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
摘要:现今,已进入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获得快速发展,计算机在日常办公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而ERP系统便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办公的方式之一。随着该系统的不断完善与创新,其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企业内控管理当中,以此可促进企业抗风险能力的不断提高,促进企业内控管理能力不断增强,从而能够极大的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关键词:ERP系统;企业内控管理;应用探讨
我国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推动下逐渐获得了长远、有效的发展,为帮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积极应用ERP系统与规范财务管理至关重要。
1.ERP系统和内部控制介绍
1.1ERP系统
ERP系统即企业资源計划系统,其核心为业务流程管理,这是一个以产、供、销为导向的全面企业集成系统,能够对整个供应链上的各个实体价值进行管理,从而做好各个环节的业务流程管理工作,即质量、采购、存货、销售、财务。在信息技术等方式的帮助下可更好地共享、协同企业内部资源,打破传统官僚限制,能够无缝平滑地实现各个业务流程的衔接,从而能够致力于管理效率、业务精确度的显著提高,确保企业具备较高的营运能力,促进交易成本的不断降低。
1.2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顺利地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而有针对性的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广义地讲,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按照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会计控制是对财务物资、会计信息的控制,管理控制是为贯彻执行经营方针、决策以及确保经营活动效率性、实现经营目标的相关控制。
2.ERP系统在企业内控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2.1内控工作环境的有效改善
应用ERP系统能够极大的改善内控工作环境,实现企业财务信息的网络化,为工作人员随时随地进行网络办公成为一种现实。方便企业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复杂的工作事项,并在ERP系统中留有操作记录。通过ERP系统实施控制,使企业管理结构变得流程化,控制责任更加明确,还可以克服人为因素的干扰,做到一丝不苟。打造良好的内控环境,促进企业更加有效地开展内控管理工作。
2.2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2.2.1提高内控即时性
在ERP系统中能够实现信息联动与实时更新,每个拥有相关系统权限的人都能够随时掌握准确的即时信息,从而能够极大的节省人力。准确把握企业内部各种信息、及时了解对外市场咨询与现状变化是影响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在信息化社会要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实现“即时”。如在外汇市场中随着企业经营的国际化发展,不仅极大增加了外币结算业务,且需要面对各种风险,如何规避多元货币、汇率变动等,若不能即时运作各种货币汇率的消长变化、各种交易与各国客户订单,则在汇率波动或缓慢作业的影响下导致利润出现缩水的情况。
2.2.2提高内控实时性
ERP系统本身具有高度集成性与信息更新“即时”性,有助于实时的控制系统。一方面,能够实时控制企业的业务活动:在财务管理中应用ERP系统可对各部门经济活动进行充分了解,如销售、采购、库房、生产等,甚至是每个经济活动,且财务部门能够进行相应的监控、反映。如通过“ERP”系统将采购订单发送给供应商时,财务部门也能够及时获得这个信息;按照订单收货以后,库房可将该信息同步上传给财务部门;检验发票后会产生应付账款,按照发票价格可记入应付账款与存货账户。另一方面,能够实时管理预算:按照历史数据,ERP系统可对各地区、各部门、各产品、各业务、各费用科目数据进行准确的预测,且能够按月对预算进行分解,及时对不合理预算进行科学的调整;与此同时能够实时向应该承担责任的部门负责人报告每项费用,通过对比预算可及时提示预警或错误信息,最终有助于实时的管控预算。
2.3优化配置企业资源
ERP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预测、分析方面,可高效测评与分析企业工作人员与资源分配,按照ERP测评结果可为管理人员合理配置资源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对计算时间的节省、工作效率的提高、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资源浪费的情况。
2.4提高办公效率
应用ERP系统可营造更加科学的企业内控环境,实现对企业内控管理方式的丰富,避免计算失误,在确保数据准确的基础上致力于办公效率的显著提高。同时,能够合理设置系统操作权限,规范操作流程,通过ERP系统来满足企业对各业务流程的全程监控,来高效的开展企业内控管理工作。
2.5企业内部管理方式的丰富
