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诉求的高中化学有效学习行为探索

2020-02-15 07:23:49洪晓岩陆国志
山东化工 2020年13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者化学

洪晓岩,陆国志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1 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诠释

1.1 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与理解

自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发展核心素养”后,有关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认识与解读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制定,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整合,凝练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五个维度。在新课标中,相继阐述了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两块内容,并强调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是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提出的,由此可见,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习化学课程的基本要求和价值,更是新时代育人的基础。

1.2 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遵循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反映了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过程至关重要。首先,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鲜明的学科色彩,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时刻紧紧围绕化学学科特色的原则,将宏观微观概念剖析、结构模型理念、实验创新意识始终融入化学学习中,潜移默化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其次,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既是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就包括所有接受教育高中生,要求在注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遵循全面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原则,培养范围必然要覆盖所有高中化学学习学生;最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测评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程度及养成效果,要求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养成过程具有一定评价性的原则。

2 高中生化学学习现状

2.1 “学习目标”衰减

化学课程目标是对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是教师教学的基本遵循,也是教师制定化学教学目标的依据;化学教学目标实质上是由教师设计的化学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这里的“学习目标”是指高中生在化学学习前欲达到的化学知识技能水平、解决生活中化学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因受教学环境、教学目标迫切性优先原则、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不能百分百达成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因素,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由于低效甚至无效的学习行为、不当的学习方式等影响,再次衰减了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而在学生完成“学习目标”阶段的衰减现状,可以通过探索有效的化学学习行为、规范化学学习方式得到提高。

2.2 学习行为低效

学习行为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的综合体现,高中生化学学习行为低效直接影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养成。当前高中生化学学习行为低效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重学习时长,轻学习节点,低效的学习行为直观表现为学习效率低下,例如,课后的作业量在九点钟前轻松可以完成,由于高中生写作业时注意力不专注、边学边玩等低效行为,导致十一点甚至十二点完成作业,不仅作业质量不高,还会影响第二天上课效果;二是重学习态度,轻学习内容,在化学课堂上,提倡高中生发散思维,主动提出问题,然而很大一部分高中生往往抓不住教师讲课重点,揪着旁枝末节向教师提问,恰恰忽略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三是重学习知识,轻能力培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通过感知知识、做出行为选择,最终养成各学科核心素养,不会学习和被动学习的现状严重阻碍了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2.3 学习结果偏差

学习结果是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成果,包括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得、价值观念的形成、必备品格的塑造、关键能力的掌握等,直观体现学习过程的优劣,是评价有效学习的重要依据。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更立体化、多元化,更加看重化学学科的学习应用于化工生产情况,对学习的追求已经慢慢由学习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认清学习目的,正视学习结果正在由广义走向狭义的偏差现状,是学科核心素养诉求的亟待解决的严峻考验。

3 追求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化学有效学习行为的培养策略

3.1 树立量身定做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身能力,依据学习内容,为自己设定的学习结束后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的标准,学生有能力依据学习结果判断目标达成情况,并以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奖励为动力,二次学习甚至多次学习,以期达到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学生个体间存在认知发展水平、化学知识基础、信息加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树立学习目标时除要考虑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外,还必须考虑个体差异因素,分别树立适应学生个体的学习目标,依据学生已有经验、认知水平设立初、中、高三级目标,依据学生化学知识基础设立初、中、高三级目标,依据学生信息加工能力设立初、中、高三级目标。

3.2 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学习方法的展现形式,学习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学习结果,在化学学习中,注意是学习的前提,因此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利用化学学科色彩(如化学符号、化学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尤为重要,在掌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后,一方面学习化学知识,一方面把短时记忆通过复述转化为长时记忆,并将知识编码分类储存,在解决问题需要时快速提取大脑中的知识,并重新对知识进行加工整合,随着练习次数增加,对知识提取使用也愈加成熟,解决问题能力逐渐增强,才达到了学习的目标。

3.3 深挖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指的是为实现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利用的一切资源,能称之为学习资源的有多种,目前已基本普及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环境资源(教材和实验室)、信息资源,深度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使其充分发挥资源价值,是省时高效的促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化学教师作为教师集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除具备一般教师具备的教师专业素质外,还应该具备扎实的化学学科专业知识、实验探究创新能力、科研精神与社会责任,在教学中不断自我评估、学习进取、改善教学方法;同伴资源在学生学习中经常发挥榜样的作用,学生遵照个体间差异,树立能力稍优于自身的同伴做榜样,促使学生产生自我效能感以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标;化学教材和化学实验室具有鲜明的学科色彩,充分利用教材中化学符号、仪器说明、装置图样,开放化学实验室多开展化学实验创造学生与化学学科接触机会。教师淡化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学生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高效自主学习。

3.4 营造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是在一定学习环境下学习的气氛,影响学习氛围的因素包括校园环境、家庭环境、教师、学生自身以及同伴等,不良的学习氛围会滋长不良学习行为的养成,优异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高效学习。在为学生提供舒适的校园环境、整洁的班环境这些显性氛围外,师生间以及同伴间共同营造的隐性学习氛围也对化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化学之前,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借用社会热点新闻事件或关联学生发展事件,营造兴趣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如参观化工生产设备、流程,了解化工发展的技术革新历程,间接向学生传达化工生产成果,从而使学生重视化学学习成果,规范学习行为,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学生在刺激的条件下,更容易被激发成功的欲望,从而为达到学习结果而做努力,师生间或同伴间营造竞争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斗志,引导学生养成高效的学习行为。

3.5 制定多维具体的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科知识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进步,创新探索能力发展的鉴别,评价对象包括教师、学生自身、同伴、家长等,评价的目的是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优化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发展。除常见的纸笔测验评价、学习档案袋评价、活动表现评价外,再制定学习者自评、同伴评价、家长评价,多维度具体的评价相结合能更准确的分析出学习者的发展状况,为保证评价准确性,其中学习者自评强调客观性和真实性,学习者站在自身视角客观描述学习状态及学习结果,避免为了受到表扬虚假夸大自己的学习状态;同伴评价遵循公平性和随机性,同伴站在第三角度公平评价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同伴评价对象定时随机更换,以免同伴间私人关系对评价结果产生干扰;家长评价讲究参与性和平等性,家长在评价学习者期间,必须以和学习者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之中,深入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心路历程、学习状态转变、学习方法选择,做出准确评价。除此之外,评价角度还要参考学生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以期达到化学化工发展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的形式。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学习者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22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 07:31:38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