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燕 涂师平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学院办,福建省福州市 350005
早期接触临床是指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的低年级医学生走进医院,通过多种形式接触临床常规工作,使医学生能够较早地树立临床意识,促进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同时,也让医学生提早感知医疗卫生职业,及早树立医患沟通、人文关怀意识,增强人文素养,促进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早期接触临床是世界高等医学教育课程的改革趋势之一,也是我国医学教育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手段之一。
1.1 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脱节 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采用“基础—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法,就是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临床实习三阶段组成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缺点在于强调三阶段的先后顺序,强调各学科的独立性,课程设置整体性相对较差,很难做到基础与临床的结合和渗透。低年级医学生未接触临床,单纯学习基础知识,内容相对枯燥、乏味,加上医学的特殊性,很多基础知识点比如解剖学等需要背诵记忆,且有些词汇晦涩难懂,导致多数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学习动力明显不足。高年级医学生进入医院,进入临床,在见习或实习实践中,需要用到基础理论知识来解释临床问题时,发现学过的基础知识不扎实,甚至忘得差不多。
1.2 临床实践动手机会少,动手能力差 近年来,医学院校扩大招生规模,医院见习和(或)实习学生明显增加,同一科室同一时间段学生过多,导致学生人均动手机会明显减少。同时,由于患者的法律意识大大提高,学生在患者身上的各种操作机会明显减少。而且,医患关系紧张,为减少医患矛盾,医院或带教老师自然降低对见习和实习学生的教学要求。还有,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兼顾复习考研或寻找就业单位,参加各种考试和面试,导致学生不能静下心来安心实习,也明显占用学生实习时间和精力,导致学生只能在众多科室走马观花式地实习,真正实习时间减少。上述因素都是导致医学生临床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差,陷入了“理论多实践少”的尴尬局面。
1.3 医患沟通等人文素养缺乏 传统医学教育重视医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低年级在校生没有接触临床,没有接触真正的患者,往往是老师课堂上传授基础知识,学生努力记笔记,被动吸收,死记硬背,也没接受沟通技巧等相关方面的训练。高年级见、实习生进入医院,接触一线临床,接触各科室医护员工及各种患者,不能很快转换角色适应临床工作,特别是面对患者时,缺乏基本的医患沟通能力,不懂如何与患者进行主动沟通交流,不懂如何关心爱护患者,没有深切体会医者父母心的职业责任感等。这些都不利于正常医疗活动的顺利开展,甚至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4 现代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高要求高标准 时代在不断进步,普通民众法律意识、平等参与意识不断增强,现代社会对医疗服务行业提出了高要求高标准。医疗服务范围由医疗技术服务扩大到预防保健社区服务,从生理机能服务延伸到心理健康服务;医疗服务类型由患者无条件信赖医生转为患者花钱购买相应医疗服务的消费类型;医患关系模式也由医生决定治疗方案的传统单向模式转变为医患双方共同参与治疗的模式。但是,现代医学存在高风险、不确定性,患者个体差异大,而患者对医生对治疗结果的期望值过高,很容易引起医患纠纷。这些都迫切需要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医务人员。现代社会对临床医生综合素养和医患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克服传统医学教育的弊端,同时又符合医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开展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是非常必要的举措,它是医学“三早(包括早临床、早科研、早社会实践)”教育中最基本的环节,对学生对医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1 学生方面
2.1.1 加强基础和临床、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促进知识内化、提升[1]: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早期接触临床让尚未接触临床专业知识的低年级医学生走进医院,走进医生和患者,让学生感性、直观地认识并接触临床日常工作。在早期接触临床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和巩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又能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习,从而避免单纯学习基础知识的枯燥与乏味,又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融会贯通,从而有利于基础和临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促进知识的内化、迁移、融合,对更好地掌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早期接触临床是医学教育中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感悟。
2.1.2 激发学习热情,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活动让“专业知识空白”的医学生跟随老师门诊接诊、病房查房,观看问诊、体格检查、手术过程以及临床基本技能操作等,学生对整个诊疗过程都感到新鲜、好奇、疑问,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极大热情。在带教老师的循循诱导下,学生学习态度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答案、发现新问题,特别是随着早期接触临床活动不断深入、多样化,学生逐渐体会到了医生救死扶伤的责任,树立了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2]。
