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颖
(高阳县医院放射科 河北 保定 071500)
作为一种良性肿瘤,肺内硬化性血管瘤虽然发生率不高,但由于其影像学特征不够突出,在临床诊断中容易与纤维瘤、错构瘤、周围形肺癌及结核球等造成混淆,进而导致误诊情况发生,因此临床鉴别难度较高[1]。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动态增强CT 扫描对于肺内硬化性血管瘤实际诊断效果。具体如下。
采集2019 年6 月—2019 年12 月我院肺内硬化性血管瘤患者8 例,其中男5 例,女3 例,年龄36 ~61 岁,平均(44.46±6.25)岁。所有患者均可确诊为肺内硬化性血管瘤,其中4 例为体检时被发现,4 例为临床症状出现后经过影像学检查发现。
所有患者分别接受CT 平扫与增强CT 扫描,本次研究使用设备为64 排128 层螺旋CT 诊断仪(西门子公司),以胸廓上方为起始点,以肾上腺作为终点,以此作为扫描范围。①CT 平扫层厚与层距均为7.5mm;②选取靶病症后做薄层扫描,以80 ~300mA 作为范围,电压维持120kV,层厚5mm,螺距1.375;③CT增强扫描参数与薄层扫描相同,并将90ml 碘海醇以静脉团注的方式输注至患者前臂肘部位,使输注速率维持3ml /s,进行30s 延长增强扫描。
按照结节直径70%为标准选取相应中央部层面,总共测量3 个CT 值,如实际测定结果显示差值低于10HU,可将其平均值作为CT 值的最终结果。如实际测定结果显示差值高于于10HU,则以中间值作为CT 值的最终结果。待扫描完成后,通过该方法测量CT 值,其中最大增强CT 值=增强CT 值-平扫CT 值。
所有患者经过CT 平扫后,可发现肺内结节灶,其外形以类圆形为主,边缘整齐且光滑,未发现卫星病灶情况。病灶位置统计,其中左肺2 例(左上叶1 例,左下叶1 例),右肺6 例(右上叶1 例,右中1 叶,右下叶5 例),其中还包括1 例舌段,病灶为1.4 ~3.1cm。经统计,其中6例病灶实质的密度均匀,1 例病灶与肺门血管相连接,5例并在存在点状血管断面情况,且与边缘紧贴。
在病灶CT 平扫时,其CT 值为(21.16±4.23)HU。再分别统计不同时间段对比剂注射后CT 值变化情况,注射后30s时CT值(61.18±5.69)HU,60s时CT值(83.36±4.31)HU,90s 时CT 值(100.63±5.51)HU,120s 时CT 值(97.70±5.98)HU,150s 时CT 值(86.03±3.77)HU,180s时CT值(81.10±5.90)HU,210s时CT值(72.26±4.58)HU,240s 时CT 值(65.19±5.22)HU。所有病灶增强CT值最大为(84.10±6.20)HU。
经动态增强CT 扫描后,8 例患者中确诊为7 例,其中1 例存在误诊情况,诊断准确率可达到87.5%。待增强扫描后,病灶均呈现为均匀强化情况,其中1 例存在空气新月征情况;1 例病灶与肺门血管相连接;6 例病灶并在存在点状血管断面情况,不仅显示为明显强化,还于边缘紧贴,与肺动脉强化密度相似。
肺内硬化性血管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与胸痛,临床上以影像学检查作为主要诊断方法,但由于该疾病影像学特点缺乏典型性,在实际检查过程中难以与其他多种肺部病变进行鉴别,因此整体鉴别难度较高,且容易发生误诊情况[2]。因此为确保临床诊断准确性,应当选用更为有效的影像学方法,使诊断准确性提高。
相较于常规CT 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对于影响特征具有强化作用,可通过检查结果准确判断点状钙化、贴边血管征、尾征等各种征象,更加适用于肺内硬化性血管临床诊断[3]。在实际检查过程中,由于该疾病的特殊性,其体积较小且存在明显血管增生情况,管壁以透明化变性为主,通过CT 增强扫描能够显示出明显强化情况。经检查后,多数患者病灶存在点状血管贴边情况,经对比剂注射后与肺动脉强化相似度很高,可用于病灶周围点状影的鉴别。
同时由于该疾病影像学特征相似度较高,如果仅使用CT 平扫,则鉴别难度较高,因此需采用动态增强CT 扫描以达到准确鉴别作用,使临床误诊情况减少[4]。
在本次研究中,平扫CT 值为(21.16±4.23)HU,增强CT 值最大为(84.10±6.20)HU;动态增强CT 扫描诊断准确率为87.5%。说明在肺内硬化性血管瘤检查时,动态增强CT 扫描的实际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具备较高诊断准确性,还可准确鉴别多种病变,对于临床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肺内硬化性血管瘤检查中,可通过动态增强CT 扫描达到确切诊断效果,不仅能够有效鉴别多种病变,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具备较高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