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

2020-02-16 15:23:36邓卫平
四川水泥 2020年7期
关键词:挡墙深基坑锚杆

王 旻 邓卫平 张 静

(丰城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江西 丰城 331100)

在当今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建筑的要求逐渐提高。为了更好地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在施工过程中引入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更加关注建筑的结构,进一步保障施工的稳定性。进行高层建筑施工时,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能够更好地选择支护结构和方式,保障支护技术的专业性发展,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督,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满足人们的需求。本文将通过调查研究,总结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方法,并不断促进相关技术的创新和进步,进一步提高建设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进步和发展[1]。

1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作用及特点

1.1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作用

相对于传统的施工技术,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当中,能够更好地为建筑起到支撑作用,提高建筑的承载能力和强度,进一步保障施工建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高建筑的质量[2]。

1.2 深基坑支护施工特点

通过调查研究,总结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特点:第一,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建筑的高度和楼层逐渐增多,同时也向地下发展,导致基坑的深度不断扩大。第二,在当今时代,建筑的结构更加复杂,进一步提高了对支撑工作的要求,深基坑的面积逐渐增大。第三,在许多建筑地区,土质比较松软,在选择地基过程中会出现沉降和移动的情况,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建筑的质量。第四,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较长的时间,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产生大量的降水或堆放重物,都会影响基坑的稳定性。第五,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模式逐渐增多[3]。

2 深基坑支护的基本要求和优化方向

首先,要求深基坑支护必须具有很好的承载能力,能够更好地对建筑工程起到支撑作用,保障建筑工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防止出现内部结构的破坏、水土关系失衡等不良情况,因此要求相关人员必须精准地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计算,为之后的施工奠定基础。

其次,防止基坑出现变形的情况。要求在实际的工程设计过程中,将参数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进行水平移动时不会对地下管线、建筑物、道路等其他方面产生影响和阻碍,因此要求相关人员对支护结构的使用极限进行计算。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实地勘察,结合施工环境、地质特点、地下水位等自然因素,更好地保障支护结构能够更加适应土地的变形、塌陷、地下管道渗漏等不良影响,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对地下水的控制和支护结构的变形问题进行验算工作。

最后,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多,城市建筑用地面积逐渐减少,同时,施工环境趋于复杂化,因此必须结合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一步提高对建筑的支撑水平,防止出现渗透的现象,同时具有占地面积小、噪音低等优势,也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地下建筑,比如停车场、地下商场。此外,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推广,进一步促进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创新和优化,保障支护技术具有更加良好的稳定性和经济适用性。

3 深基坑支护结构与支护技术

调查发现,由于建筑层数的不断增高,深基坑支护结构必须逐渐增大,要求开挖的深度也逐渐增大。由于当今环境的复杂性,导致传统的开挖技术,无法更好地满足建筑需求,而引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能够更好地提高建筑的稳定性,满足当今时代人们的需求。在实际的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主要应用到了的结构和技术有:桩墙—内支撑支护技术、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重力式水泥挡墙技术及土钉墙支护技术等[7]。

3.1 桩墙——内支撑支护技术

此类支护结构能够通过排桩挡墙承受基坑侧壁土体与水体压力,产生反向支撑力之后,促进基坑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强,同时能够优化支护结构,防止在开挖过程中不超过5米,更好地满足支护要求。

在进行桩墙——内支撑支护技术施工的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在基坑周围安设人工挖孔桩,防止周围土壤对内部结构产生压力,同时结合实际的土壤情况和地下水位情况,采取相应的内支撑措施,进一步提高施工的稳定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地下水位高于坑底,则必须及时使用止水帷幕,使水位尽快降到标准水平,防止影响施工的结构,进一步提高支护的稳定性,防止出现渗透的情况,整体上提高该技术的使用性能。

