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超
(甘肃省公路发展集团, 甘肃 兰州 730000)
我国大部分公路都使用的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这种路面减震效果好并且较为美观,是良好出行体验的保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多种交通工具对路面的不断碾压,再加上许多地方早晚温差较大,使得这种路面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干扰正常行车,影响出行安全。这就需要及时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维护,例如在路面上再次覆盖一层沥青或者利用热再生技术对路面修复,以便恢复通行。以下就热再生技术的分类,沥青混合料的配比及热再生技术的使用做探讨。
沥青的温度稳定性差,热再生技术就是利用这一点,通过特殊结构在短期内将待修复路面加热到指定温度,再通过旧料再生等一些工艺措施,使得施工人员可以较为轻松的将问题路面进行一定程度的修复,使其达到使用标准的一种路面修复技术手段。它一般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第一是就地热再生技术。使用特殊的就地热再生设备对6cm 以内的路面加热,随后将路面翻松,再将一定比例的混合料加入到其中并搅拌均匀,重新摊铺碾压后,使路面再生。第二是厂拌热再生技术。相较于就地热再生技术,该技术不需要特殊设备,只需要将损坏的路面送到拌和场进行破碎与筛分,随后加入混合材料进行热态拌合,再按照工艺路线重新施工即可。
作为主要的用料,新沥青在使用前需要按照我国规定的标准进行检测,保证各项指标达到使用条件,从而为后续的混合及最后的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同样方便沥青的重复利用,减少浪费。
使用后的沥青各项性能难免发生改变,所以在重复利用前应当再次对其各项指标做出检测,全面分析,将可循环利用的部分与不可循环利用的部分区分开,去除不符合标准的沥青混合料,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
集料是混凝土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混凝土的骨架。它主要有两种区分手段,当其粒径>4.75mm 时为粗集料,当其粒径不足4.75mm 时为细集料;通过获取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主要以碎石、卵石、天然砂为主的天然集料和以煤渣、矿渣和陶粒为主的人造集料。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般都用的是天然集料,这对于集料粒径的控制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粗细集料搭配的如果不合理,就会使混凝土成品质量受损,从而被迫提高水泥的用量。另一方面,不同的路面应选用不同性能的集料,对于强度,抗滑等性能要求的不同,集料的选择也有多种方法。
再生剂也被称为膨胀剂或者增塑剂,其可以在低沸点的物质中应用。其主要包括软化剂和活化剂两种,活化剂对再生起到催化的效果,软化剂的应用可以切实改善再生胶的效果。
某高速路因长期使用,出现了超车道、行车道和匝道不同程度的损坏,总长为87km,主要现象为网裂、沉陷、纵向裂缝、车辙等,损坏程度较为严重,需要对其尽快修复,保证安全行车。根据现场情况现决定采用热再生技术进行施工。施工方案为: 对全部路面从用PE 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施工。
首先,检查旧沥青混合料发现,该混合料较为干燥,混杂物较少。根据施工要求选定干净砂石料在沥青旧料7%以下,含泥量需控制在2%以下,旧沥青混合料粒径不大于28.5mm。其次,选取质量不错的石油沥青作为新沥青材料,标号为60 号。下一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前做好防护,然后进行定位放线工作,保证施工的整洁性与美观性;将路面做彻底的清扫,为后续的铺设打好基础。最后通过设置试验段进行测试,决定最佳工艺手段进行施工。
第一,加热路面。根据现场温度及风速等条件对设备进行调试,保证最佳工艺手段;随后及时确定路面温度,保证加热精度,防止烧焦现象的产生而影响施工。第二,路面铣刨。作为施工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环,铣刨质量的高低严重影响整体的施工质量,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两点:(1) 铣刨深度的均匀性必须得到保证,这一点需要现场工作人员及时复核,如果出现较大偏差需要停止;(2)铣刨基本原则以不伤害原道路结合层为益,但如果原路面的结合层已经遭到破坏或者出现结合不牢的现象,就需要将其全部铲除干净,以保证其再生路面与原路面结合层良好。第三,新旧料的混合再生。在复拌机内添加新料以用于路面的修复,这一点既要根据设计要求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到精准计算,从而保证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环节不发生凝结现象。第四,沥青混合料摊铺。铺摊工作进行前需要对摊铺机的熨平板进行预热,预热温度应该不大于100℃。预热完毕后可进行铺摊工作,铺摊工作中应保证施工的连续性,提高铺摊质量。对于一些摊铺机无法施工的特殊地形,在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后可以采用人工铺设,以确保铺摊工作的进行。第五,沥青混合料压实。这是路面修复工程的最后一步,也直接决定了路面修复质量的高低。需要做到在初压环节,不能出现移动、开裂等现象,需在温度较高情况下进行施工。同时根据初压、复压、终压作用合理选择压路机,实现其符合各个阶段碾压施工的目标。
使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热再生技术,可以很好的充分利用资源,降低道路建设成本,还可以取到保护环境的作用,所以该技术必然成为我国公路修建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