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遇彭老

2020-02-14 05:53晓苏
星火·中短篇小说 2020年1期
关键词:大西南滇池文学奖

晓苏,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协会员,湖北省作协副主席。先后在《人民文学》《收获》《作家》《花城》《钟山》《天涯》《十月》等刊发表小说五百万字。出版长篇小说《五里铺》《大学故事》《成长记》《苦笑记》《求爱记》5部,中篇小说集《重上娘山》《路边店》2部,短篇小说集《山里人山外人》等13种。曾获湖北省第四届“文艺明星”奖,首届蒲松龄全国短篇小说奖,第二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第三、第四、第五届湖北文学奖,第六届屈原文艺奖,第五届汪曾祺文学奖。

我和著名军旅作家彭荆风先生属于忘年交。他生于一九二九年,我生于一九六一年,相差三十二岁。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交往,相反,正是由于年龄悬殊,经历迥异,我们交往起来反而显得更加真诚、自然、实在,没有虚情假意,没有繁文缛节,没有功利目的,倒是更多了一些缘分的因素和想象的空间。

其实,我与彭老总共只有三次相遇。但是,我们一见如故,每次相遇都像节日,从相遇之前的期盼,到相遇之中的兴奋,再到相遇之后的回忆,每一个细节都让我经久难忘,都让我铭心刻骨,都讓我无限怀想。正是在这一遍又一遍的怀想之中,我和彭老的友谊与感情得以定格,得以放大,得以珍藏。

我与彭老的第一次相遇,是在二〇〇五年的秋天。那次,我专门把彭老从云南昆明请到湖北武汉,是为了让他给来自全国的三千多名中学师生讲他的短篇小说名篇《驿路梨花》。

当时,我还担任着《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的主编,每年都要组织一场全国性教学研究活动。那一年,我别出心裁地策划了“一课三讲”,即一篇课文的三种讲法。我从中学语文教材中遴选了三篇深受师生欢迎的课文,分别由课文作者、大学教授、中学老师各讲一次,让大家看看三种讲法有何不同。我至今还记得,当时所选的课文,除了彭老的《驿路梨花》之外,还有舒婷的《致橡树》和叶文玲的《我的长生果》。我之所以选择彭老的《驿路梨花》,是因为我很早就读过这篇小说,并受到作品中迷人的诗情、画意与美感的深深诱惑。这样说来,我和彭老在未曾谋面之前便神交已久了。

我所供职的华中师范大学,坐落在美丽的桂子山上。彭老来的时候,桂子山正处于一年四季最好的季节,满山的桂花都开了,到处飘荡着浓郁的桂花香气。彭老在其爱女彭鸽子的陪同下,于傍晚抵达山顶的桂苑宾馆。推开窗户,便可闻到桂香。我去宾馆看望彭老时,他正倚窗而立,仿佛陶醉于桂香之中。我问彭老,这山上的桂花与您笔下的梨花相比,哪个更美?面对我这个拙劣的提问,彭老不慌不忙地说,这是两种不同的花,也是两种不同的美。从气味来讲,桂花的香气更浓,梨花相对稍淡;从色彩来讲,梨花开得更艳,桂花相对较淡。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我觉得两种花都很美。

那天晚上,我在彭老房里待了很长时间,少说也有一个半小时。按说,我应该早点告辞,好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及时休息。但彭老一直谈兴很浓,我几次起身都被他挽留下来了。与其他作家不同,彭老在交谈中从来不涉及文坛怪事和作家们的八卦新闻,而是从头到尾一直在谈文学。从《当芦笙吹响的时候》等经典作品的创作经过,谈到《边寨烽火》等电影的改编情况,又谈到《解放大西南》等新作的创作甘苦。给我的感觉是,除了文学,再也没有让彭老更加上心的事情。在我看来,彭老就是为文学而生的,文学已成为他生命的全部。那天与彭老的一席长谈,让我深受启发。我认识到,文学并不只是一件好玩的事情,要想有大的成就,必须把它当成一生的事业,要严肃地、虔诚地、不懈地对待它,追求它。同时,我还暗暗地把彭老当成了我的榜样,或者说偶像。

