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素材链接】
五位丈夫被问到同一个问题:假设你和母亲、妻子、儿子同乘一条船,这时船翻了,大家都掉到水里了,而你只能救一个人,你救谁?
这问题很老套,却的的确确不好回答,于是——
理智的丈夫说:“我选择救儿子。因为他的年龄最小,今后的人生道路还很长,最值得救。”
现实的丈夫说:“我选择救妻子,因为母亲已经经历过人生,至于儿子——有妻子在我们还会有新的孩子,还会组建一个完整的家。”
聪明的丈夫说:“我会救离我最近的那个,离我最近的那个最可能被救起来。”
滑头的丈夫说:“我救儿子的母亲,至于是指我自己的母亲还是我儿子的母亲,你们去猜好了。”
最后,老实的丈夫确实不知道应该怎么样选择,于是,他只有回家把这个问题转述给自己的儿子、妻子和母亲,问他们自己应该怎么办。
儿子对这个问题根本不屑一顾:“我们这里根本没有河,怎么会全家落水呢?不可能!”他的年龄使他只会乐观地看待目前和将来的一切。
妻子則对丈夫的态度大为不满:“亏你问得出口!你当然得把我们母子都救起来。我才不管什么只救一个人的鬼话呢!”女人总是认为丈夫必然有能力,也必须有能力负担起他的责任。
最后,老实的丈夫又问自己的母亲。
母亲没等他把话说完,大吃一惊,紧紧抓住儿子的手,满脸惊慌地说:“我们都掉水里了,孩子你不是也掉进水里了吗?我要救你!”老实的丈夫顿时泣不成声。
【点睛物语】
如果人生是一道选择题,那么,无论摆在父母面前的问题是什么,他们的选项永远只有一个:救自己的孩子。
【各有千秋】
钱姿瑞同学的习作以“选择放弃”为论点,阐述出“放弃也是一种获得,也是一种智慧”的道理。开篇运用假设反向出发,列举放弃的后果;随后话锋一转,强调选择放弃的合理性;紧接着通过举例,论述一代女皇武则天放弃母子亲情,获得流芳百世的美名;结尾重申论点,总结全篇。需要注意的是,文中以武则天为论据有失偏颇,影响文章的说服力。
肖涤尘同学的习作讲述了自己学习骑自行车的经历,文章按照“初体验(失败)—爸爸手把手教学(摔跤)—自己反复练习(成功)”的思路,将自己的学习经过描写得一波三折,并从中总结出“失败不要紧,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善于运用景物描写衬托心境,失败时小鸟的叫声好像是在嘲笑,成功时小鸟的叫声又像是在庆贺,如此鲜明的对比,将作者的情绪表露无遗。
张梓钧同学的习作记录了自己由于骄傲而导致成绩落后的事,行文过程中贯串了作者与小红的感情线,通过讲述作者对小红的态度由不耐烦到嫉妒再到接受的演变过程,引申出同学之间应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道理。
(指导教师 杨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