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凡,王德贺,陈晓勇,安胜英,陈 辉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071001)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发展畜牧业的关键在于科技和人才,科技来自于创新,创新来自于灵活的思维,灵活的思维构成创造力。 培养新型人才,根本要求就是培养其创造力。 创造力在每个人身上都不是定数,它是每个人都可能具有的潜能,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和正确发挥。
目前,虽然有“大学生技能大赛”和“互联网+”等创新项目,但畜牧业培养人才的理论教学方法中依旧传统教学气氛浓厚,书本是载体,老师为中心,学生为听众,更偏向于书本知识的传授。 这种“死板”教学使学生的思维跟随老师,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限制学生自身思维发散和创造力潜能发挥,进而阻碍现代化畜牧业发展。 因此,由“死板”课堂教学模式向“变式”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是培养创新型高质量人才措施的当务之急。 本文按照21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和要求,建设先进性和互动性的“量身定制式”现代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思维“三性”,培养适合现代化畜牧业需要的各类特色人才。
目前,畜牧学人才培养模式依旧有浓厚的传统教学氛围,以老师和书本为中心,老师单方面灌输课本知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1],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不利于学生思维扩散和潜能挖掘,难以实现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目标。 此外,现有的畜牧业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严重缺乏清晰的职业定位[2]。 虽然有安排职业生涯课程,但学生只是遵从学校要求去上课, 而且是各个专业的学生一起上课,授课老师也不清楚其他领域的情况,学生也并没有深入思考自己在本领域适合的角色, 没有根据自身的优势特点进行职业定位。 只有清楚自身特点和职业定位,才能去实施个性化学习以提高个人技能。
所谓“量身定制式”课堂学习,实际上类似于孔子先生提到的“因材施教”。 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针对不同学生自身特点和兴趣选择课堂角色,促进学生认清自我,引导他们对人生进行初步定位, 进而从不同社会角色围绕理论知识点进行同学互动,师生互动。 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将课堂学习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散学生思维和发挥创造力[3]。 整个课堂开展的活动要时刻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而量身定制出属于学生自己的特色课堂。
以《畜牧学概论》为例,本门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理论课程共40 个学时,一共16 章,包括动物营养、饲料、遗传、育种、繁殖、环境控制和动物(牛、猪、羊、禽和兔等)生产等内容。
讲完每一章节内容后,进行一次课堂主题针对性讨论。课堂虚拟社会角色定位,引导学生对人生初步定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将课堂时间分为两部分,教师“讲”和学生“动”,即首先用一定的时间讲述课程理论部分,然后设定一个与该课程内容相关的社会场景,将剩余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扮演角色(企业、政府、科研人员和消费者等)。 以一个社会角色陈述他们的观点, 从而促进对该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工作技能的掌握,并且尽早让大学生了解未来职场角色和要求,形成一种职业态度,对未来人生有一个初步了解和定位,促进学生有目的和有方向地提高自己, 帮助大学生毕业之际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快地实现社会角色转换。
“量身定制式”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三性”,具体内容如下:
在“量身定制式”课堂教学中,首先只创建一个问题或场景,不划分角色,比如,针对为什么现在国家要求减少抗生素使用和排放这一问题,让学生发表见解。 此时,大部分学生可能只会考虑到因为污染环境,因为这是现在经常提到的一个方面。 这就体现了对于问题理解的片面性和狭隘性。 而这时候同样是这一问题,涉及到农场、科研人员、政府和消费者等社会角色,站在不同角度思考, 有不同见解, 这就引导学生应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把握问题整体,又能抓住问题的特殊因素,开阔思路,培养思维广阔性。
在“量身定制式”课堂教学中,学生进行不同角色扮演,以学生为中心,并引导学生如何将其与自身生活联系到一起,提高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这使学生更容易深刻理解知识内容和工作技能[4]。 另外,通过观察其他同学的扮演,可以使学生针对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色的角度获得不同的见解和知识,进而可通过事物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通过知识串联和横向沟通加深知识记忆。 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结束后,教师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指导,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改正,进一步加深思维记忆。
教师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首先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改变学生怕老师、不敢在老师面前提问题和发表见解的现状。 学生作为主体,将课堂理论知识作为发展思维的载体,根据自己的角色,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充分展示个人见解和想法,成为问题和知识的“再发现者”。
准确把握现代化教学的特点和创新型人才具备的思维品质。 通过“量身定制式”教学方法,将理论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重教授向重发展、重教向重学、重结果向重过程改变。 引导学生对职业初步定位,并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思维“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