欢
民居古人火灾
古城中的巨大“印章”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这样来介绍民居建筑
这样介绍民居建筑
古人的过年诗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