五年之后的二〇一〇年冬天,我有幸第二次遇到了彭老。那年,我的一篇题为《乡村车祸》的小说意外地获得了由昆明《滇池》杂志社主办的第七届滇池文学奖。收到颁奖会通知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彭老。我想,这次去昆明,我一定要去看望一下他老人家。临行之前,我还特意买了一些武汉特产。

当时,武汉已是冬天,我已经穿上棉袄了。可到了昆明,季节马上发生了变换,好像一下子回到了春天。我抵达昆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脱下棉袄,甚至连毛衣也去了,只穿了一件衬衫和外套。到《滇池》指定的酒店报到住下后,我因为见彭老心切,征得著名小说家、时任《滇池》主编张庆国先生同意,当天下午就去了彭老那里。从武汉动身之前,我没有告诉彭老我要去昆明,到了昆明后,我才把这个消息告诉彭老。彭老听说我到昆明了,在电话那头高兴不已,立刻把具体住址告诉了我,还嘱咐我一定要去。

彭老住的地方很好找,我没用到一个小时就到了他家。知道我要去,彭老和鸽子姐为我准备了许多好吃好喝的,除了稀罕的南方水果,还有名贵的普洱茶。但是,我对这些吃的喝的兴趣并不大,一进门就被一种浓厚的文学氛围吸引住了。彭老家里到处都是书,不仅书房里堆积如山,连走廊的小桌上都放的是。我仔细地浏览着彭老的藏书,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既有自己的也有别人的,而且,我送他的那本小说集《金米》也在其中。这让我非常感动。当我的目光在《金米》上短暂停留时,彭老说,你的小说很讲究叙事视角,这一点值得肯定。看来,彭老还读过我的作品。我为此感到万分荣幸,并受到极大鼓舞。

那次,我和彭老在他书房坐了至少两个小时。我们一老一少,坐在书的峡谷里,相谈甚欢。彭老身体硬朗,思维敏捷,口齿清晰,一边给我讲他的创作道路,一边频频起身,把他的创作笔记拿出来给我看。他还给我看了他创作的《解放大西南》的手稿,足足有几尺厚。看得出来,彭老非常看重《解放大西南》这部作品。这是一部具有史诗性质的长篇纪实文学,当时刚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彭老兴致勃勃地送了一本给我,还在扉页上认真写下了一行字:“晓苏老友指正。”后头还签了名盖了印。我接过此书,如获至宝,捧在手里久久不放。彭老告诉我,这本书中所写的情节,之前的许多同类书籍中都曾写过,但这本书中的细节都是新鲜的、独特的,绝大多数都是他亲自采访所得,所以十分珍贵。真正的文学不在于情节怎样,而在于细节如何。细节描写不同,文学的质地就不同。正因为如此,他才花大力气写下了《解放大西南》这样一部作品。经彭老这么一说,我才恍然明白了他写这部巨著的意义和价值。果然,随后不久,《解放大西南》获得了鲁迅文学奖。

我去拜访彭老的那天下午,彭老本来还准备留我吃晚餐的。遗憾的是,《滇池》杂志社当晚有招待晚宴,我只好推却了彭老的美意。告辞的时候,彭老还赠送了我一份礼物,是一个非常精美的普洱茶饼。鸽子姐还特地送了我一枚造型别致的茶针,并细心地告诉我如何使用。彭老父女的馈赠,让我深感喜悦。

那天从彭老家里离开时,也许是为了给我一个惊喜吧,彭老没有说他次日也要出席滇池文学奖的颁奖典礼。直到第二天到了颁奖大厅,当主持人介绍颁奖嘉宾时,我才知道我敬爱的彭老也在其中。彭老那天穿了一件大红外套,看上去精神矍铄,风采卓然。当我上台与他合影时,他先给了我一个热烈的拥抱,然后和我亲切握手,并说了一连串祝贺的话。那次的合影,我一直珍藏着,还经常拿出来看,每次看都要走神,都要回忆好多往事。

