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锋
(贵阳市政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 贵阳 550000)
建筑工程有着施工周期长、规模大等诸多层面的特点。这期间,若是项目管理活动出现问题,其必然会迫使工期延长,并导致施工效率降低的状况出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易于施工操作的装配式建筑形式开始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就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而言,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对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充分结合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采取积极的对策消除问题的影响,便成为了当下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
就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而言,施工人员对于节点连接的质量,是否有更好的把控,对于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败而言,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就实际的情况来讲,许多施工人员并没有对节点的连接质量,进行有效的把控。并且,有许多项目的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地的注浆用量也缺少切实有效的监督,这就导致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很难更好的把控注浆桶内注浆的密实度、厚度等。而在节点连接的过程中,工程项目的管理若是存在着缺失,其便很有可能导致预制构件同浆层之间的结合面出现裂缝的问题,甚至在一些时候还会导致垫块发生偏移、粗糙面处理不到位等问题。以上同节点连接相关的质量问题,则与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缺失、不到位有着直接的联系。
施工实践表明,在钢筋安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项目管理工作若没能随之开展,便很有可能出现钢筋弯折、切断等问题,进而导致构件套筒与钢筋位置出现一定的偏差。若是出现偏差过大的问题,便会导致钢筋无法直接插入。在对预制墙板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则会应用到竖向钢筋进行施工,而竖向钢筋在进行定位工作时,则有着极高的精度要求。所以,在这一重要的施工环节,若是缺少必要的现场管理,很容易使浇墙模板的安装出现不规范以及模板偏位等等相关的质量问题。
在对装配式建筑的节点进行施工作业时,通常需要借助混凝土的方式进行处理。而在实际应用这一施工方式的时候,通常需要对钢筋的深化设计问题、预制构件的精度等进行必要的现场管理。这期间,管理活动若不到位,便很容易导致质量问题的出现。这中间,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叠合板的浇筑厚度有欠缺、模板拼缝不够严密等等之类的问题。以上这些问题,会导致后浇段出现烂根、漏浆等之类的质量问题。
就实际施工而言,若要规避装配式建筑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便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对各个环节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此来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首先,在建设材料的供应阶段,采购人员需要明确按照工程所需药的标准,以及相关采购程序进行材料的采购,从而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通常的情况下,材料采购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要求厂家提供样品,并要实验合格之后进行收样、报验等。而在进货采购的过程中,采购单位则需要厂商提供能够保证质量的证明材料。最后,所采购的建筑材料需进行抽样试验,待其合格之后才能正式应用于生产活动之中。
在完成材料采购、检验方面的治疗控制后,施工单位应对项目施工的安装阶段,进行安装质量的控制。首先,项目管理部门需设有专门的质检员,其职责便为对施工质量的检查以及记录等工作。并且,在此阶段进行质量控制时,还应设置相应的工程检察员,其使对安装现场的质量、安全、管理、文明生产、各种质 量记录等进行监督检查。
而在对安装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则需要注意一些关键性的环节。这中间,相关人员需要对构件的摆放是否符合要求进行考量,并且还要对埋件安装的处理进行监督,切实保障防腐措施的可靠性。其次,还要使转接件的安装足够可靠,并要使其精度能够确定在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此外,相关人员还要注重防火、防雷以及层间封修等工作能够符合相关的要求以及规范等问题,并严格控制硅酮密封胶的打胶质量。最后,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为能保证相关施工的质量,项目管理人员便需要安排有关人员,对各类道缘进行清理、清洗。以此来实现对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与控制,继而使整个工程的质量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
在对装配式建筑工程开展相关的项目管理工作时,管理人员需强化对整个项目的安全管理。因此,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开展前,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教育制度、技术措施制度、检查制度和奖惩制度等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和落实,将安全生产管理深入到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从而保证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
首先,在施工开展前,施工单位需要广泛的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即对整个项目工程涉及到的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思想教育、施工安全知识教育等,从而使施工人员能够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生产素质,继而为安全生产奠定夯实的基础。其次,施工单位在这过程中,还应强化安全纪律教育,使施工人员能够对包括生产规章制度等条例,有足够的认识。
此外,施工单位还应对各个岗位的才做人员,进行相应的岗位知识、技术培训教育等培训。而在现场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施工安全方针,强化对劳动的保护,以此来实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另外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施工单位开展安全工作的过程中,应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并要对进场工人进行三级教育。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进度控制始终都是一个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具体的施工活动开展前后,便需要对整体上的施工进度进行控制,以此来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能力够落于实际。首先,相关人员应充分做好具体的准备工作,编制符合生产实际的施工进度计划以及材料、设备等的需要计划。这里需要另外说明额的是,在施工展开前,施工单位便应该同材料供应单位、设备租赁单位进行商谈,从而确保材料、设备能够及时进场,以此避免材料、设备环节出现问题,继而导致工期进度延误的问题发生。
其次,在项目管理进度控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保证工程管理的制度化,并以此为基础,将岗位责任制度落于实际。并且,相关的工期奖惩制度亦应制定,并定期对各作业班组和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工期目标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奖励或惩罚,充分调动各施工班组和人员的生产积极性,以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而在对施工方法以及工艺的控制上,施工单位需要在保证工艺、质量等符合实际建设要求的前提基础下,最大程度上的进行穿插作业,还要对影响精度的关键工序、工艺等制定相应的措施,从而使整个施工能够有条不紊。并且,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还应特别注重协调项目内外的关系。此点在于,使内外业以及各个专业、工序之间,能够形成紧密的配合,从而确保施工工序能够顺利衔接,并避免因工序交接延误而导致的工期损失等问题的发生。
最后,在具体的进度控制工作开展后,相关人员则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的整体进度进行动态的控制、协调。而工程技术部调度室,需每日进行相关进度信息的汇总,以此来对整体的施工进度情况,进行合理的考量、分析。而在技术措施层面,则需要尽量优化施工的方法,并对工序作业的时间进行科学的缩短,以此减少技术间歇,并酌情增加平行做业的线路,从而以平行、交叉做业的线路方式,实现对进度的总控制。
这里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应对具体的进度进行控制。这中间,相关人员需要确定为每月、半月或者每周,对工程进度进行检查。而在检查的过程中,则需要搜集具体的进度情况资料。并且,相关人员还应将实际的进度同计划进度,进行横向的比较,以此来实现对整个工程进度的掌握。
总而言之,装配式建筑的形式目前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对于我国建筑建设事业的发展而言,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所以,强化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施工单位在这过程中,应以科学的眼光看待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立足于工程开展过程中的问题,之后在从质量、安全、进度三个层面出发,强化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继而助力整个工程建设更好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