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清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在进入21 世纪第二个十年之后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全国规模专题会议的持续召开以及相关论文集的出版,特别是汇集海内外近40 所高校、80余位学者合作完成的五卷本《中国近代建筑史》于2016 年正式出版并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铸就了相关研究领域的里程碑。而2016 年以来分别于沪、穗、宁三地召开的有关学术会议则就后续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这是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中国学者必须警醒的重大战略问题。
在此背景下,受笔者与汪晓茜老师的邀请,近20 位海内外学者于2019 年6 月初齐聚金陵,参加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主办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专家咨询暨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研讨会”,试图从不同层面、以多种视角回应上述问题,在技术史、思想史与观念史方面有新的开掘和拓展。本专栏藉此汇集部分成果,与同道分享、交流。
资深学者专注于特定研究视角的持续观察与理论探讨,赵辰认为“中国近现代建筑”是全球化进程中的现象,必须立足于此重新看待中国文化与世界的关系。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变化,也必然要求有关研究任务适时作出相应调整;徐苏斌则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框架延伸至其发展动力机制的再思考,依据历史学意义上的“主动受容”与“被动受容”之辨析,提出“划分近代的分水岭”,以及中国近代建筑发展之两种动力并行交织的机制;李华从现代性的自觉与自省、中国建筑中的现代性问题和作为方法的知识构成等若干角度,展开对技术与建筑之关系的探讨,指出以现代性反思为基础的问题和知识视角,是检省当代问题及这一历史过程的镜子和契机。
在案例研究的精微分辨与体系建构的宏观考察之间“搭桥”的工作也极为重要,彭长歆、顾雪萍考察近代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建筑中的体育场所,认为其贡献并不限于体育空间之建筑学设计知识的形成,更在于和具体使用方式及特定使用情境相调适——因承载社会改革使命而作出相应设计改进,从而超越其西方原型;李海清、敬登虎基于发明与传播是全球流动背景下技术研发与输出的主要形式,而后发地区建筑活动技术策略也并非仅限于被动输入之一途的学术判断,指出抗战时期中国后方“战时建筑”在结构、构造方面采取混合策略是基于设计思维转变的建筑技术进步。
结合实践应用的探讨也彰显出本领域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社会需求。刘亦师着眼于教学实践,以清华大学中国近代建筑史课程为例,论证发掘一手资料、开展普查研究的重要性。进而又从技术史、观念史、思想史等方面入手展开讨论,提出生长出多样化叙事方式和研究范式的期待;冷天则结合遗产保护实践,重拾中国营造学社开启的“二重证据”研究法,基于建筑本体勘查、历史影像数字化还原、特殊节点构造拆解分析、实物湮灭后的类型化推测等分析,检视“历史的真实”这一学科根本问题。
受约稿时限和公务繁忙等影响,多位学者难以如愿及时完成写作,引为憾事。好在以上研究题旨虽未能覆盖会议交流成果之全部,但都从技术史、思想史与观念史方面有针对性地回应了会议主题,不仅有明确的问题意识,且能在宏大叙事和精微分辨两极之间自如切换而“林木互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研究领域的水平与共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期待“走过春天的南京会议”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不断结出硕果,为学科繁荣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