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斐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甘肃张掖734500
兽药使用后能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预期效果,称为治疗作用;兽药也存在药物不良作用,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等。药物使用不当,不仅不能治疗动物疾病,还可能因为药物的毒副作用,对动物组织器官造成生理、生化过程的危害反应,造成动物病情加重甚至中毒死亡[1]。毒物与药物存在相互关系,临床上使用的一些药物在过高剂量时变为毒物,例如用于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阿托品,用于治疗氰化物中毒的亚硝酸钠,如果过高剂量或长时间用药就具有肾毒性[2]。为此,笔者将家畜常见的药物中毒情况进行总结,希望为兽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常见麻醉剂有氟烷、乙醚、硫喷妥钠、氯胺酮等。麻醉药过量进入延脑麻痹期时,使家畜处于危险状况,瞳孔散大,一切反射消失,呼吸减弱、停止。出现危险症状时立即缓慢注射安钠咖或尼可刹米。
氨基糖苷类常用于泌道感染,抗菌谱较广,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强,对革兰阳生菌作用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较敏感。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氨基糖苷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庆大-小诺霉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等。庆大霉素对肾脏和听觉神经有较严重的损害作用,并可引起细菌抗药性,但耐药性维持时间较短,停药一段时间后易恢复其敏感性。阿米卡星亦有耳毒性肾毒性。链霉素有神经毒性作用,会导致共济失调、呼吸抑制和听觉受损。另外猫对阿布拉霉素(安普霉素)、妥布霉素较敏感,易产生中毒反应。
氯霉素是最早合成的抗生素,属于广谱抑菌剂。但因其严重的不良反应,现已禁用于食品动物所有用途,在宠物上使用也较少。现使用较多的是其新合成品,如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氯霉素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使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生成受阻,还有抑制免疫作用。如果与保泰松、秋水仙碱和青霉胺同用,可增加其毒性。甲砜霉素(甲砜氯霉素)、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相比氯霉素其毒性较小。但氟苯尼考有胚胎毒性,所以妊娠家畜禁用。
磺胺类药物为人工合成抗菌药物,抗菌谱广且价格低廉,在抗菌药物中占有重要地位。使用磺胺类药时首剂量加倍,用药期间要保证充足饮水。磺胺药的急性中毒常发生于静脉给药,速度过快或剂量过大时。急性中毒症状多为神经症状,例如痉挛性麻痹、昏迷等,严重的死亡。慢性中毒通常发生于连续用药超过1 周以上。慢性中毒的原因是难溶解的酰化物结晶损伤泌尿系统,使肾小管阻塞,肾损伤,导致结晶尿、血尿、蛋白尿等[3]。另外,还可导致幼畜及幼禽免疫系统抑制、免疫器官出血及萎缩;破坏造血功能,影响胃肠道正常菌群等。
伊维菌素肌内、静脉注射易引起中毒反应。多数家畜应用伊维菌素均较安全,但柯利牧羊犬对该药物极敏感,50 μg/kg 剂量即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4],而对鱼、虾等水生生物有剧毒。阿维菌素毒性比伊维菌素略强。
左旋咪唑为广谱、高效、低毒,并有增强免疫作用的抗蠕虫药,但对马敏感,对骆驼十分敏感,禁止在骆驼上使用。另外,敌百虫、三氯苯达唑、三氮脒、双甲脒等驱虫药对不同家畜动物敏感性均有差异。
两性霉素B 为广谱抗真菌药,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但其毒性较大,不良反应多。静脉注射可出现寒颤、高热和呕吐等。可引起肝肾功能损伤,贫血和白细胞减少。
克霉唑又称抗真菌1 号,长时间应用可出现肝功能不良反应,但停药后可恢复,不需要特殊治疗。
利巴韦林为广谱抗病毒药。对DNA 病毒、R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可引起动物厌食、骨髓抑制、贫血及胃肠功能紊乱。
临床上主要通过科学、合理用药,控制药物剂量、连续用药时间来预防药物中毒。发现药物中毒时,立即停止用药,可以对症治疗(止血、抗过敏等)。可以从排毒、保肝、补液、调节钾钠平衡等方面进行治疗。如果是口服药中毒发现早,可用0.01%~0.05% KMnO4或2%~3%鞣酸洗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