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辉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德州 253034)
在德州市加快推进京津冀产业承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保障优质农产品供应、输出高素质劳动力京津冀鲁协同发展的背景下,高校依靠域内产业发展规划和龙头企业对人才紧密需求,依托市公共实训中心主区建设落地学校的优势条件,集聚德州公共技术转移中心、学校应用技术研究院相关优质资源,成立3D 打印技术中心,开展3D 打印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教育培训、创客孵化三大功能建设,力争将其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3D 打印技术中心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研发推广基地、技能提升培训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3D 打印技术中心总占地面积240 m3,现有三维天下Win3DD 单目三维扫描仪1 台,瑞康1M-16 光栅式扫描仪1台,SPS250M 型号的工业快速成型机1 台,蔡司三坐标测量机1台,桌面3D 打印机25 台,全彩3D 打印机1 台,全方位彩色人体三维扫描仪1 台,激光内雕机1 台,配套电脑80 余台。技术中心将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持续完善技术中心硬件设施,计划购置金属3D 打印机、手持便捷式三维数据采集仪器等设备,开展产品轻量化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研究。
目前,3D 打印技术中心部分实习、实训设备已投入使用,其主要功能定位是立足于德州,辐射带动京、津、冀、鲁,搭建开放式服务平台,为工业企业、医疗机构、文化教育等领域提供前沿的、先进的技术引领和科技知识普及、推广应用、教育培训、电子商务,线上定制、线下制造、线上教育、创客孵化等业务。3 年内计划将3D 打印技术中心建设成为京津冀、鲁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最具竞争实力的3D 打印教育基地、3D 打印加工服务基地、3D 打印创客孵化基地、3D 打印产业园。
以数控技术专业为支撑,申请独立代码的校企合作专业,即“数控技术专业(3D 打印技术方向)”,联合开展3D 打印技术领域“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根据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与需求,同域内企业共同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实施,开发出符合行业最新、紧跟时代发展需求的课程标准,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纵横向课题研究、出版系列教材、建设精品资源课程、进行权威认证、拓展基地建设、落实技能提升行动培训等,力争每年培养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0~300 人。
建设3D 打印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结合,实现“互联网+3D 打印”线上定制、线下制造、线上教育、线上资讯等功能。开展3D 打印技术推广工作,与京津冀、鲁周边企业及全国兄弟院校、普通高校、技工院校、市中小学建立合作共赢关系,开展企业员工、师资、学生在3D 打印方向的技能提升培训、产品研发培训及个性化服务。
开展3D 打印加工服务,推动3D 打印产业化建设。购买国内外各种工业领域、医疗领域的打印机,为工业企业和医疗机构开展加工示范、科普推广、设计研发服务;组建智能桌面机组装线,对市面上现有桌面机全新改版,集时尚、娱乐、科技、应用、大众为一体;组建金属打印机组装线,推出价廉物美的金属打印机;引进国外先进研发技术,促进产业化。
吸引3D 打印上下游优势资源(设计、软件、设备生产、研发等)集聚,完善孵化功能,平均每年至少吸引2~3 家3D 打印企业入驻,培育更多3D 打印关联企业创新创业,创建国家一流创客空间。
3D 打印技术中心的设备多为精密设备,易损伤,因此要严格按照实训室规章制度使用。做好预防性维护与保养,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完善技术中心团队成员梯队建设,实行专人负责技术中心的设备管理与维护制度。
日常使用维护中,要提前分析设备易出现故障风险点,做好预防性应对措施。
(1)开展调研、落实合作对象。调研3D 打印行业最新发展情况和兄弟院校3D 打印相关设备使用情况,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度、较好售后服务的公司作为合作对象。选择使用率高,综合效益好的品牌设备,实行公开招标,集中采购。
(2)规范验收程序,落实岗位责任。安排专人负责全程学习技术中心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对团队成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能让老师运用设备做出对应产品或零件实物。严格按照合同对照设备参数、各项指标层层把关,责任到人,消除设备故障隐患。
(3)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细化设备使用步骤。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设备操作规程及使用流程,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弘扬工匠精神,做到“德技兼备,以德为先”。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梯队专业素养提升。
(4)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指导教师上课前指导学生检查所使用的技术中心设备,填写实习实训设备使用手册,保持实训场所卫生整洁,做好日常预防性维护工作,若发现机器设备运行异常应及时上报加以解决,做好日常保养工作。
(5)保障设备工作环境,有效保证设备正常使用。3D 打印技术中心的一部分精密设备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较高,例如三坐标测量仪工作时要求恒温、恒压,人体扫描仪对光线要求较高等。切忌随意拉电闸等不良行为,否则会导致设备瘫痪,无法正常使用。
健全技术中心管理规章制度,实行绩效考核管理。针对技术中心设备的特点,逐步完善相应的师生日常维护、保养、耗材购置及使用规章制度,制度上墙,塑造技术中心独有的文化氛围。专人负责,1 人盯1 室即1 个教师管理1 个实训室,教师既是管理人员也是日常使用人员之一。严格执行已制定的设备管理和维护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对管理人员进行岗位绩效考核与奖惩,转化为非教学工作量,最终保证技术中心设备更好地服务于师生和社会。
校企共建的3D 打印技术中心在投入使用后体制科学规范,运行高效有序,成果效益显著,成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典范;提供零部件扫描逆向、3D 零部件数字化设计、3D 零部件打印与组装、零部件检测与缺陷分析等技术服务,在人才培养及创业孵化等方面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实践基地;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利用率大幅提高,高效促进京津冀、鲁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服务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