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潮汕红色革命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融合

2020-02-15 20:49:48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潮汕地区潮汕初心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一、潮汕文化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潮汕文化,作为区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潮汕人民长期实践劳动中不断积累的巨大精神财富,是当地人民精神灵魂的重要依托。潮汕文化一直坚守着固有的地方传统,努力使正统文化的影响融合于其中。由于历史地理特质,加之丰富的文化资源,潮汕文化深刻地反映了地区的民俗风情,以一种无形的强大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潮汕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潮汕地区高校的学生主要来自于粤东西地区,潮汕地区生源更是占很大比量,他们深受当地文化影响,耳濡目染,其信仰与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区域文化的影响。

二、以潮汕红色革命文化精神铸魂育人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潮汕地区具有光荣革命传统,是高校开展大学生理念信念教育、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文化资源。潮州西湖涵碧楼、汕头市大埔会馆、潮州饶平县茂芝会议遗址等都是潮汕红色革命文化的典型,都见证了潮汕地区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

1927 年“八一”南昌起义后,起义部队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等的率领下南下广东。9 月23 日,在潮州工农武装的响应下,起义军占领潮州,将司令部设于西湖公园的涵碧楼。1927 年9 月24 日进入汕头市后,在“大埔会馆”设立总指挥部,到9 月30 日撤出,前后共七天,史称“潮汕七日红”,红色政权点燃了潮汕地区革命的烈火。作为革命光荣岁月的历史见证,大埔会馆现修建为“汕头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生动地向人们再现了那段峥嵘岁月,守护着革命先辈留下的红色精神。这些红色革命遗址,沉淀着革命先烈砥砺前进的革命精神,更体现我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仰。传承红色基因,传递革命信仰,守护革命先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潮州市饶平县茂芝会议是八一南昌部队自三河坝退守后,为了稳定军心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朱德同志在大会上稳定了军心,激发了初心,使大家牢记了使命,并确定了“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方针,为井冈山会师奠定了基础。茂芝会议遗址诠释了我党革命军不避艰险、乘风破浪、奋勇前行的大无畏精神和惊人气魄。

潮汕红色革命文化是当地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素材和深厚力量。潮汕红色革命文化对大学生的培养与价值引导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引领与精神动力;另一方面,潮汕革命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也离不开高校思想教育的有力支持与广泛宣传,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潮汕革命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需要依托高校这一重要的教育阵地,才能在实践中焕发生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同样要以当地优秀文化为重要载体,才能提升育人工作,实现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融合。

三、潮汕红色革命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义

1、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

潮汕红色革命文化所蕴涵的精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财富,是弘扬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潮汕红色革命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精华,两者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以潮汕红色革命文化资源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激励大学生在风起云涌的时代中不畏艰险与困难、敢于奋勇前行,坚定理想信念,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具有传承红色基因、自觉弘扬革命精神的深远意义。

2、体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主题

我党带领人民在潮汕地区开展武装革命斗争,红色政权虽维持七天,却在这片土地上播下革命的种子,为潮汕地区开展革命创建了有利条件,将革命浪潮推向至高点,同时为党探索革命道路积累了有益经验。传承潮汕红色基因,用红色革命文化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激励大学生以勇于进取的革命精神锤炼自己,践行初心和使命,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与历史担当。以潮汕红色革命文化精神这一思想引领推动大学生自我锤炼,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伟大革命信仰中汲取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滋养大学生思想境界,能极大地促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紧扣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教育主题。

四、将潮汕红色革命文化融入高校育人工作的途径

1、传播潮汕红色文化基因,培育大学生崇高的价值追求

将潮汕红色革命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育人工作中,需要不断提高潮汕红色革命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之发扬光大,这也是传承中华革命文化的重要举措。

因此,积极传播潮汕红色革命文化,需赋予区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旺盛活力。充分利用潮汕文化精神对大学生的培育,这就要求我们把弘扬潮汕优秀文化与建设校园文化结合起来,以大学生的视角与时代的发展趋势,赋予潮汕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与发展契机。把潮汕红色革命文化引进高校,推动校园文化发展,让大学生全面了解潮汕文化,感受其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大学生这一群体对潮汕文化的认同,培育大学生崇高的价值追求与理想信念。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冲击着青年学生的价值观,部分学生可能产生价值迷茫与困惑,需要正确的价值引领。以潮汕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与价值观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坚定远大的理想信念。

2、推动实践活动教学,弘扬崇高革命精神

把潮汕文化引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之中,不断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与科学性。同时,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形成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的合力作用,促进他们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提高思想认识,锻造高尚人格,成为新一代红色精神的传播者。

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应注重实践性,积极引导大学生深入实践。如组织学生到涵碧楼、茂芝会议遗址、潮汕人民英烈纪念碑、汕头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等爱国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进行现场教学,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感怀历史,悟初心、明使命,砥砺前行,充分感受红色精神的熏陶,保持奋发有力的学习姿态。

把弘扬红色革命基因、讲好红色故事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发掘它们蕴含的现代性力量,深化大学生对潮汕文化的传播与认同,强化思想引领。利用潮汕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此作为大学生党团主题活动的教育实践基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的价值观。

3、运用新媒体追寻红色革命踪迹,加强教育感染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潮汕革命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与理想信仰传播给大学生,在传播红色基因的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多渠道将潮汕红色革命文化资源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以生动鲜明的主题形式呈现出来;或以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网络平台推送革命故事传播红色精神,增强教育的辐射力与感染力;或利用多方资源将潮汕红色革命故事打造成传媒文化产品,将厚重的潮汕历史文化内涵与新的科技条件相融合,适应了时代的信息化发展,使大学生从中深入感受潮汕红色革命情怀,潜移默化中接受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教育的深刻性与内涵性。

结语:

潮汕文化培育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崇高价值追求。如何采取更有效的途径把区域优秀文化资源融入到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积极弘扬区域优秀文化,提升教育的内涵性,是潮汕地区高校面临的重大挑战。

猜你喜欢
潮汕地区潮汕初心
潮汕地区『营老爷』:与神同乐的全民狂欢
中华民居(2021年4期)2021-11-18 06:07:46
潮汕牛肉火锅
金桥(2021年2期)2021-03-19 08:34:18
永远的初心
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11-17 02:09:45
潮汕:把一碗粥吃成了传奇
潮汕地区太极拳发展现状探析
武术研究(2019年12期)2019-04-20 12:23:12
论“不忘初心”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3:52
潮汕为何让人欲罢不能
商周刊(2019年1期)2019-01-31 02:36:40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意林(2017年11期)2017-06-30 10:55:35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意林(2017年5期)2017-04-05 08:38:19
潮汕家庭教育中的榜样教育
科教导刊(2016年21期)2016-09-24 22: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