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雷 邵长政 尹文帅
1.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农业农村局,山东德州253500;2.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农业农村局,山东德州253500;3.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山东德州253500
中国的家禽主要有鸡、鸭、鹅、鹌鹑、鸽子等品种,在中国分布最广的是鸡、鸭、大鹅。我国养鹅总量占全球95%,2016年我国肉鹅出栏5.7 亿只[1]。鹅作为家禽,全身营养价值极高,其肉质鲜美,含有多种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其营养比例符合人类的营养需求。鹅羽毛是制作保暖羽绒服、饲料原料、化工原料的基础物质,在市场上属于紧缺资源。鹅蛋的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含量均高于鸡蛋和鸭蛋,是优质的绿色食品。在中国养鹅业的总量虽然居世界第一,但在产业发展方式上却落后于其他国家,这主要是我国养鹅业一直处于原始的小规模经营,在饲料工业发展带动下开始向规模化发展,规模化的生产不仅仅是生产规模扩大,同时还需要很多技术相配套,而我国的养殖技术一直处于初始阶段,所以养鹅业无法获得大的发展。在中国养鹅业中疾病的控制技术一直落后于世界水平,这主要是我国对鹅的养殖重视度不够、养殖企业思想落后造成的。本文就鹅的消化系统疾病中最为常见的沙门氏菌感染防治工作进行介绍,以期为养殖企业提供好的技术建议。
不管厂区多大,都应该合理进行厂区的布局,原则上常年生产大鹅的场子应分成育雏区、生长区、商品区、隔离区、防治区、养殖生活区5 个区块。其中,育雏区应该建有房舍,能够为鹅雏提供基本的采食、饮水、保温条件;生长区应建有遮阳棚、提供防寒鹅舍、游泳水池、可移动的采食槽等设备,为生长鹅提供安全舒适的生产环境;商品区主要是对鹅进行高强度育肥,因此这个区的鹅应减少活动,这个区域应划分出至少4 个小区,将公母鹅分开饲养;隔离区应建在远离生产区的地方,这里主要放养病鹅。一般都要实行单笼饲养,防止交叉感染,建好单独的笼舍[2]。
厂区特别是生产区,要建立定时消毒规章制度,一般生产区每周要消毒1 次,消毒中根据当地病原微生物的调查情况选择有效的杀灭药品,同时要考虑到鹅的生长阶段不同选择不同强度的消毒药品。一般育雏舍在育雏前1 周消杀2 次,主要采用双氧水进行消毒,能有效控制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细菌的滋生。在其他生产区一般选用84 消毒液即可。在隔离区,每进出1 批要进行1 次84 消毒。
饲养管理人员作为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携带者,一定要做到进出消毒,无特殊情况一般都驻场。疾病治疗人员除了做到安全生产外,应做好疾病跟踪调查工作,特别是鹅的消化道疾病——沙门氏菌病的防治工作。一般鹅的每个生产区域都要做到整进整出,空置1 个月进行厂区净化。严禁各类运输车辆随意进出厂区,凡是进出厂区车辆要严格消毒。
对于鹅的沙门氏菌感染,目前有三类疫苗可以接种,分别是弱毒苗、灭活苗、重组苗几个类型,可根据经济承受能力自由选择。但一定要按照疫苗的接种要求及时接种,做到不漏打,疫苗接种后应检测整体免疫应答水平,应答效果不好的要及时更换疫苗。
发现有病的鹅要及时隔离治疗,因为这种疾病会通过粪便、饮食、分泌物进行传播。药物治疗的方式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因为沙门氏菌属于阴性菌,所以可以应用链霉素、林可霉素、卡他霉素进行治疗,因为沙门氏菌的种类很多,治疗中要及时调整药物的治疗方案和剂量。有条件的可以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出效果好的药品[3]。
沙门氏菌疾病主要是感染消化道,引起消化道内的菌群失衡,造成消化系统疾病。所以可以选用生物添加剂进行防治,目前研究应用较好的包括植物提取物、复方中药、发酵益生菌等几类生物制剂。常用的包括金银花颗粒、双歧杆菌三联灭活菌、B12活菌。
鹅业养殖在我国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为我国人们饮食带来了美味佳肴。养殖企业为了在生产中获得经济效益,首先要做的就是疾病防控,鹅沙门氏菌的控制主要是切断感染源。所以要做好防治工作,首先必须做好安全清洁化生产,减少感染机率,其次做好疫苗免疫,最后才是疾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