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学界激起了“人道”与“结构”之间哪个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哪个形态才是马克思真正所要表达的核心内涵,两者对立的局势也在不断加深,直至今天国内外的学者仍然在争论。这两大流派都机械地固守“人道”和“结构”中的一个方面,导致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片面化、机械化,以至于有些贬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在本文中将重点分析两者的价值论断以及价值目标来挖掘他们之间的张力结构。他们之间的对立绝对不是片面的,而是互相制约,他们之间的对立与争论只是表面的,用张力论来解释这一场结构与主体的实际之争,对于我们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人道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1-0022-02
西方马克思主义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以卢卡奇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阶段,应该清楚明白在这个阶段是以主体为研究的核心,第二个阶段是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在这一阶段严重贬低意识形态思想,弘扬科学主义思想,认为马克思前后期的思想有“认识论断裂”,第三个阶段就是在法国68运动的发起,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入低潮阶段,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并起,形成一种差异性的发展趋势。
一、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立脚点——主体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例如卢卡奇、葛兰西、萨特等,他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具有人道主义的倾向,即紧紧关注于主体本身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可以确定的是主体的问题一直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例如,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者卢卡奇,构建无产阶级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形成對国家和市民社会的总体性认识,反对单一经济决定论,主客体应该在理论与实践两者的良性交互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立脚点在于主体的革命精神以及反抗性,不断加强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为实现共产主义做准备。与卢卡奇他们不同,法兰克福学派继承并扬弃了卢卡奇的思想,将研究领域转向文化哲学领域,认为由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体系所带来的技术理性使得无产阶级丧失了革命性,而且这种理性不断压抑人们的欲望,以霍克海默为代表希望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批判现代资本,法兰克福学派的其他学者则从个体的角度出发寻找实现人主体性的实践方式,以马尔库塞以及哈贝马斯为代表,不断重视以日常交往的伦理实践方式。
主体性与萨特的学说也是密不可分的,他积极挽救人的主体性,挖掘人更多的自由性。在1961年12月萨特应邀葛兰西学院在罗马做报告。在这场报告会中,萨特赋予主体两个特点:一个是“非知”、一个是“要成为”。他将重点放在“非知”上,认为意识就是指人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是未经加工处理过的意识,他强调“反思前的我思”“在反思活动中,我对被反思的意识做出一些判断,我为它感到羞耻,我为它感到骄傲,我希望它,我否认它等等……”[1]。其次,萨特扬弃了存在主义思想,赋予存在主义实践性,认为正是人的对象性的活动影响了人的认识,主体应该是可以被感知到的存在,不是抽象的空动的,而且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不是一种悲观的哲学,是通过人的自由以及责任将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联系起来的哲学,因此存在主义也是一种人道主义,是一种关于行动,人如何成为自己的人道主义。
因此,我们总结道: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重视主体的重要作用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者都反对西方现代资本对人产生的“异化”,其中,包括卢卡奇的物化现象,以及布洛赫的希望哲学等等,这些学者都旨在用自己的理论拯救处在异化当中的人们,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摆脱资本主义对个体的束缚。其次,他们都积极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的价值观,注重人的生存环境,人的精神建设,从各个方面都关注人的境遇状况,并且不断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提供方案。
二、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立脚点——科学性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以一种必然性的趋势出现的,以阿尔都塞为例,他主张应该保持一种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知,不带有任何的伦理色彩,科学本身就是一件纯粹的认知活动,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所以意识形态内在的多变性以及各种利益因素都不符合科学性,所以人道主义不是科学。与人道主义不同,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主张要忽略个体的存在,应该需要找出主体与客体背后之间真正的科学关系,也就是说,结构主义注重的是如何科学地认识对象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阿尔都塞不是简单地对人道主义进行批判,他说:“社会主义不是理论上的人道主义的实现,而是历史的现实的结果,是社会生活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过是这一进程的理论表现而已,在这一点上,人本主义是大错特错了。”[2]阿尔都塞就是要保卫马克思的科学性,因此作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阿尔都塞对人道主义的批判主要表现在两个部分:首先是对意识形态批判,上文已经阐述过,其次,就是对从结构主义角度对马克思的理论做出科学的分析。他把主客体之间发生关系的时间性抽掉了,两者是靠着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达到目的,以至于他把历史过程当作是无主体的过程,否定主体的作用。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的学说,更是对马克思的科学性保卫到了极致。
