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街道界面的有机更新研究
——以开封鼓楼商业区为例

2020-02-14 22:02石琳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期
关键词:鼓楼街道历史

石琳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430074)

1 方法研究

1.1 理论指导——设计导则

近几十年,随着私人汽车的普及、廉价的石油和土地资源供应,美国城镇的发展出现了从市中心向郊区外围低密度蔓延的现象,故而,出现现代美国分区准则。

继分区制,根据场所营造原则,城市形态设计准则(FBCs)出现,即提倡基于地段本身特色的规划和发展。

1.2 细分下的精准设计导则目的

精明准则(Smart Code)是FBCs 的核心内容与基础,是一个综合性的、以断面分层图为基础的形态准则[1]。

1.3 具体问题对应标准

公共空间标准:由于通道占公共空间的比例很大,所以街道的设计是FBCs 中需要考虑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临街面类型标准:临街面是建筑融入公共领域的形式。控制临街面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一个建筑在确定位置以后,该建筑与公共领域的接触面以及它与公共领域的衔接恰当自然。

建筑标准:控制建筑特征和质量的规则。

2 个案研究

2.1 研究开封鼓楼商业街区,核心街道入手

鼓楼街在开封市市区中部。东接学院门,西至鼓楼广场。长440m,宽13m,沥青路面。明洪武(1368-1398 年)年间建鼓楼于此,故得名。街西鼓楼广场,长年有夜市,多为开封风味小吃。

马道街在开封市区中部。南接自由路,北至鼓楼广场,西临相国寺。长440m,宽7.5m,沥青路面。明、清均称马道街,沿用至今。

书店街在开封市市区中部。南起鼓楼广场,北至徐府街东口。长613m,宽15m,沥青路面。街中路西通酱醋胡同。明代为大店街,清称为书店街,街内店铺多经营笔、墨、纸、砚、书籍,目前,共有商家200 多户,其中经营图书和琴、棋、印、画等文化商品的就占了120 家。故得名.纵贯市区主要交通干道,为商业经济繁华区。现街内店铺已全部恢复明、清时期的砖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古朴典雅,显示出古城风貌。

2.2 现存问题

2.2.1 交通问题

街道的尺度不适宜大型交通工具的通行,人车混流严重,通过该街区的车种,除了大型公交车外,出租车、三轮车、人力三轮车、自行车等都有发现。

由于鼓楼广场到了晚上便成为以小吃为主的夜市,因此,黄昏时分的路上情况更为复杂混乱。一方面,夜市经营户的专用食品流动推车纷纷上路,另一方面下班的人车流也汇聚于此,交通变得不畅。

整个商业街的分布呈中心向四周放射状分布,交通划分上缺乏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与行人的明确划分,使得商业区内的交通状况混乱,多条流线交错分布,流量管理效率低下,也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流动性商业车的分散分布,让本应当作为人流流线区域的面积比重大大减少。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商业区内的机动车道规划未进行更新,车道预留面积过小。

2.2.2 建筑问题

经初步调查,鼓楼历史街道两旁的建筑界面,虽然历经100-300 年时间,但是现存结构轮廓比较清晰,多数房室结构没有遭受破坏。有的木制屋顶、门窗、石材、与部分雕花保存质量基本完好;有的门楼上的砖雕仍然存在。

但是,也有问题不能忽视。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鼓楼商业街的建筑形态在不断演变,就历史遗迹保留情况不佳,虽有人为修缮,但修缮效果差。就建筑结构而言,多处建筑本体结构老化严重,安全情况不佳。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前的建筑实体对于新情况下的商业需求不再适应,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大型的现代化广告牌在建筑外立面横挂,不符合街区厚重的历史气息,新旧广告牌的相互干扰。现代城市建筑的纵横大小与原始历史建筑相差甚大,使得商业区内建筑美感大大降低。再加上建筑内部的结构体系,历经岁月的风霜,已变得不再稳固;内部空间的分割,亦不再适用于现今的功能需求,这将使得那些见证历史的建筑面临着有可能消失的危机。

2.2.3 整改结果

现今,鼓楼历史街区街道两侧古朴典雅的建筑,创造出了独特的界面更新效果,展现着开封老城独特的文化韵味,新铺设的道路顺着青砖素瓦延伸,文化肌理和古城历史在砖瓦之上、墙角之间逐渐清晰……

走进鼓楼区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你会看到,这片沉寂了多年的老街巷正在重塑容妆,映衬魅力开封的厚重与端庄。不时有游客和市民走进这片老街区拍照留影,感叹这里的魅力和发生的变化。

