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以纺织工程专业为例

2020-02-16 05:00:04刘文锋李永莲
山东化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有机化学纺织教学内容

刘文锋,李永莲

( 1.五邑大学 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生态环境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有机化学》是化工类、食品类、环保类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的专业核心课程作铺垫作用,意义重大。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知识的学习,甚至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目前五邑大学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应用化学、纺织工程、环境工程等多个专业都开设了《有机化学》课程,不同的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内容和程度不尽相同。但是,在教学过程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不同的专业教学内容区分度不高,与专业的结合不够紧密;二是理论课与实验课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做到相互补充;三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这门课程与自己的专业之间的关系,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主动性不够等;四是以传统教学为主,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上等等导致出现“教师白费力,学生不受益”的尴尬局面,教学效果欠佳困扰着师生。为破解上面的困难,改革教育模式,建立一套与专业“配套”的《有机化学》教学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以我校纺织工程专业为例,对《有机化学》教育模式进行了改革研究。

1 融入化学史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有机化学史作为科学史的一个分支,真实地记载了有机化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反映了人类对成千上万的有机化合物和种类多样、产物复杂的有机化学反应的认识过程,记录了科学家探索的艰辛历程以及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因此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最合适不过。

第一,学习有机化学史,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机化学》知识点理论性很强、内容较抽象,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久而久之会产生厌学心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穿插讲授化学史,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碳基化合物还原时,介绍了我国化学家黄鸣龙为之付出的努力、做出的贡献,不但活跃了课堂,增加学生对该反应的印象,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学生学好《有机化学》的自信心。第二,学习有机化学史,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成千上万的化学家们为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艰苦奋斗,他们的事迹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好《有机化学》。例如,讲解到尼龙时,介绍美国科学家卡罗瑟斯合成这种世界上出现的第一种合成纤维的历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三,学生通过有机化学史的学习,了解到化学家们探索真理的精神和态度,体会到《有机化学》不仅仅是单调的有机物和有机反应,在思想层面上对有机化学有一个感性认识,建立学好有机化学的自觉性[2]。

2 优化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衔接起来

五邑大学拥有华南地区唯一的纺织工程本科专业,其目的在于培养能在纺织、服装企业、科研和教学等部门从事生产质量控制、生产技术改造、纺织企业经营管理、纺织品检测和纺织贸易等工作的人才,该专业特点决定了学生们将来涉及较多的是有机材料。

《有机化学》作为纺织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既要避免片面地强调《有机化学》学科的系统性,又要衔接专业知识的教学,所以关键是如何将《有机化学》知识与现代纺织技术紧密结合起来[3]。为了与专业知识衔接起来,对《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第一,教学内容结构合理,突显专业特色。以官能团为主线,重点讲授与纺织工程专业关系密切的有机化合物知识,介绍分类与命名、结构与物理和化学性质,分析基本反应的机理和反应历程。例如,会侧重介绍与染料相关的“胺”知识,与浆料和纤维素纤维相关的“碳水化合物”知识,与蛋白质纤维相关的“氨基酸蛋白质”知识,等等。第二,在讲授过程中,难点重点要突出,难易程度要适当。比如,“碳水化合物”、“胺”、“氨基酸蛋白质”等知识内容与纺织关系紧密,为了让学生学习得更加透彻,要分配多一些课时重点讲解。反之,“立体异构”知识与纺织几乎没有关联,那么则简单讲授,要求学生了解即可。第三,紧密结合实践,红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也作为教学重点内容。

3 联系日常生活和生产,增加学习趣味性

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感觉内容多杂散且抽象,难以记忆,学习负担重压力大,容易产生学习厌学情绪。《有机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如果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实际生产联系起来,就能把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又有趣、“触手可及”又通俗易懂,使学生们看到身边的《有机化学》知识,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极大增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推动力。因此,讲授教学内容时,引入了一些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实例[4]。

例如,讲解碳水化合物的知识时,引入介绍了棉纤维、麻纤维等纤维素纤维的形态以及主要性质;讲解醛的知识时,引入用甲醛制备的福尔马林的主要作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讲解氨基酸和蛋白质时,可插入用鸡蛋清减少汞吸收的生活小知识,还可以引入蛋白质纤维的知识等;讲解表面活性剂的知识时,可以引入洗衣液、洗洁精等去污清洁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知识等。通过不同例子的讲解,让学生体会到《有机化学》是一门渗透到纺织生产、生活领域中的学科,使学生能够将纺织专业知识和《有机化学》知识的衔接起来。

4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丰富教学方式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号召,高等学校课程的授课方式也随着进行了改革,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线下教学结合互动、互补、互助成了当下教育的主潮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帮助学生实现随时随地开展自主学习,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规范教学管理,监督学生学习进程,构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区等等。

我校教师采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是雨课堂,教师通过雨课堂上传电子教材、PPT、录制课程让学生提前预习;上课前通过雨课堂发布签到,掌握学生出勤率;课上通过在线测试和课程作业及时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方便教师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这样学生就参与到“学”与“教”的过程;课后,通过雨课堂发布作业,学生完成并提交后可第一时间查阅正确度,不需要等老师批阅讲解后才能知道,帮助学生理顺知识体系,及时查漏补缺。另外,《有机化学》中有些抽象的分子结构或反应历程,比如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过程,通过PPT、板书以及口头讲解都很难给出一个立体、形象的解释,但是通过雨课堂可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雨课堂上传Flash的演示过程,帮助学生提高感性认识,快速掌握知识点。还有,实验仪器操作通过PPT、板书及口头讲解等教学模式也无法直观地展示,但是教师提前录制好操作过程,在雨课堂上传,学生可以在实验课前提前观看,做好预习,实验中如果不记得操作,教师无法及时指导,学生也可以暂停实验第一时间查看,可见事半功倍。综上所述,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与课堂教学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丰富了教学形式,扩大课堂的教学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5-6]。

5 改革实验教学,加深知识点理解

作为一门发展及对反应历程的认识都是基于实验的课程,《有机化学》兼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实验是《有机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实践性环节。《有机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基础的有机实验操作,掌握有机化合物合成、分离与鉴定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遇到问题时独立思考与解决的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生通过做实验,揭开了《有机化学》神秘的“面纱”,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到有机化学的本质,验证理论课所学的知识,并能进一步理解与巩固。

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安排了熔沸点的测定、蒸馏、分馏等基础实验,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及通过查阅文献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教师点评后,学生再独立进行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7]。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从由“老师要我做这个实验”转变为“我要这样做这个实验”,不但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中,主动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还能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习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或者开展科研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另外,我们有针对性地安排了与纺织工程专业知识相关的实验,比如,丙烯腈共聚物的制备、表面活性剂离子性鉴别、纺织工业用水总硬度的测定、纺织品甲醛含量的测定等,让《有机化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更加紧密,学生体会更加深刻。

6 结语

时代在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有机化学》的教学,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融入化学史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优化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衔接和渗透;课堂内容联系日常生活和生产,增加学习趣味性;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丰富教学方式,扩大课堂的教学信息量;改革实验教学,加深知识点理解等方法,多管齐下对《有机化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动力大,学习兴趣高,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并能应用到纺织专业知识中,为掌握后续的专业课程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有机化学纺织教学内容
澳洋纺织
纺织报告(2022年8期)2022-08-25 08:14:38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59:00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探讨
企业导报(2016年10期)2016-06-04 12:11:38
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科教导刊(2016年9期)2016-04-21 02:23:09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