我和彭老的第三次相遇,是在二〇一一年的秋天。见面的地点在武汉,准确地说,是在湖北图书城附近,一个名叫瑞安的国际大酒店。那是我为彭老安排的一个住处,闹中取静,还有书的寓意。彭老很喜欢那家酒店,对那里的麻辣沸腾虾也颇有好感。

彭老那次来武汉,实际上是路过。他的目的地是湖北谷城,要去一个叫石花的地方领取第四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徐迟是新时期报告文学奠基之作《哥德巴赫猜想》的作者,以徐迟命名的报告文学奖在文坛也享有盛誉。在那次评奖中,彭老的《解放大西南》也荣登榜单。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彭老对这个奖也十分看重,并决定不顾八十高齡亲自去领奖。因为在此之前,《解放大西南》已实至名归地荣获了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与鲁奖相比,徐迟报告文学奖毕竟只是一个地方奖,含金量显然不能与鲁奖相提并论。作为一个享誉文坛的大家,我想彭老对这个奖可能会不屑一顾。但我错了,彭老得知获奖后非常兴奋,并承诺一定参加颁奖仪式。

听到彭老要来湖北领奖的消息,我当即跟他通了电话,诚恳邀请他到武汉停留小住。彭老没有推辞,于是便有了我们的第三次相遇。这次见到彭老,我开口便问,《解放大西南》已获鲁奖,再评徐奖还有意义吗?彭老说,文学创作不是为了评奖,我从来都不是为了获奖而创作的,所以不管什么级别的奖,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彭老说的不是套话,而是肺腑之言,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了他对文学的纯粹与真诚。与此同时,我还想到了许多获奖作家,他们获奖之后的那种春风得意和目空一切,与彭老比起来真是滑稽可笑。

接待彭老的时候,我还特意叫上了我的朋友覃少平。少平与我同事多年,为人厚道,心地善良,热爱文学,勤于写作,发表过不少诗歌与评论。更为重要的是,彭老也喜欢少平。二〇〇五年“一课三讲”结束后,我安排少平陪同彭老一行去神农架旅游,他们在旅途上结下了深厚情谊。我二〇一〇年去昆明领奖,彭老一见到我就问道:“老覃还好吗?”其实,少平比彭老小三十七岁。我想,彭老之所以把少平叫做老覃,显然不是指他老相,而是因为两人感情深厚。那次在彭老家中,彭老赠书与我时,还特地送了一本给少平。

彭老的眼力真好,见到分别六年的覃少平,一眼便认出了他。彭老丝毫没有大作家的架子,一见到少平就主动上前与之拥抱,弄得少平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彭老这次出行,照例由鸽子姐陪着。鸽子姐不仅是一位作家,而且也是一位摄影家,她时刻拿着相机,生动地记录了许多我们和彭老相见时的细节。那天晚上,我爱人也去看望了彭老。吃晚饭时,我爱人见彭老喜欢吃沸腾虾,便主动帮彭老剥。鸽子姐抓拍了一张我爱人剥虾的照片,十分传神,后来放大后一直摆在我的书房里。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与彭老相遇的点点滴滴,忍不住感慨万千。

那次,彭老从石花领奖返程时,在武汉又停留了一天。他想去黄冈看看东坡赤壁。让我感到终生遗憾的是,当时因为有课,我没能亲自陪彭老去黄冈,又是让覃少平陪他去的。少平回来说,彭老在赤壁游兴很高,所到之处都留下欢声笑语。少平还说,彭老身体健康,腿脚利素,少说也要活到九十岁以上。谁曾料到,在八十九岁的时候,彭老居然永远离开了我们。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彭老逝世就快一周年了。不过,在我的感觉里,彭老一直还活着,一刻也没有离开我们。因为,他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为我们留下了那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只要有优秀作品留下来的人,他将永生!

猜你喜欢
大西南滇池文学奖
《芳草》文学奖(2021/2022)获奖篇目
今古传奇文学奖获奖名单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首届汨罗江文学奖征文启事
在滇池东岸看西山
肇庆建设广东面向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探索
滇池湿地,美回来了
葡萄用药:众品牌“逐鹿大西南”
邓小平之大西南禁毒记
大西南 一段如歌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