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瑞(大连财经学院)
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后勤集团的财务管理直接影响着教学、科研、勤务等方面的正常运转。随着后勤集团在学校的作用不断增长,财务管理涉及的事项、人员、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无法适应现有需求。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必须要立足高校的发展需求,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寻找一条新的管理道路,以实现高校后勤集团可持续发展,达到高校后勤集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目的。
目前,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是普遍现象,我国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都存在一定的漏洞。各大高校都制定了自己的后勤管理制度,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没有完全按规办事的情况。对于后勤财务来说,大多数院校后勤集团没有制定自己具备法律效应的规章制度,存在管理混乱的现象。高校后勤财务大多执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企业财务制度》,但是这两种制度在一些交叉问题规定不统一的情况,或者有些问题两种制度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个时候各个单位会采用经验主义的做法,直接影响财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健全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制度的缺失,会导致后勤工作无法和一流学校发展相契合,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财务管理意识淡薄一方面是管理意识的淡薄,另一方面是风险意识的淡薄。管理意识的淡薄主要是后勤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缺乏财务管理意识,个人没有认清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这样会导致财务管理难以形成科学有效地体制,在财务管理操作中产生程序、流程不规范的情况。风险意识的淡薄主要是因为后勤财务管理的模式与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区别,在财务核算的具体过程中,后勤财务的核算更贴近企业核算方式,这样风险指数也随之增高。后勤财务人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使得经济利益最大会而产生经济违规甚至犯罪行为的出现。
现阶段,我国高校后勤集团的评价系统在不断的构建,但是评价体系不统一,不同院校的后勤集团评价方式、评价指标、评价时间段等都不尽相同。这样直接导致高校后勤集团财务管理的评价体系基本上都是处于空缺的状态,大都数单位处于探索阶段,少部分还没有启动后勤财务管理评价。目前后勤财务管理评价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后勤财务管理评价指标的难以确定,不同于社会化企业的评价,后勤财务评价有其特殊性,存在后勤集团资产产权混乱、成本管理有漏洞等问题,难以确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衡点。与此同时,后勤财务管理评价是财务管理的重要一环,通过不同时间段的评价,可以直观的体现出现阶段财务管理的状态,为管理者改进管理、推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构建完整、可行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评价体系是完善后勤管理必行一步。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集团大多是相对独立单位,学校和后勤集团不是直接管理关系,学校对于后勤财务的管理更是以间接管理方式为主。学校对于后勤集团的部分经营性的中心是采取单一上缴学校利润的管理方式,这样就会导致后勤集团的自主权增加,直接产生管理、监管不严格、不正规现象的出现。现阶段,我国高校后勤集团的审计体系尚不完善,审计主导权的归属问题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审计是财务监管的重要手段,后勤集团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缺少审计几乎等同于监管空缺。高校后勤集团的经费分为自筹经费和学校下拨经费,两部分经费的额度都比较客观,财务管理缺乏监管手段,会使得高校后勤集团成为一个容易滋生腐败的地方。
高校后勤集团是个完整而复杂的系统,除了需要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的需求外,还涉及教职员工的日常保障。随之,后勤集团衍生出服务型和经营型两种不同类型的部门,服务型部门主要指的是非营利型保障服务部门,经营型部门主要指的是营利型部门,两种不同类型部门的资金来源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对于不同类型的部门,高校后勤集团财务管理应该是存在差异化的,但是现阶段后勤财务管理都是一把“尺子”。
随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步伐的全面推荐,各大高校都逐步成立自己的后勤集团。随着时间的发展,后勤集团的建设规模、业务范围等越来越大,给后勤集团,尤其是后勤集团财务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发展需要全面分析社会资源,重点衡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坚持服务学校、服务后勤的核心目标。
目前,高校后勤集团财务管理有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分散的财务管理,另一种是集中的财务管理。独立的财务管理指的是,高校后勤集团结合自身实际,不同类型的部门独立设置财务管理中心,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为不同的部门提供更为细致的服务,但是不利于后勤集团财务的集中管理,造成资源利用率低下,成本代价较高。集中的财务管理指的是,后勤集团统设一个财务管理中心,完成整个后勤集团各个部分财务监督、核算等财务事项。我国高校后勤集团财务管理中,大多数采用集中财务管理方式,统一核算、授权、审批,有效地将财务核算和人员管理合理结合,有机的融为一体。这种高校后勤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在发展中趋于成熟,是一种行之有效地管理模式。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在诸多领域取得了新的发展成效。同样,在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也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趋势。后勤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包含会计事物处理信息化、财务决策信息化、财务审核信息化。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产物,主要是通过信息化手段结合网络化和大数据技术所开发的财务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实现财务资金管理的信息化,还可以实现资产、人员管理的信息化。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增强后勤集团对于集团资金、集团资产的实时管理与控制,同时还方便于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互联互通。与此同时,财务管理信息化对于财务人员素质的要求也是随着提高,财务人员应该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培养财务管理信息化理念,紧跟时代技术发展的步伐,适应新型财务管理模式,提高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效率。
清晰认清现有高校后勤集团财务管理制度缺陷,结合时代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后勤财务管理制度是高校后勤集团规范管理、提高服务的必行之路。创新后勤集团财务管理应该遵循后勤发展规律,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秉承服务高校、服务社会的原则。创新后勤财务管理制度应该以学校管理为出发点,制定合理可行的财务核算、授权、审批流程,同时应该保证各项财务监察情况透明真实。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后勤财务管理制定的制定应该是和学校整体管理制度相互呼应的,不能有制约高校发展点的出现。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意识应该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提高,高校的发展使得后勤集团的市场不断扩大,高校后勤集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高校后勤集团的发展、开放,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加,这个时候后勤财务人员更应该有明确的财务管理意识,使得后勤财务成为高校后勤集团发展坚强后盾。强化后勤财务管理意识需要后勤财务人员意识到,财务的重要性、服务的重要性、正规的重要性。同时,后勤集团可以将财务人员的相关素质纳入人才队伍考评指标中,制定明确的奖惩措施。
高校后勤集团财务管理评价是促进财务管理正规化、流程化的重要抓手,创新后勤财务管理评价体系需要牢牢抓住评价指标这一主线。考虑高校后勤集团不同部门性质不同等因素,财务管理评价应该对服务型和经营型分别制定评价指标。针对服务型部门,后勤财务管理评价指标应包括经费投入情况、经费使用情况、资产使用效率等,三个不同的指标所包含的诸如经费投入总额、预算执行率、资产增加量、资产消耗等也应考虑在内。针对经营型部门,后勤财务管理评价指标应包括成本投入情况、利润增减情况、资金周转情况。
针对高校后勤集团财务监管不实、监管不严等问题,需要对后勤财务进行全面的梳理,梳理总结出财务现有问题、漏洞、隐患,分析现有问题对后勤发展的危害。管理者提高站位,牵头制定科学可行的监管措施,可考虑同审计相结合,定期进行专项审计,通过审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后勤财务部门需要定期提供财务报告,主要是经费效绩报告,通过报告自查问题,最大限度地避免财务风险的产生。此外,适时的引入信息化财务监管手段也是重要的手段,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财务的实时监管可以杜绝财务问题的发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后勤集团必然跟随着高校的发展、科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的发生改变,财务部门作为后勤集团的核心,必须要创新管理模式。从创新财务管理制度、强化财务管理意识、创新财务管理评价体系、完善财务管理监管体系等方面出发,高效运用现有社会资源,紧贴服务高校、服务社会宗旨,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衡,做到与高校共同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