据了解,鼓楼区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提质改造工程自2 月23 日启动以来,这片面积约0.22km2,包括商场后街、鹁鸽市街、铁佛寺街、生产街等10 余条街巷的老街区开始了蝶变重生。

鼓楼区委、区政府通过历史文化街区修补整治,将改善民生与街区提质改造、文商旅融合发展有机结合,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承老城区文脉、提升老街区功能,为老城居民构筑美好生活。

鲜明而又都具“新宋风”的改变。既为居民保留了原始的老街记忆、市井气息,又融入时尚的艺术元素和现代科技,吸引着更多人到此休闲漫步,享受时光。打造一个对于生活在老城区的人来说,是有温度、历史和记忆的老街形象。

3 有机更新研究

通过对比印象中的开封以及调研中的开封鼓楼区现状,针对历史街区街道的问题,政府硬性规划,通过人车分流这种刚性控制条款,有效治理了街区间人车混杂这一现象;规划设计者巧妙地设计水景与植物相结合的道路景观设计方法,从心理上引导了人们走进历史街区参观,而不是车水马龙地穿梭,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使其具有较强的实效性。最终二者才能合二为一,协同效应下形成三引导——引导街道、引导小巷、引导地段。

建筑方面,开封鼓楼商业区,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历史街区,沿用宋风建筑的特色。宋朝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大转变时期。大宋都·汴梁,提及便会联想到画师张择端的著作《清明上河图》。研究《清明上河图》,结合现今开封鼓楼商业区的建筑,研究商业街繁荣景象的形成。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中,对汴京妓乐做过精彩描绘:“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3]”

根据细观《清明上河图》,在鼓楼街区建筑修补重塑的时候,要用宋代建筑风格特征:纤巧秀丽、注重装饰,装饰上多用彩绘、雕刻及琉璃砖瓦。其屋顶形象要用坡度较大的屋顶,屋脊和侧面有鸱尾、垂鱼等装饰,屋脊、屋角有起翘之势,突出其轻灵、柔美、秀逸之美,店面内部通透,商品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整片历史街区的再造,仅建筑本身的重塑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必须规划用地边界,控制建筑功能,严禁私建或扩建违章建筑,临界界面的建筑风格。以建筑群、立面组成、窗和门、材料的组成和分配几方面进行标准的控制分区,引导建筑类型和项目,使其能很好地适应城市土地利用、建筑高度以及公共空间等地控制与保障要求,令曾经拥挤不堪的历史街区街道界面的有机更新,华丽蜕变。

在城市设计导则的基础上,利用协同论,即复杂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相互合作,协同行动,互补互惠,形成系统涌现性,将协同效应的理念深入政府、设计、市场三大方面中,发挥整体效应。将整体的协同机制打造成一个具有普适性、复杂性、开放性的全方位系统。协同是街区设计管理的必然要求;序参量是街区设计管理的主导因素,整合并控制建筑高度,将鼓楼历史街区结合历史脉络,最终达到历史街区街道界面有机更新要求:本真性、统一性、观读性以及扬弃性,形成独特的地方特色规划商业区。

4 未来目标

一条“百年老街”保存至今,本身就是古城历史文化的缩影,其包含着一种文化传承,记载着鲜为人知的人文历史和感人故事。百年老街的演化与变迁是明末清初以来开封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研究、保护和利用好它们,能使我们深入地了解过去,在新旧对比中更好地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能使我们借鉴历史学习先辈,更好地继承优良传统。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努力建成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能使我们把握今天,瞻望未来,更好地弘扬开封的城市精神,不断提升城市精气神和美誉度。

故而,经过鼓楼商业街区的研究,得到历史街区街道界面的有机更新研究的新的认知。历史街区的再规划是对原有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有一脉相承的延续性,在维持其原有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文化活力等的基础上,运用建筑设计处理等方面,再造丰富,令其饱满;再合理利用历史元素,传播历史文化,恢复历史街区的功能,提升街区的人气,增进人的交流,最终打造一个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可交往的有机整体空间,使其时时刻刻可以发挥老街的凝聚力。总之,不管是保也好,改也好;关键是怎样才能更适于现代的经济生活的同时保留自身的文化生命力。

猜你喜欢
鼓楼街道历史
热闹的街道
鼓楼颂
鼓楼颂
热闹的街道
新历史
Land of the Dong Minority
风居住的街道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侗寨鼓楼传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