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闽敏(南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在1994年提出的,在2012年全国各省市才完全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成立了专门的公积金管理机构。但从实际来看,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仍处于发展阶段,需要不断完善。并且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实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中挪用、套取、骗取住房公积金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随着住房公积金资金规模的不断增加,住房公积金管理风险与日俱增。所以,在新形势下要加强对住房公积内部风险的防控。
住房公积金的风险表现形式包括:①市场风险。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利率风险。利率风险主要是指在住房贷款合同期内,由于市场利率变化,导致住房贷款发生变化和调整。住房公积金属于强制性储蓄,很容易遭受到利率波动的影响。如2007年央行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后,就出现了倒挂现象。除此之外,社会、不可抗拒自然因素等也会导致住房公积金贷款难以偿还。②信用风险。主要是指个人信用不足,难以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而形成的风险。如抵押人失业、罹患重病等导致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或者是借款人素质低下,故意不偿还贷款。③操作风险。主要包括经营风险、内部操作水平风险。如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是工作人员违规,亦或是行政管理手段不合适等,都会造成住房公积金管理损失。
造成住房公积金风险的原因包括:①风险管理能力弱。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虽然总体上较好发挥了监督管理作用,但由于内部普遍存在多种用工形式,有在编人员、劳务派遣和购买服务多种用工形式,人员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的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培训,导致内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②自我约束不足。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中心操作、银行专户管理。若管理机构、银行配合不到位,就会引发管理风险。③信息不对称。建筑贷款投资项目本身就具有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同时,市场多变带来的信息不对称会进一步加剧住房公积金管理风险。
新时代,在构建住房公积金风险内部控制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全面性原则。即要求全体员工参与内部风险管理,并对住房公积金管理实施全过程的风险控制,使其全面覆盖各业务部门、岗位,切实促进内部风险管理工作。②有效性原则。制定的内控制度应具有权威性,应有效保证风险防控效果,并且能为全员实施风险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③独立性原则。即风险内部控制体系是独立的,由不同管理层负责,且能够与其它业务、环节相互渗透、影响。
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构建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第一,完善组织机构,强化风险管控。现行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模式是由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监督,分散在各城市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管理,且资金也只能由本地管理机构统筹调度。所以,要设置完善、合理的组织机构,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控制。比如遵循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控制岗位设置,并合理划定职责权限、岗位职责范围。同时,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促使各项规章制度能有效落实,从而真正发挥出监督作用。第二,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内控水平。在信息时代下应构建功能齐全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将所有业务都归拢到控制中心,尽可能地摆脱对银行的依赖。同时,实现全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程序化、标准化,并构建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信息化风险管控工作能顺利开展。第三,实现全流程内控。如将业务、财务系统整合在一起,并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规范公积金管理。同时,还应将与公积金有关的重大业务活动管理纳入到全流程管控中,以此满足风险管理需求,提升公积金内部风险管理水平。
“重点在于查”,应当从摸底工作开始,逐一排查风险点,明确其监控责任,实现廉政风险防范和公积金业务的统一,规范各项业务流程,达到预期的风险控制目标,为廉政工作奠定基础。首先,梳理审批事项。“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务必为”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严格按照“权利清单、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的思路,加强各项行政审批和非行政审批工作的梳理,明确需要做的事项有哪些,理清权利和职责界限,避免不作为和乱作为的发生。认真组织审批事项清理,确认中心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行政处罚事项,行政监督检查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并对照《住房公积金条例》和《住房公积金服务指导》要求,区分中心办理、委托银行代办、购买服务3大类,对所有审批事项进行责、权、利明析。
