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萍
(永新县农技推广中心,江西永新 343400)
园艺植物作为具备突出经济价值的植物类型,在管理过程中应从土壤、水分、肥料等部分着手,并根据每种园艺植物的生长要求制订科学的管理方案,以此保证园艺植物拥有良好的长势,便于最大化发挥出观赏或食用价值。对此,栽培人员应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植物管理经验,保障园艺植物的生长质量。
园艺植物指具备观赏价值、药用价值、食用价值的植物,如花卉、果树、药材等,在其生长过程中,由于土壤结构与肥水用量都会对其长势及品质带来重大影响,故而加强土肥水管理是保障园艺植物栽培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要求。同时,土肥水管理还可有效规避园艺植物的病虫害风险,进而提高其成活率[1-4]。据此,管理者在日常栽培过程中需要参照每种园艺植物的生长特性为其提供充足的水分与肥料,并保证其栽培土壤养分的适宜性,最终可在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的情况下提高园艺植物抵抗灾害的能力,充分依靠园艺植物的分布优势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最优化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园艺植物管理者,既要全面了解园艺植物的生长需求,又要全面掌握管理技巧,便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1 土壤管理措施
2.1.1 注重耕作 园艺植物栽培中关于土壤的管理需要根据不同植物的栽培需求选择适合的耕作方法。常见的耕作方法包括免耕法、清耕法、覆盖法以及生草法、轮作法等。其中,免耕法适用于果树栽培,而且可在杂草长至30 cm 时予以应用,以此帮助园艺植物消除有害杂草,部分花卉植物也可适用。而清耕法在蔬菜类植物中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生草法多见于规模较大的绿地栽培中。轮作法相比之下在花卉上有着显著的应用优势,若将其应用于果树栽培中,将不利于果树的正常生长。覆盖法多应用于成年木本花卉植物。在具体操作阶段,管理者需要将锯末、松针等有机物覆盖于植物周边,其厚度至少保持在3 cm,既能对土壤性质的调节起到积极作用,又能为园艺植物的生长提供必需养分。因此,优选耕作方法是决定园艺植物栽培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
2.1.2 改良土壤 土壤作为园艺植物生长的重要依托,若其养分不足或对植物栽培存在负面影响,将降低其成活率。对此,管理者需要根据土壤类型进行改良,保证土壤结构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在土壤改良过程中,常采用深翻为主的改良方法,如木本植物的深翻深度应保持在80 cm,而果树等植物应适当增加深翻深度。至于花卉类植物,应避免超出40 cm,以免影响花卉的正常长势。此外,还可根据劣质土壤特征进行针对性改良,使其为园艺植物的生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对于土壤中的含盐量高于标准值0.2%,且酸碱度达到8 的盐碱地土壤,可投放适量的土壤改良剂,或实施洗盐操作,促使土壤中的含盐量有所下降。
若土壤属于黏重种类的土壤,管理者可按照1 ∶3 的比例对土壤进行掺沙,或者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等。只有在土壤结构得到有效改良时,才能使其为园艺植物的高质量生长提供充足养分。
同时,管理者还应对土壤中的酸碱度进行测量,若属于酸性土,可运用石灰等物质调节pH 值。若为碱性土,可借助硫酸亚铁与碱性土进行中和反应,也可投放草木樨物质,确保土壤中的酸碱度实现有效调节。因此,在土壤改良中需要先行了解土壤性质。
2.2 肥料管理措施
2.2.1 严控肥量 园艺植物栽培管理中的肥料作为植物茁壮生长的必要条件,应控制好施肥量,以免出现肥料过多导致园艺植物发生“烧苗”状况。一般而言,在施肥阶段主要以磷肥、钾肥、氮肥为主,还应当根据园艺植物的不同生长特点为其提供适量肥料,以此保证园艺植物在肥沃的土壤中健康生长。
比如,针对一年生或二年生花卉植物,在施加钾肥、磷肥时,其用量应占据总施肥量的80%左右,并且将施肥深度保持在5 ~10 cm。由于磷肥的转移性不高,因此在施肥期间应尽量贴近园艺植物根部。同时,在根外施肥环节,应选用草木灰、磷酸二氢钾等肥料。其中,1%浓度的磷酸二氢钾肥料,酸碱度在6 左右,此时可根据园艺植物的实际需求进行施肥。此外,也可直接选用园艺肥料,如美乐棵,按照2.5 g/L 的标准进行稀释,每隔7 d 或14 d 施1 次肥,以此确保园艺植物获得充足的养分。
2.2.2 把控时机 园艺植物在肥料管理中还需要合理把控施肥时机,若违背植物生长周期,很难保证园艺植物从肥料中吸收适量的养分,甚至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状态。因此,管理者需要根据园艺植物的不同生长需求选择恰当的施肥时间。比如,在叶面施肥时,若在夏季进行施肥,其最佳时间即为上午10:00、下午16:00,由此强化施肥效果。
此外,若针对果树、花卉植物进行施肥,应选择在秋季施加基肥,并且在果树尚未发芽前施肥。而在追肥期,应将5-6月作为首选施肥时机,并注重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只有园艺植物在适宜的时间获得适量的肥料,才能呈现良性生长趋势。
2.3 水分管理措施
2.3.1 定期浇水 园艺植物包含旱生植物、湿生植物,每种植物的种类不同,需水量也存在差异。对此,管理者需要针对每种园艺植物的需水要求定期进行浇水,以免出现水分不足现象,导致植物枯萎。比如,对于仙人掌等需水量少的园艺植物,每隔14 d 浇1 次水即可。若在夏季,为了防止仙人掌出现水分蒸腾现象,还可适当缩短浇水周期,调整为每7 d浇1 次,若气温偏低,管理者可适当将浇水周期延长至60 d,由此保证仙人掌植物保持适宜的水分供应。对于湿生植物,管理者在发现叶面出现干燥现象时,可立即对其进行浇水,如鸢尾植物,可对其土壤湿度进行观察,待干旱后进行浇水。
2.3.2 科学排水 园艺植物水分管理还需要切实做好排水工作,在水分超出植物的需水量后,会导致植物无法吸收矿物质等养分。对此,管理者需要及时进行排水,以此保证园艺植物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能够健康生长。
常见的排水方法包括建立排水沟以及利用明排、暗排等方式清除水分。其中,明排是指借助排水沟水分释放原理进行排水,但因其占地面积较大,且施工量繁重,因此应根据园艺区域的实际条件进行应用。而暗排是依靠地下排水系统进行排水,但成本偏高。在排水阶段,管理者需要全面了解每一种园艺植物的需水量,继而为落实园艺排水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免排水量过多增加后续浇水压力。据此,管理者应明确自身职责,进而强化园艺植物土肥水管理效果。
园艺植物栽培管理作为影响植物生长状态的重要因素,应予以重视,并从土壤管理、肥料管理、水分管理等方面着手,促使园艺植物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实现高质量生长。同时,管理者还需要根据每种园艺植物的生长特征为其打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便于我国的生态环境趋于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