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琪
(北京京江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2)
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浪费现象严重;缺乏管理机制;支持力度较低;设施建设薄弱等,严重阻碍着其建设步伐,导致使用效率低下。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
浪费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很多人们都涌入了大城市,因此村民地区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少。留下的人员中,还主要要老人与小孩为主,对于污水处理设施的利用率低下。第二,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之前,缺乏实地调查与研究,导致最终建成的设施处理能力,远远高于当地的实际污水排放量,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第三,整个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工作,大多数都是统一包办,导致各项设备的费用很高,但是质量却严重不过关。在整个项目的建设中,花费了高昂的费用,但是使用寿命较短,还经常会出现各种质量与安全问题。
村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工作,不仅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还需要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才能保障项目的有序建设。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村民污水处理设施的主要资金,都是来源于国家与地方的财政扶持,因此覆盖面积与范围有限。整个建设过程的时间与周期较长,资金周转的速度缓慢,导致无法取得较高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第二,在设施建成之后,还需要有效的监督管理,才能保障其正常、有序运行。然而由于资金的缺少,政策的规范,就缺乏相应的管理部门与管理机制。导致设施一旦投入使用,就处于长期无人管理的状态。即使出现的故障与问题,也没有相关的技术人员与部门,去进行维修管理。第三,破坏现象严重。由于村民污水处理设施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因此很多意识薄弱、素质低下的群众,都会肆意破坏,导致投入使用的力度较低。
对于村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不仅需要国家政府部门的支持,还要获得当地农民的支持与信任,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很多地区的农民认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既浪费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还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使用,因此对其态度消极,支持力度较低。第二,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徇私舞弊、不公平、不透明的情况,因此引发了很多农民的不满,对其缺乏信任,导致建设难度较大。
污水虽然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但是也有很多有机物质,通过处理获得充分利用。然而在实际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第一,过于重视短期的经济效益,因此存在着偷工减料、加快进程等现象。导致设施的质量与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当投入使用时,就会出现渗漏、故障等问题,无法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第二,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实现统一管理、集中处理,并且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如肥料加工厂、污水处理厂等等,导致处理过后的污水,直接渗入地下,污染浓度在不断增加。
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在村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中,就需要做到因地制宜。首先,需要根据村民地区的人口数量、村庄分布情况、周边的基础设施等,做好实地的勘查规划,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设计图纸与方案制定之后,还要与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等,进行充分的交流互动。进行适当的调整与优化,密切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将重心放在处理工艺的选择上,处理技术的优化上,可以实行独立与联合不同的模式,保障人们的实际需求。最后,要加大宣传教育。根据当地人们的文化程度、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定期展开宣传教育。如专家下乡指导、广播宣传等方式,引起农民的重视与支持,加快其建设步伐。
由于建设中存在信息不透明、徇私舞弊等现象,因此无法得到更多农民的支持。因此就需要实现各项数据信息的公开与透明,提高设施的质量与安全。首先,需要采用招投标方式,将工程项目分包给资质与信誉良好的施工单位,并且要求其做好工程预算,对整个施工建设展开不定期监督。其次,国家相关部门,要出台公开、公平、公正的政策法律,为信息公开与透明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来规范村民污水处理设施的施工建设,还要强化整个后期使用过程的监控。最后,需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村民污水处理信息平台,加大软件与系统的研发,及时公布有关的工程项目、污水处理工艺与技术、建设资金费用明细、运行管理现状等,发挥整个社会的监督与引导,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管理机制的有效建立,是保障村民污水处理设施高效运行,发挥价值的有效措施之一。首先,需要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由资深、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组成。及时找出工程项目在建设期间、使用期间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其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与应急预案,实现村民污水处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其次,建立责任落实制。要求相关人员,清楚认识到自身职责与义务,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价值,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头模范作用,做好自身本职工作。一旦发现任何违法乱纪与私自破坏现象,就要给予资金上的处罚,要求其学习相关的知识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作人员。最后,要实现轮流管理,相互监督。在村民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之后,还需要村民自发的进行监督、监管,并且相互检举,坚决杜绝各种资源浪费与设施破坏现象。对于将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等水源地区,或者直接渗入地下的行为,还要加大处罚力度。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不能过于依赖财政部门的支持,否则将会陷入发展困境。因此,还要适当的拓宽投资渠道,获得稳定的、持续的资金来源。首先,可以通过宣传引导,引起当地村民的重视,让大家认识到这是一项利民的工程,能够自发的参与到捐款中。并且将资金明细,全面告知村民,赢得广大村民的信任与支持。其次,加强与当地相关企业的合作,如建材厂、肥料厂、污水处理厂等等,通过合作关系的建立,来筹集相应的资金费用,做好后期维护工作。最后,加强与社会团体的联系,通过专项资金的设立,为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工程,设立专门的福利基金,实现专项资金的专项利用。当获得经济利润时,在返回给相关团体、企业与个人,实现共赢。
综上所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针对其建设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改进策略:第一,做到因地制宜;第二,实现信息公开;第三,建立管理机制;第四,拓宽投资渠道等策略,来加快其建设步伐,更好地为百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