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研究启示

2020-02-14 06:02张楠楠
学理论·下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国人民大学新时代

摘 要:新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规律必然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其中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是检验理论规律、实践规律、育人规律的关键,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武器。本文以中国人民大学青马英才项目从培养理念、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效果四个方面的实际工作经验为例,对如何在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下创造性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解释。

关键词: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中国人民大学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1-0001-03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下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多元社会思潮影响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基于立场、观点、方法等各个层面,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过程实现全方位贯通关联的教育过程。在高校推进这项教育,既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又要符合高等教育育人规律,还要顺应社会环境与时代规律,对于构建新时代高校育人话语体系而言,这项工程的难度和意义自不待言。

当下国内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主流模式是注重普遍性培养,倚靠“自上而下”进行理论灌输和旗帜宣传,学生内部缺乏力量生成。这使我们面临擁有具备基本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青年,但缺乏政治立场坚定、学术水平较高、文字能力扎实、有影响力的高水平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的困境。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作为青年人中具有引领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理论规律、实践规律、育人规律的关键。换言之,拥有一批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高度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价值自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与宣传有浓厚兴趣,理论扎实、能力突出、素质全面的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队伍,恰恰是信仰马克思、发展马克思、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武器。

基于此,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提出“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英才”的人才成长支持计划,该项目以“求实求是,立信立言”为理念,以培养“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根本出发点,面向全校本、硕、博学生群体选拔,通过组织项目成员开展专题学习、社会实践、国际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能力,并以项目团队为创作平台,产生一批引导社会正确舆论导向、弘扬时代正能量的理论作品,具体来说该项目从培养理念、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效果四个方面着眼工作,为新时代我们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提供了借鉴意义。

一、以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为目标的培养理念

培养理念是指对培养活动的一种理性认识与理想追求,是针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根本问题的回答。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真懂马真信马的人才。其中关键是培养起高度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由此才能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才能基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的尊重和运用,培养出真正能够肩负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这一历史使命的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

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首先,需要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激发情感动力。

梦想作为人特有的理性精神产物,不仅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更是引领时代发展、推动历史的潮流的内在动力,无论在历史的哪一个时期,人类都为梦想而奋斗。年轻一代在思想观念解放、在知识准备、在对新事物新技术接受和创新方面,较以往更具优越性,因此在个人梦想和职业选择上获得了较大自由选择空间。然而自主选择权利越大,自主选择的责任也更大。青年的使命绝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动、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因为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1]个人梦与中国梦密切交织,密不可分。只有将个体的梦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社会主义理想和信仰才能存在在个人的实际生活和工作的价值导向中。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承担起现时代的历史责任,这既是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目标定位、科学内涵、实践要求的基本途径,也是增强思想认同的重要途径。

其次,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激发自觉动力。

人的需求是全面的,但是物质需求是最基本的。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首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他用人民“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的朴素语言表达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内涵。纵观历史,青年始终是中国现代化的先头兵,青年在参与现代化的过程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形成了一种相互影响、互相制约的结构关系。社会变迁影响、推动着青年素质的变革,同时青年一代现代性素质的增长,又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变迁的动力。新的历史起点为青年广泛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建设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更广阔的平台,只有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才能正确处理利益与原则、理想、信念之间的关系,才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再次,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知识,构建思想动力。

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是塑造理论思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理论思维见诸于理性、逻辑,是人们认识世界、掌握世界的重要方式,大到民族,要成为现代先进的民族,就必须有深刻的理论思维引航。小到个人,理论思维的深度决定个人行为的深度,只有真正想清楚、弄明白,才会做出来、做清楚,也才会生出内在的动力。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我们党的每一代领导人都明确强调要学习马克思立场、观念和方法。当前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观念和价值选择的多元化,只有深入学习马克思理论,才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方法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分析现实问题和社会矛盾,才会树立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价值评价原则和价值信念,也才能自觉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

二、以系统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培养内容

培养理念是先导,培养内容则是基石。以系统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培养内容,其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的有机统一,立足新时代开展的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教育,要求我们以新时代为客观依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文化自信为内在动力,新时代下以文化人指导思想要求培养内容集中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首先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它们不仅是中国人民安身立命的指导原则,更是构成现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积淀,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其次要坚持学习革命文化。中国革命精神是振奋民心凝聚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大学生中国革命精神认同力反映国家民族的精神建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让中国革命精神成为人生道路上一盏航灯,继承发展创新中国革命精神刻不容缓。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再次要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体现时代精神、与先进生产力相适应、能够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文化,是能够提升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伦理道德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文化,是能够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文化,其本身就是创新与改革的成果,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关系到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能否保持先进性,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使命和民族文化的复兴问题。

在打造培养内容的设计上,青马英才项目首先设定多元化文化背景,不仅导师团导师背景丰富,有哲学专业、中国党史专业、思政专业等等,学生背景也丰富,25位学生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通过每学期开展读书会、专题报告、学院讲座、校外理论学习等多种形式建立广阔的、跨学科联系。其次,项目注重革命文化培养,通过赴革命老区、红色基地以及地方基层党政机关开展社会调研、社会实践、公益服务,力求做到历史与现实的契合,激发探究精神,强化历史认同感。再次,依托新成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团队深入学习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成果,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为目标,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青年的声音。