两者针对的社会现实状况问题是不同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西欧共产党内的教条问题,在解决这个教条问题的同时也快速促进了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发展潮流。总体来说以人为本作为标杆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或作为统一的价值观是不符合科学性的,它带有一些理想主义色彩。认为带有各种伦理色彩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看似正确的教条主义。
同时我们发现这两者也存在着相同的方面,但是两者所代表的含义和解释的方面却不尽相同。首先是他们都反对单一的经济决定论,但是他们批判的归宿是不同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主张的是对现代资本条件下对人造成的异化进行思考,而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从辩证法的角度来对经济决定论进行批判;其次,他们两者都反对实证主义,但是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考虑的是实证主义条件下的主体性的实现问题,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表明实证主义只能看到事物之间表面的联系,却无法探明事物的科学内在本质,据此我们根据上文的论述可以得出结论:人道主义与结构主义价值观与目的上的对立,实际上是两者在不同语境与当时大环境下的指向,并且这种对立一定不是绝对的。
三、“人道”与“结构”之争——解
笔者认为,他们两者之间不仅仅是绝对的水火不相容的对立关系,他们两者之间的价值取向还存在着相似之处,即存在着某些和谐的关系。首先,两者都是在西方理性主义中产生的,两者都统一于理性主义之中,也都发扬了不同价值理念的马克思主义,都具有强烈的反思性。他们的目的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挽救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恢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因此,尽管两者的方法以及观念不一样,但是在批判的内容上却具有相似性。其次,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相互平行相互补充,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作用在于恢复人的主体性,并且借助人的主体性来推进以人的价值为目标的社会发展体系,希望拯救当时西方社会危机,渴望创造出推动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人道主义并没有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而是也在不断探寻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希望通过对主体性的发挥追寻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地位,只是两者所追求的科学的内涵是不同的,再者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也在秉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虽然反對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道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不具有科学性,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完全彻底否定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阿尔都塞指出:“历史唯物主义不能设想共产主义社会可以没有意识形态,不论这种意识形态是伦理、艺术或者‘世界的表象。”[3]
两种流派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为结构与主体的对立,但是,我们无法说明其中的一种就代表着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浓缩了马克思主义的精华,他们之间的对立我们可以看作为是一种双方提出背景以及价值目标上所呈现出来的错位现象。笔者认为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联系着的对立关系,双方在对立中相互促进,在互相批判的关系中发展,即“两级相连”的关系。他们都同样是身处西方世界水深火热的环境中,只不过人道主义是以解决西方工业社会中的人类文化危机,而结构主义解决的是西方政治问题,但是两者所提出的方法都致力于用理性的方式去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都是用哲学的方式反思批判现实世界,两者的差别最重要的只不过是以恢复个体的能动作用推动理性价值文化的复归还是以系统的理性结构去解决实际出现的社会问题。
四、总结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也绝对不是他们两者相加,还会存在别的内容与本质。这是可以肯定的。任何一个事物的出现,都是为了解决当时出现的问题而产生的,都是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笔者认为它们两者的关系更像是一个具有多边关系的图形上的两个重要的“边”它们相互制约着,具有复杂的张力结构关系,相互拉扯,他们两者的相加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绝对不能没有这两者,他们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我们也要理解,任何一个理论家的学说的发展要通过批判他人的学说才能实现自身学说的发展,看到他人理论的不足,来丰富自身的理论,所以我们也应该把这个因素考量进西方马克思两大流派之间争论的原因之一。最起码他们两者在一种更长远的思想价值方面来说,例如在环境伦理方面,他们是合而不谋的,他们之间的争论只是表面的。两者之间张力结构的关系,对于我们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0.
[2]张一兵.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223:229-230.
[3][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02.
收稿日期:2019-08-05
作者简介:梁栋(1995-),男,山西晋中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