通过有效应用ERP系统可实现企业内控管理方式的不断完善、丰富,我们通过该系统提供的数据来分析企业目前的状况,做到事前分析,事中控制;凭借该系统所具有的准确判断信息的能力,可促进企业财务风险的不断降低,促进财务核算精准率的显著提高,防止不必要的财务流失。
3.ERP系统在企业内控管理中的发展现状
尽管ERP系统实现了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了内控管理能力和确保内控管理高效,但是不可避免地依然存在各种问题。
3.1应用技术含量低
因ERP系统在我国企业引进与应用中比较少,不具备丰富的应用经验,为此在具体的内控管理过程中缺少切实可行的使用方法,且缺乏主业的ERP技术团队、相关方面的技术人才,导致技术的应用含量较低,信息技术存在滞后性。
3.2管理者缺乏管理意识
对于许多企业管理者而言,错误地认为ERP系统是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对于该系统在企业内控管理中的重要性漠不关心,不能充分了解该系统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如计算技术、财务管理、数据共享,相应的不具备较高的管理、应用能力。同时,相比较于发达国家,我国企业信息安全技术水平比较低,企业也不重视信息安全问题,许多企业不能对所拥有的信息设置相关权限,工作人员缺乏数据安全意识,责任心明显不足,由此不能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不利于充分有效的共享各种数据与信息。
3.3企业各部门不具备相互约束、监督作用
目前,尽管ERP系统应用到企业内控管理当中,按时企业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不能有效的约束财务部门,相应的也就不能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一些企业不重视风险管理工作,缺乏充足的管理意识,不存在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由此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不断降低,企业综合竞争力很难获得有效增强。
4.助力措施
4.1專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人作为内控的主体,在ERP环境下为正常、顺利地运行内控,所具有的专业化人才队伍,要求既懂业务、又懂ERP系统与内控制度。通过ERP运维支持体制的有效完善与逐层管理体制的建立,如业务关键用户、最终执行用户、运维支持人员,以此可最大限度地满足内控需要。一方面,不同业务人员按照不同的内控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与内控培训工作,促进其专业能力、内控管理意识的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按照不同岗位落实相应的内控责任,制定明确的权责,确保广大用户能够规范地开展各项业务操作,提供充足的支持保障力。
4.2细化管理制度,规范各项业务操作
按照内控要求平稳运行ERP系统的基础在于所拥有的各种规章制度与内控制度要求相符,在细化ERP运行管理制度时需要站在多个角度,机操作规范、岗位职责、问题管理、运行考核等,以此才能确保各方面处理流程保持一致,如运行、报告、变更、考核等,不断规范管理。
4.3强化ERP系统管理权限
通过该系统管理权限的强化可最大限度地保障信息安全,促进各部门之间约束力、监督力的不断强化,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安全性。为此,各个部门应该严格根据自身岗位职责,对各项业务操作进行不断规范,及时设置各自的管理权限,及时处理、清理一些过期或不正确的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权限不合理、不明确的地方,指导相关部门做好重新分配与纠正工作。在开展一些重大业务时,各部门营业协调处理,共同盖章,以此可有效地降低企业风险。
4.4ERP系统的不断创新与优化
为鼓励技术人员在现有系统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企业需要增加技术资金投入,确保系统的科学化、多元化,凭借所具有的各种功能来满足各种工作需要。
4.5相关监督制度的建立
制定相关监督制度与队伍,引导监督人员按照规章制度做好日常监督工作,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处罚那些工作态度不认真、思想意识比较落后的人员,帮助他们意识到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能够自觉参与各项工作,在ERP系统的帮助下及时更新、勘误企业信息,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与凝聚力,从而有助于企业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简单地介绍了ERP系统与内控管理的含义,分析了ERP系统在企业内控管理中的作用,明确指出该系统的应用现状,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措施。
参考文献:
[1]侯秀梅.基于ERP系统环境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30):37-38.
[2]沈秋.ERP系统助力加强企业内控管理关键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24):104-105.
[3]雷耀平.ERP系统助力加强企业内控管理[J].硅谷,2010(08):187-18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