三、以“以人为本”为内在精神的主客互动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是一个相对综合的考量维度,其最终目的是以师生共同参与培养过程的和谐共鸣为追求,是培养理念和培养内容的具体表现。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工作方式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以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为根本,建立“主客体互动”机制,形成师生共建、共享、共生、共荣的场域。

教师是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以人为本的第一个维度。传统的教育侧重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效果较差,新时代高校育人教师应以思想引领者的角色激发学生使命感,始终以一种与学生对话、沟通的带路者姿态完成培养过程。青马英才项目采取双向互动式培养模式,创造性实行教师引导为主的探究与交流学习方式,主要从三方面展开。

首先,导师团。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教师和杰出校友组建学生培养导师团为学生提供学习、研究、交流、实践的机会,利用课堂、讲座、报告、竞赛等传统互动形式,提高大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其次,带队教师。“项目执行委员会”选拔多名工作能力突出、具有强烈责任感和创新思维的中青年教师和专职学生工作辅导员担任当年带队老师,负责项目研究实践、技能培养、志愿服务等内容的实施、运作与管理,确保项目有序开展。再次,小组负责人。小组负责人通常由博士生同学担任,作为沟通师生的重要桥梁。小组负责人关注师生需求,参与话题设置、引导组内学员完成课题。

学生是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以人为本的第二个维度。学生要获得个人心智的长成,除了环境、训练,还需要个人的努力。单纯地输入旨在“唤起科学的观念,”但更重要的是使其能够本能地用科学的目光看待一切知识,并进而养成独立研究、发现和阐述问题的能力,这样能力的养成必然见诸于科学研究,青马英才项目科研反馈机制主要从三方面展开。

首先,课题研究。项目成员在导师团的指导下分组自选课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发展研究,撰写理论文章,推送优秀学术作品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其次,舆论引导。同期建设微信公共号、微博等网络宣传平台,以贴合青年学生心理的方式编辑推送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作品、党情国情信息等,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同时对网络上种种错误思潮进行回应,廓清政治迷雾,弘扬主旋律。再次,学术交流。与其他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交流互访,组织筹办并参与大型学术会议,发出中国人民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声音,共同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同时,“青马英才”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将会对项目成员进行跟踪评价,通过常态化考评、学期总结、末位淘汰等方式,激励成员大膽创新,踊跃参与,确保项目培养目标的实现与项目的有效开展。

四、以线上线下双轨并行为效果的实践方式

如前所述,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的宗旨是培养党和人民放心的人才,其关键就是从“真懂真信”落实到“活学真用”上,青马英才项目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原则,在实践方面实行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方式,一方面以新媒体平台为依托在线上对种种错误思潮进行回应。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线下实践,力求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区别于一般实践,青马英才项目实践以学生对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的困惑作为着眼点,直面敏感问题,辨析争议问题,力求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现实问题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从而获得发自内心的认同,为期两年的线上实践,主要根据现实情况从三方面展开。

首先,引导舆论导向。通过建设微信公共号、微博等网络宣传平台,以贴合青年学生心理的方式编辑推送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作品、党情国情信息等,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在校园内部“舆论场”中成为意见领袖。其次,关注热点问题。正视热点、难点问题,围绕大学生现实问题。对准学生关心关注的焦点核心问题,用事实展现意识形态工作的真实场景和实际效果,正面回答大学生内心困惑问题,解开学生思想心结。再次,构建合理的新媒体平台准入机制。对内容和形势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审核,加强信息质量把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文字、摄影、技术、美工等多方面通力合作,定期组织成员学习交流。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社会实践对于青年非常重要,青马英才线下实践主要从三方面展开。

一是校内外理论宣讲:创立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英才论坛”理论宣讲品牌,并以校内“读史读经典”、院党校、各类讲座为平台,定期在校内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培养人大学子的国情意识,提升理论水平。同时,组建“青马英才”理论宣讲团,赴街道社区、企业机关、其他高校开展党情国情理论宣讲和学术交流,弘扬社会“正能量”,宣传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二是基层实践:组织项目成员赴井冈山、延安、红旗渠等革命老区和红色基地以及地方基层党政机关开展社会调研、社会实践、公益服务,加深对党史国情的认识,挖掘红色精神的内涵,为理论研究提供支撑。三是国际访学:组织项目成员赴境外开展学术交流,在与境外高校青年学生的相互交流中增进了解,开阔视野,促进外部世界对“中国理论”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中国理论”在世界思想理论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的培养核心点在于“人才”,人才的形成需要由内而外化育而成,它是从学习和实践中得来的,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主客观同步协作的过程。青马英才项目在精神实质、组织内容、表现形式上具有内在价值的一致性为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意义。通过对工作内容、工作主体、工作方法的配套改革,共同构成一个严谨培养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一批具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高度的价值自觉,是以信仰马克思、发展马克思、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目标的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7.

收稿日期:2019-08-20

基金項目: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工程下“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英才”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项目成果,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支持

作者简介:张楠楠(1991-),女,山西太原人,博士研究生,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从事历史唯物主义、文化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中国人民大学新时代
Rethinking Eugene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 Brief Analysis of“Green Eyes”in An Encounter
中国人民大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文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