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香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畜牧兽医管理局,安徽宣城242000
肌腺胃炎顾名思义是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鸡的肌胃和腺胃出现发炎、糜烂,进而影响采食,对生产性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一种疾病[1]。本病呈世界流行,我国近些年发病率较高,特别是规模化鸡场,虽然死亡率较低,但病鸡整体消瘦,机体衰弱,饲养报酬低,给养殖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使广大养鸡朋友更好地认识本病,下面笔者就其防控和大家作一下交流。
鸡属于鸟类动物,和其它动物不同的是,在消化器官方面,鸡有2 个胃,分别是腺胃和肌胃,2 个胃对饲料都能起到暂时储存和初步消化的作用。
腺胃呈纺锤形,位于腹腔的左侧,上通过贲门与食管相通,下直接连肌胃,大致位置在肝脏的左右两叶之间的背侧。腺胃内膜表面有30~40 个圆形乳头,其中央是深层复管腺开口。黏膜上皮下陷于固有膜形成浅层单腺管,分泌黏液。而深层复管腺位于黏膜固有层的深浅2 层黏膜肌之间,相当于哺乳动物的胃底腺,可分泌盐酸和胃蛋白酶。腺胃主要起到对饲料进行初步消化的作用,特别是饲料中的蛋白成分,能进行初步降解。
肌胃紧连腺胃,整体上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坚实,位于腹腔的左侧,在肝脏后方的两叶之间。肌胃壁由发达的肌肉组成,通过胃壁的运动将饲料进一步充分混合。肌胃内壁为一层粗糙而坚韧的角质膜,对吞入的食物能进行机械磨碎,从而更利于消化。在家禽的饲料配方中,往往会加入一定比例的石粉或沙粒成分,目的就是为了帮助磨碎饲料。
肌腺胃炎虽然不是传染性疾病,但在很多鸡场表现出了群发特征。品种上,无论是蛋鸡、肉鸡、肉杂鸡,还是肉蛋兼用型的优质鸡,都能发生本病。发病日龄上,白羽肉鸡最早在6~8日龄就开始出现;黄羽肉鸡有的在出壳后的第3 天就有本病表现,直至出栏前,每个阶段都有可能出现本病;蛋鸡一般在1月龄后开始出现,之后的青年期和产蛋期都能发生本病。目前为止,肌腺胃炎病已经是困扰养鸡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
发生本病的鸡群,整体采食量不达标,鸡只消瘦,生长发育缓慢,机体抵抗力下降,粪便正常或呈现灰褐色的稀粪。肉鸡出栏时间延长,料肉比上升,容易继发消化道感染[2]。蛋鸡表现消化不良,粪便不成形,产蛋率下降,平均蛋重减轻,蛋壳质量差,破蛋率升高等[3]。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可见鸡只整体偏瘦,主要病变集中于肌胃和腺胃,肌胃内壁角质层有溃疡灶或出血斑,严重的甚至能出现穿孔,容易剥离,胃内容物为黄绿色。腺胃肿胀,严重的呈半透明状,胃壁增厚,剪开后能自行外翻,胃内壁质脆,有时伴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有些腺胃壁也有穿孔表现,食物顺着胃壁进入腹腔,引发异物性腹膜炎。
根据文献报道和实验室检测情况,目前认为引发肌腺胃炎的病因有以下4 种。
霉菌污染普遍存在于全国多个养殖场,饲料霉菌毒素超标后,就能对消化道黏膜造成破坏。已知的霉菌毒素有数百种,在这些毒素的协同作用下,胃黏膜很容易遭到破坏。临床调研的本病流行趋势和霉菌中毒病流行趋势呈现高度的拟合。临床病例中,因霉菌毒素中毒引发的肌腺胃炎能占到所有病例的80%以上。
白色念珠菌感染多发生于散养鸡群,尤其是三黄鸡的发病率非常高,我国陕南地区、四川、重庆、湖南、广西等地最为流行。白色念珠菌可寄生在口腔、食管、嗉囊、肌腺胃黏膜表面,造成黏膜发炎。
腺病毒感染后对胃黏膜细胞有一定破坏作用,使其功能减退,黏膜变得质脆而出现炎症。
维生素A 对黏膜的生长和发育以及后期功能的维持方面有很强的作用,如果饲料中维生素A 的添加量不足,就会影响肌胃和腺胃的黏膜发育,久之便容易导致本病。维生素A 缺乏在肉用鸡和青年鸡上表现更为明显。
根据本病发生的病因,临床可针对性制定措施进行防控。
霉菌最适合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生长,故在炎热多雨的夏季,一定要做好饲料的管理工作。料房要保持通风、阴凉、干燥,料垛不能过大,离地高度不低于10 cm。喂料时先使用老料,再用新料,已经出现霉变的饲料禁止饲喂。过期饲料要谨慎使用,最好对霉菌毒素进行检测,确定合格后再进行饲喂。每次巡场多检查料槽有无残料结块的情况,发现霉菌块料及时拣出。饲料中要添加脱霉剂和解霉剂,含有蒙脱石、丙酸、葡萄糖氧化酶等成分的兽药可作为首选,将霉菌的危害降至最低。
定期对鸡场环境进行消毒,消毒剂推荐火碱、戊二醛癸甲溴铵、稀碘溶液、生石灰、过氧乙酸、过硫酸氢钾等。这些消毒剂具有广谱特点,对腺病毒和白色念珠菌都有杀灭作用,临床推荐每周消毒2~3 次。经常发生本病的鸡场,鸡饲料中需加入鱼肝油,鱼肝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能促进黏膜的发育和再生,增强疾病抵抗力,降低本病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