同时,梳理风险隐患。在廉政风险控制工作中,明确审批事项的风险点,是此项工作的关键点,作为公积金管理部门和职工,应当采取自查、互查、联查相结合的方式,以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操作程序风险、外部环境风险五个方面为切入点,深挖细找与业务职权相应的廉政风险点,明确风险等级,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按照“个人自查、岗位互查、科长初审、分管领导复审、风险防控领导小组会审”的步骤,“逐人、逐岗位、逐科室(部门)”,对职责范围内廉政风险易发、多发部位(环节)进行梳理,确定诸如挪用住房公积金、截留住房公积金、违规确定缴存比例或缴存基数、违规审批提取住房公积金等风险隐患,区分高、中、低风险等级,并制定防控措施,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住房公积金业务对象数量非常多,且具有分布范围广、信息收集难度大等特点。若想充分预防管理风险,就要结合业务特点、业务操作程序等情况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为公积金风险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
首先,应建立追责制度。为了有效落实风险管理工作,确保各方能履行自身的职责,应建立过错追究制度,对违规操作人员进行追责。具体可由中心单位依据违规操作行为特点采取针对性的经济处罚或行政处罚措施。同时,一定要严格落实责任制,使每一位业务人员都能明确职责、履行职责,了解职责实施不到位造成的后果。如贷款调查人若存在帮助或默许借款人伪造材料套取管理中心资金、未对借款人资料进行严格审核、未按规定核实抵押等的行为,则应依据违规行为性质进行处罚。其次,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制度。如建立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分离开。以公积金支取业务为例,支取审核、支取操作、财务核算、出纳人员的职责应不相同,且是分离的、相互牵制的,从而进一步减少意外的发生。同时,还应加强财务安全控制,建立财务日报、货币资金控制、风险报告制度,确保财产的安全、完整。再者,应加强人员素质控制,提升全员的专业水平。如加强管理者选拔,筛选出综合素质强的管理人员,促使风险管理工作能有效落实;加强操作人员素质控制,规范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减少业务办理中的差错、弊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全员风险管理意识,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再次,完善贷款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建立个贷楼盘项目审批制度,控制开发企业和楼盘项目带来的风险,重点进行贷前检查,真正提高贷款风险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控制借款人信用度不足带来的风险,重点建立信用评估、风险预警等制度,加强借款人信用管理;建立责任追究终身制度,强化住房公积金的防范、化解,促使公积金贷款业务能规范运行。最后,应建立完善的审计制度,强化内部控制成效。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在形势、性质上的独立,保持内部监督的权威性;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充实审计队伍;制定规范的内部审计程序,强化审计成效,控制管理风险。
在公积金业务风险隐患查找的过程中,应当做好各项政审制度审核,转化成可以控制的参数,完善业务系统。加强部门联合审核,最大程度地压缩审批人员空间,借助系统的自动化审批,借助相应的技术手段,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有效堵塞腐败漏洞。首先,借助参数设置控制措施,将行政审批事项规定制度转化成控制参数,在审批系统中引入,违规操作系统无法办理,做好廉政分风险防控工作。随着住房公积金管理受到更多的重视,将住房公积金作为中心,优化业务参数转化,完善住房公积金系统,如缴存上下限、缴存比例、基数调整、提取保留余额、贷款可贷年限、套数认定等,通过住房公积金业务审批系统的参数化设置,防止人为因素的自由裁量,确保业务审批严格依法依规。其次,加强部门之间联合,和相关部门进行数据共享,实现审核条件的转变,简化办事群众材料申请步骤,避免申请人员提供虚假材料,降低纸质材料漏审和误判,避免出现审批人员和申办人员引起的廉政风险。根据职工身份信息直接与交易中心联网核实,有效减少因职工提供虚假材料及审批人员主观因素造成的骗提骗贷风险。最后,有效利用自动审批。在实际的审批中,将政策规定、审批条件及计算公式固化为业务系统审批流程,避免过多额人员干预,保证审批结果的客观性。在住房公积金业务审批中,将住房公积金逐月还贷业务,由系统进行自动核定,系统审批通过后,还贷资金由系统自动清分后,形成授权信息给银行,完成资金划拔。
通过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可以对风险进行客观评价,并发出预警。针对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应充分考虑是否能反映资金目前状况,是否能反映资金变化趋势等因素。比如可选择以下预警指标:①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比率。该指标能够反映出公积金整体构成。②住房公积金当期资金净流量,主要反映的是住房公积金在某一时节点上的流动性强弱。③可运营时间,能够反映出住房公积金备付资金的使用状况。另外,在完成指标体系构建后可搭建三级预警机制,及时反映出住房公积金风险。不同等级的预警机制对应的关键指标应所有不同,且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如出现一级预警之后,管理中心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出现二级预警后,管理中心则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及时采取措施,以免资金使用状况恶化,并进行汇报;出现三级预警后,管理中心应向上级报告,并实施一些调整政策,保持公积金能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防范住房公积金风险的前提是了解风险表现形式及成因,明确风险防控思路。同时,应构建风险内控、风险预警指标等体系,为风险防控提供基础保障。尤其是要规范业务管理、完善风险防范制度、创新设计方式,进一步提升住房公积金公积金风险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