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

2020-02-14 12:51:24陶晓荣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杀性头孢曲松阿莫西林

陶晓荣

(永丰县畜牧兽医局,江西 吉安331500)

2019 年7 月,江西省永丰县某规模化蛋鸡场30 日龄左右雏鸡出现急性死亡,病死率达30%。对病死鸡进行解剖,初步怀疑是禽霍乱,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16S rRNA 基因序列测定分析和动物致病性试验,确诊为强毒力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所致;并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临床应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很快控制疫情。

1 诊断

1.1 发病情况调查

鸡场30 日龄左右雏鸡,大部分出现突然死亡,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小部分出现精神不佳、采食量下降,常规用药效果不明显,发病率达60%,死亡率达50%。

1.2 病理变化

病死鸡解剖,可看到心脏内外膜、肺脏出血,肝脏有大量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灶,肾脏出血,脾脏肿大出血,气管出血。

1.3 细菌分离鉴定

无菌采病死鸡的肝脏,划线接种于TSA 平板,37℃培养过夜,染色镜检;挑单个菌落接种于TSA平板,进行纯培养,染色镜检;用鸡多杀性巴氏杆菌16SrRNA PCR 引物,进行菌落PCR,阳性产物送生工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进行测序,BLAST 比对分析,以判定分离菌的种属。

从病死鸡的肝脏中分离到1 株细菌,菌落呈针尖大小露珠状、湿润、隆起、半透明状;为2 端浓染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16SrRNA PCR 结果,从分离菌中扩增到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的条带,经序列测定,序列长为1450bp,与预期大小一致,BLAST 比对,所测序列与GenBank 上登录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相应序列同源,相似性在99.2%以上。根据以上结果,可判定分离菌是多杀性巴氏杆菌。

1.4 动物试验

取健康雌性昆明鼠4 只,测定培养菌液浓度,腹腔注射分离菌的培养液,每只注射200μL,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TSB 培养基。观察发病及死亡情况。分离菌接种昆明鼠后,18h 内全部死亡,对照组到第5 天仍存活。说明分离菌的毒力较强。

2 临床治疗试验

2.1 药敏试验

选用临床常用的13 种抗菌药的药敏纸片,参照CSLI 方法进行药敏试验,以抑菌圈直径大小判定药物的敏感程度。结果,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株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氟苯尼考、土霉素、磺胺异噁唑和丁胺卡那等6 种抗生素耐药;对恩诺沙星、青霉素、头孢噻肟、阿莫西林、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高度敏感。

2.2 临床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全群用10%阿莫西林按500g/t 饲料进行拌料饲喂,连用3d;病情严重的进行隔离,肌注头孢曲松1 次/d,连续注射3d,水中加阿莫西林300g/t 饮水,连用3d;鸡舍内加强消毒。

在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3d 后,鸡群基本稳定,无死亡;病情严重的鸡,经注射和水中添加药物,3d后也开始稳定,5d 后无死亡,用药10d 后鸡群恢复正常。

3 讨论

禽霍乱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是造成养禽经济损失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尤其是近年来的规模化养鸡业的发展、抗生素滥用、疫苗保护率不高等因素的作用下,禽霍乱有重新流行的趋势。

本案例从病死率较高的鸡群中分离细菌,经鉴定为禽多杀性杆菌,致病性很强,耐药性较强。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使用合适的药物,用于临床治疗,很快控制了病情。

多杀性巴氏杆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进行分离菌的药敏试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对控制该病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用药的同时,也要加强管理,做好防暑、降温或保温,对栏舍进行消毒,隔离疑似病鸡,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疫情,减少损失。

猜你喜欢
杀性头孢曲松阿莫西林
肉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措施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清肺化痰汤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观察
探讨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一株猪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及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美罗培南与头孢曲松钠国内外药品说明书对比分析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13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溶出度对比研究
中国药业(2014年24期)2014-05-26 09: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