3.2 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

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是将锚杆的一端与支护桩、格构梁等构筑物相连接,同时将另一侧深入到地下,在应用技术的过程中,应该对锚杆施加预应力,并使用水泥将钢筋与土层进行连接,更好地防止边缘土壤对建筑产生压力,保障建筑的稳定,进一步提高支护技术的支撑性能。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结合建筑的功能性和实际需求,对锚杆的长度和安装角度进行设计,同时还需要关注注浆的材料和程序,保障工程的有序进行,提高施工的可靠性与经济性。

3.3 重力式水泥挡墙技术

重力式水泥挡墙主要原理是依靠自身的重力,更好地抵挡周围土壤的压力,从而起到支护作用。主要施工步骤是使用搅拌器将水泥与地基软土进行搅拌,形成重力式水泥挡墙,更好地对建筑起到支撑作用,提高深基坑支护水平。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可以使用实体式的挡墙结构。

采用重力式水泥挡墙技术,需要注意开挖深度不可以超过6米,当发现开挖的深度超过6米时,必须在水泥土墙中插入相关的支撑器件,形成加筋水泥土挡墙,不仅能够达到挡土的目的,同时又能够进行止水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地下水对于施工材料的腐蚀情况,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掌控使用的水泥浆的数量与密度,钻井的深度,搅拌装置的长度,在固定基桩时必须检查桩机的均匀性,防止出现变形等情况,进一步提高施工建筑的水平。

3.4 土钉墙支护技术

土钉墙支护技术主要应用在二或三级的非软土场地,要求基坑的深度不得超过10米,如果超过10米应采取复合型支护技术。在施工现场,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关注注浆的流程,混凝土的喷射,提前对相关工作流程进行设计和现场实验,保障施工的合理性能,保障施工,参数能够更加符合实际施工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4 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4.1 基坑的止水与降水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不断增大开挖深度,导致地下水环境逐渐复杂,因此在实际的工程中必须使用止水帷幕墙,能够更好地防止地下水渗入到内部结构当中。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施工建筑的防渗能力,也可以采取支护桩、地下连续墙等技术和方式,更好地维护支护结构,进一步提高施工的可靠性,保障施工的质量。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底部出现大规模的涌砂情况,要求工作人员必须采取紧急措施,防止对支护结构产生影响。需要在基坑的底部采取井点降水工作,同时在基坑的周围设置回灌井点,防止在降水的过程中导致周围建筑的结构变形和下沉,进一步减轻对建筑的破坏程度。

4.2 基坑底部出现施工缝、隆起和流沙等现象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注浆工作、对水泥进行搅拌和混合,因此容易出现许多问题,比如产生施工缝、基坑底部变形、出现流沙,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施工的类型预留一定的缝隙,要求施工缝的大小不超过400毫米,并且能够更好地与桩体进行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护的稳固性,必须对坑底进行加固,同时能够更好地防止地下水的渗入。

4.3 基坑对周边环境及建筑物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提高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不仅应该不断完善施工方案,对相关信息进行总结和分析,同时还需要采取分层开挖的方式,更好地保障基坑与周围建筑物能够抵抗住周围土壤的压力,防止地下水的渗入,同时能够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隔断墙,防止基坑施工产生损坏。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保障建筑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因此可以采取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一步缩小施工面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进行相关数据的计算和分析,不断优化深基坑支护技术,更好地对施工进行管理和设计,进一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保障建筑的质量。

猜你喜欢
挡墙深基坑锚杆
喷淋装置在锚杆钢剪切生产中的应用
山东冶金(2022年1期)2022-04-19 13:40:52
基于FLAC3D的深基坑开挖模拟分析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锚杆钢筋质量提升生产实践
山东冶金(2019年1期)2019-03-30 01:34:56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浅述
江西建材(2018年1期)2018-04-04 05:26:48
河道生态挡墙的计算分析及实际应用
深基坑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的应用
中华建设(2017年1期)2017-06-07 02:56:13
复合盾构在纵向锚杆区的掘进分析及实践
高边坡锚杆支护的运用
河南科技(2014年24期)2014-02-27 14:19:30
浆砌石挡墙排水体的具体运用
河南科技(2014年1期)2014-02-27 1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