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辉
(甘肃省崇信县畜牧兽医中心黄寨畜牧兽医站 744200)
养殖业的发展和动物的防疫密切相关,动物防疫薄弱就会引起动物疫病,如禽流感、口蹄疫、蓝耳病、结核病等不仅严重威胁养殖业的发展,还会影响畜产品的安全,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产生威胁,因而做好动物防疫是预防疾病的关键,疫苗是做好动物防疫的基础, 了解疫苗的相关知识和应用方法对养殖人员非常重要。
疫苗是人工用于动物进行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是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组分或者代谢产物经过特殊处理后制成的。疫苗根据制作来源的不同可分为菌苗、疫苗、类毒素,菌苗是由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等或其组分制成,疫苗是由病毒、立克次氏体或其组分制成,类毒素是由某些细菌外毒素制成。 根据疫苗的构成和研发方法大致分为常规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合成多肽疫苗、抗独特型抗体疫苗、病毒-抗体复合物疫苗。
常规疫苗是指由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及支原体等完整微生物制成的疫苗。 常规疫苗常见的有灭活苗、活疫苗和类毒素。 灭活苗是用免疫性强的细菌、病毒等经人工培养后,通过理化方法灭活后加入适当佐剂而制造而成的疫苗。 其主要包括鸡胚组织灭活苗和细胞灭活苗两种。 畜牧业生产中为了确保免疫效果经常自制病变组织灭活苗。 灭活苗的优点比较突出,主要有安全性好,生产、保存和运输方便,但是其生产成本高,免疫期相对短,需进行多次免疫接种来诱导体液免疫。 活疫苗是选用丧失了绝大部分致病性但仍保持良好抗原性并能在体内进行繁殖的人工致弱毒株、天然的弱毒株或无毒力株研发而成的疫苗。这类疫苗能有效地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 激发体液核细胞产生免疫力,免疫期长且效果好,使用方便。 类毒素是指将菌体产生的外毒素经过脱毒、提纯而制成的生物制品,用其接种动物以后可以产生抗毒素,如用于预防破伤风的破伤风类毒素。
基因工程疫苗是一种生物技术疫苗,它是用基因工程方法或分子克隆技术将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基因分离出来, 然后将其转入原核或真核系统,该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就会表达出来。 或是删除了病原中的毒力基因, 使其成为不带毒力基因的基因缺失疫苗。 常用的基因工程疫苗有重组活载体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缺失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最大的优点就是安全性好,生产成本低。 基因工程疫苗也存在不足,如基因工程亚单位苗的免疫原性差,动物要进行多次免疫才可以具有较好的保护性,有的重组活载体苗存在致癌性等。 但是基因工程疫苗的优点和免疫效果非常明显,应用的前景比较广阔。
合成多肽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 此类疫苗的优点是不会因变异而产生毒性,也不会因为过度的致弱而导致免疫原性失去,也不存在灭活不彻底或者隐性感染的情况,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研究最多的就是口蹄疫病毒、 狂犬病病毒和流感病毒的合成肽疫苗,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抗独特型抗体疫苗也是一种新型疫苗,和传统的疫苗相比,它有很多的优点,如不含有传染性的抗原,可以避免潜在的自身免疫反应,不需要提纯等,但其制造方法非常复杂,免疫原性较弱,存在异种蛋白副反应等缺点,目前正处在研究阶段,在生产中推广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
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疫苗在动物疾病防控上普遍应用开来。 但是疫苗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疫苗、动物品种的不同,进行免疫接种的方法也不一样。 当前研发的动物疫苗,其接种方法可分为注射类、滴鼻滴眼、口服、气雾、刺种等几种。
注射类主要包括皮下注射、 皮内注射、 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进行注射免疫要根据疫苗、动物种类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注射, 例如能够引起全身性广泛损伤的疾病都可以采用皮下注射;羊痘苗和诊断液可以采用皮内注射;猪、牛、羊等大动物注射抗病血清多采用静脉注射。
滴鼻滴眼法通常应用于禽类, 如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一般应用滴鼻法进行。 此类方法对禽类产生的应激小,免疫效果显著。进行免疫的时候要按照疫苗的要求应用规定剂量。
口服类多用于群体免疫,尤其是禽类应用较多。口服疫苗一般是活疫苗,用于免疫的时候,使用的剂量要大,一般为注射剂量的10 倍以上。 在口服疫苗以前,为了确保免疫效果,要停水、停喂两个小时, 保障每个动物可以摄入足够的剂量。 经口免疫中,饮水免疫比拌料饲喂免疫的效果要好,这是因为饮水不仅经过消化道,还会与口腔黏膜、扁桃体等接触,这些部位的淋巴组织丰富,更容易产生免疫应答。
气雾免疫也是比较常用的免疫方法,适用于群体免疫,家禽生产中应用较多。 如新城疫疫Ⅱ、Ⅲ、Ⅳ系弱毒疫苗、传染性支气管弱毒疫苗常用这种方式。 气雾免疫省时省力,对呼吸道有亲嗜性的疫苗免疫效果好。 但是这种免疫造成的应激大,易诱发呼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