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寨村传统村落特征分析

2020-02-15 10:48
江西建材 2020年6期
关键词:大寨院落格局

宋 玲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0

1 大寨传统村落典型特征分析

大寨村位于山西省昔阳县中部,于2015 年入选中国第四批传统村落。解放前的大寨村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解放后,在陈永贵等一代领导人的带领下,向穷山恶水展开宣战,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开辟层层梯田,创造了改造自然,建设农业的巨大业绩,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和表扬,并于1964 年向全国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大寨从此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1.1 历史风貌空间格局分析

1.1.1 村庄外部空间格局

六、七十年代在陈永贵、贾进才、宋立英、郭凤莲等大寨革命领导人的带领之下,大寨人以战天斗地的情怀在原有的贫瘠土地上创造出虎头山、大寨田、大寨村三者和谐共生的风貌格局。大寨村“居沟、望山”的外部空间格局不同于我国传统村落选址中“枕山、环水、面屏”的理想山水格局,却是当地山梁沟谷多、平地坡地少的自然条件下的典型布局模式。这种空间风貌见证了大寨人民从战天斗地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过程,既是“大寨精神”的空间载体,也是大寨人民尊重自然的重要体现。

1.1.2 村庄内部空间格局

大寨村村庄内部空间格局与传统的山地古村落大为不同,是典型集体主义公有制村落空间的代表,其中心为大柳树周边供村民集会、休闲公共活动的广场,居住功能片区与公共服务设施功能片区分区明显,居住片区位于村庄南部,粮站、供销社等公共服务设施片区位于村庄北部,南北向公共生活轴线串联起两大功能片区,自大寨村大柳树中心广场一直延伸至大寨旅游接待中心。

1.2 民居特征分析

1.2.1 “筒子楼”式院落空间

这种院落空间主要体现在“农业学大寨”时期大寨村最早修建的“火车皮”式联排窑洞之中。居住建筑为“底窑上砖”窑楼式的建筑形式,院落空间由同一台地中木构砖房与石砌窑洞围合而成。院落空间由过道、入户空间、辅助用房组成,户与户之间呈现半围合的空间形式,与“苏联援建”时期的“筒子楼”形式相似。

1.2.2 “凹”字型院落空间

位于大柳树中心广场东侧的柳树院与梧桐院,院落均呈现半围合式“凹”字型的空间形式。柳树院与梧桐院整体为高低二进式布局,一层院落与二层院落通过一层院落东侧窑洞北部的楼梯相联系,院落整体宽敞、公共空间尺度大,是大院内部村民重要的休闲、娱乐交往的场所,犹如放大版的传统四合院。

1.2.3 “L”型的院落空间

此类院落空间依托山势,分上下两层,底层中村民院落大多由菜园、辅助用房以及低矮的围墙分隔开来,二层中大部分村民院落空间形式为独院独户,每层窑洞建筑联排成形,呈现“L”型的空间结构。“L”型院落空间整体空间风貌呈现“一层开放有序,二层封闭整齐”的空间特征。

2 大寨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思路

大寨沿革史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造就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大寨精神的奇迹。如今遗留的大寨民居、大寨梯田、虎头山森林公园,正是大寨人民凭借“大寨精神”所创造的奇迹。对这些历史遗存的保护与挖掘,其意义已经超出了一般传统建筑的保护,更是大寨精神传承的重要保障。为确保大寨村作为大寨精神核心物质载体的完整性,大寨传统村落宜采用聚落式博物馆的整体保护方式,将大寨村村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以现存大寨村建于六、七十年代的公共建筑、民居建筑、古树名木、水利梯田等文化遗存为基础,将其全部纳入“大寨聚落博物馆”建设范围,统一规划,分别完善,重点建设,科学布局。通过对大寨红色文化元素的凝练与提升,打造集学习教育、文化体验与梯田景观于一体的大寨红色文化展示地。

3 结语

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与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的加以对待,有扬弃的加以继承。大寨村作为大寨精神和大寨文化的核心物质载体,一方面应深入挖掘村落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对村落特征及价值的研究,延续历史文化风貌,另一方面通过对现有历史资源的改造利用如建立大寨聚落博物馆的方式,让大寨传统村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大寨精神也将进一步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大寨院落格局
八一作品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过去的苹果
小人物的大格局
院落里的黄昏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
巧家县大寨镇中心学校
大寨精神新启示
院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