2.1.3 促进临床能力提高,初步建立临床思维能力:早期接触临床让医学生进入临床一线,切身感受到自己角色的改变,由医学生变为“见习医生”,跟随带教老师观摩诊疗过程,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临床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观察和思考,再结合课堂理论知识,学会如何将所学理论知识融入临床实践,如何将所学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如何诊断、鉴别诊断,如何对疾病进行抽丝剥茧式分析,可以提高医学生临床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日后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2.1.4 学习沟通技巧,提高人文素养:近年来,患者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疗纠纷频频发生。严峻的医疗环境要求医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临床基本技能,还需具备缜密的临床思维、有效的医患沟通、高素质的执业精神等。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所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中,沟通技能是基本核心之一。医学生在校学习阶段除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操作外,也应适当进行沟通技巧的学习和训练,以便日后更好地进行医患沟通和同行之间沟通,更好地开展临床活动。早期接触临床让医学生跟随老师门诊接诊、病房查房,观看带教老师如何与患者沟通交流,带教老师也有意识地传授医患沟通知识及技巧。在早期接触临床过程中,学生也适时抓住机会与患者沟通交流,对学生而言是一种锻炼。带教老师在临床中适当引导学生如何关爱患者、如何做好医生等。这些都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医患关系,培养初步沟通能力,提前培养关爱患者、医患良好关系的人文素养[3]。
2.1.5 增强职业素养,感知职业使命感、认同感:早期接触临床让低年级学生了解所在医院文化,直观感受医院环境和布局,了解基本诊疗流程,强化学生对医院的认知。而且,早期接触临床可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临床一线工作,亲身体验医生日常工作的忙碌,感受医生救死扶伤的重大责任,及早对医生职业产生感性认识,加深对医生职业的理解,提早感受医生职业的崇高性。早期接触临床也让学生有机会与患者近距离接触,体会患者的痛苦,思考如何关爱患者、如何帮助患者解决问题等,树立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增强医学生博爱、人道的职业责任感,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使命感,加强对医学事业的热爱,较早地进行职业定位。
2.1.6 有利于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21世纪是医学和生命科学的世纪,现代医学模式已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培养高素质、高能力、应用性强、善于处理医患关系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已成为新时代迫切的要求。新时代的医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有关心爱护患者、良好医患沟通等人文素养。开展早期接触临床,让低年级医学生进入医院,尽早接触医生和患者,体验诊疗过程,加强基础与临床医学的相互渗透,有利于初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医患沟通能力,同时,也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医疗保障体系、医改政策等卫生管理学、法学、伦理学的内容融入早期接触临床实践中,能及早对医学生进行职业行为、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上述所培养的临床综合素质与能力,正是复合型医学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因此,开展早期接触临床,为培养具有高素质、应用型的复合医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1,4]。
2.2 医院方面
2.2.1 有利于推动医院整体带教水平的提高:早期接触临床带教,不同于见(实)习生带教。早期接触临床的学生尚处于低年级,只学过公共基础知识,没有专业知识,带教老师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临床专业知识传输给学生,非常考验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带教老师应充分了解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对知识接受方式的不同,改变讲解方式,钻研授课技巧,努力提高自身带教水平。与此同时,学院内部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或选派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示范教学,同时不断提供机会让带教老师外出学习或创造平台供不同老师间相互切磋交流等,从而不断提高医院老师的整体带教水平。
2.2.2 有助于促进早期接触临床课程体系的建立[5]:根据早期接触临床的文件精神,由临床教研室资深专家和管理人员合力配合,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程开设时间,制定完善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积极鼓励不同临床科室开展形式多样的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活动,从而建立一套有我院特色、科学、规范的早期接触临床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