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火神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科医院建设与管理

2020-02-14 03:43:47王志慧张思兵郭玉峰于方洲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火神收治病区

王志慧,张思兵,刘 斌,郭玉峰,于方洲

(1.火神山医院医务部,武汉 430020;2.海军后勤部卫生局卫生防疫处,北京 100036;3.火神山医院,武汉 430020;4.解放军总医院卫勤部,北京 100842;5.海军军医大学,上海 200433;6.海军军医大学教务处,上海 200433;7.陆军军医大学政治工作处,重庆 400038)

武汉火神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科医院自2020年2月2日组建以来,从无到有,迅速展开,成为武汉市抗击新冠疫情的桥头堡、压舱石。截至3月18日22时,收治确诊患者3 030例、治愈出院2 022例,收治人数和治愈人数均位居各医院首位。成为继2003年小汤山医院之后,军地密切协同的又一伟大创举,探索形成了火神山模式。研究总结这种建设与管理模式,对于今后有效应对和加强改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建设与管理的主要特点

火神山医院是特殊时期承担特殊使命的一所特殊医院,与一般医院相比,具有许多迥异的特点。①建设层级高。医院由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亲自决策、亲自审批,湖北省和武汉市政府亲自领导、亲自督建,知名设计研究院和知名专家具体设计、具体指导。②使命任务重。作为定点收治医院,专门用于接收其他医院转诊而来的确诊重症患者,展开床位数超过设计规模达到1 020张。③战斗氛围浓。10天时间应急完成医院初步建设,1天内完成1 400名任务人员快速集结,采取边施工边完善边收治方式展开医疗救治工作。④标准要求严。医院虽然是应急组建的临时设施,但需全面落实传染病医院各项感控要求,全面落实“提高收治率治愈率,降低感染率病亡率”的政治要求。⑤风险系数大。新冠病毒毒性强、传播广、人群普遍易感,任务人员在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时刻与病魔较量,发生感染的可能性严重存在。⑥联合协同紧。任务人员来自全军4个大单位75所医院,内部协同紧密;医院由军方管理与运行,地方建设与保障,军民深度融合。⑦各方关注多。从线上到线下,从政府到民众,从国内到国外,医院建设、管理与收治工作全民关注、举世关注。

2 建设与管理的运行机制

上述特点对医院的建设管理带来全新挑战,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医院坚持提前筹划、先期介入、科学布局、密切协同,从运行、管理、救治、保障等方面,大胆创新理念,健全组织架构,完善工作秩序,规范运行管理,取得较好成效。

2.1 领导力量设院长、政委各1名,副院长4名、副政委兼纪委书记1名。机关设医务部、政治工作部、保障部、护理部、办公室5个部门。其中,医务部与护理部分别下设计划、医疗(护理)、科训、感控、质控、药材、信息7个组,政治工作部下设组织、干部、宣传、保卫纪检4个组,保障部下设综合管理、财务供应、运输营房3个组,另设1个勤务保障队。

2.2 科室设置区分普通和重症两个层次,设置感染一科至八科(每科2个病区)和重症医学一科、二科,另将1个机动病区设置为收治普通患者的综合病区,共19个病区。此外,编设接诊中心、感染控制科、检验科、放射诊断科、特诊科、药械科、医学工程科、信息科等8个辅诊科室。任务期间,结合实际抽组另成立院内专家组、中西医医学组和心理医学组。

2.3 患者收治患者收容采取计划分配方式,由武汉市卫健委每日统一安排,全部接收确诊患者,不开设医院门诊,不接收患者直接来诊。医院成立由医疗、护理、医技、感控、行政、保障等多部门组成的指挥组,与武汉市卫健委、120急救中心、公安、武警建立军地协同联动机制,实施院前、院内、病区三级分诊导调,军地协调制定转运计划,明确现场接诊处置流程,精细化做好物资、设备配置,形成“指挥组-院前转运协调组-接诊中心-病区”的全程分诊导调链路。

2.4 感染控制实行军地协作机制。其中,医院专门设立1名专职副院长分管感控工作,构建医院感控工作领导小组、感控联合专家组、感控督导组、科室感控小组组成的四级组织体系。同时成立防疫消杀组,主要负责病区消杀工作。地方物业公司相应成立防疫消杀组,主要负责办公区、生活区、医疗区外围的消杀工作。

2.5 安全保卫建立驻地公安、武警、联勤保障部队、医院四方联动机制,驻地公安主要负责院区外围安全警戒,武警主要负责院区内重要点位驻点执勤,联勤保障部队负责军地协调,医院主要负责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另外,湖北省卫健委协调采取实时视频监控和无人机巡查方式对氧气站、焚烧点、仓库等敏感部位进行监管。

2.6 人员管理实行“医院-科室(病区)-人员的业务管理和医疗队-医疗分队-人员”的建制管理相结合的双线管理模式。其中,建制管理主要负责任务人员的思想、组织、安全、保障等方面管理。

2.7 运行保障总体按照军方管理、地方保障的模式运行。湖北省牵头成立火神山医院运行保障工作指挥部,下设综合保障组、医疗保障组、维修保障组、外围保障组,具体负责医院经费、物资、运行、后勤等保障工作。

其中, 经费保障方面,依托地方和军方两个渠道组织。地方主要负责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设备器材配备、交通和食宿保障、结转院外患者、处置医疗废弃物及污水、实施外围安保等经费保障,开设专用银行账户,医院负责提报需求;军方主要负责人员待遇、政治工作、行政运转等经费保障,开设医院基本存款账户。

医疗物资保障方面,由医院根据实际需求向运行保障工作指挥部提报,指挥部负责配置供应。捐赠物资由运行保障工作指挥部负责接收分配,原则上医院不直接接收。

通用物资保障方面,依托运行保障工作指挥部面向市场采购保障和向联勤保障部队请领周转急用物资两个渠道组织。

其他院区各类设施维修维护、餐饮供应、通勤班车以及物业服务等均由运行保障指挥部负责协调组织。

3 医疗收治的主要做法

3.1 着眼“应收尽收” 全力打好病员收容的突击战始终把民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将应收尽收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内化为“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自觉行动[1]。一是攻坚克难展开收容。针对2月2日医院虽已交接但暂不具备收治条件的实际,全体人员以高度使命感责任感和上战场抢阵地打头阵的战斗姿态,从2月2日中午至2月4日凌晨的40多个小时内,全员上阵,联手地方,紧抓快干,应急抢建出两个病区,于2月4日率先收治45名患者,打响抗击疫情的第一枪。二是开足马力超常运转。坚持边施工边完善边验收边收治,围绕应收尽收这个大局,利用1个晚上时间,在原设计的19个病区829张床位基础上,通过应急加床和自主研发使用设备带增氧分流调节装置,一次性将全院床位扩容至1 020张。2月10日10个小时内新收入院421人,创下大批量患者集中收容纪录,2月12日顺利“破千”,有效缓解地方收容压力。三是严把指征加速周转。在加强患者收容的同时,集中组织对在院患者进行筛查评估,严格制定和把握出院指征,加大核酸检测力度,着力提高治愈出院率,加快床位周转率。2月13日,首批7名患者治愈出院。3月3日,一次性治愈出院92人,平均每日治愈出院60余人。

3.2 立足“科学防治” 精心打好医疗救治的阵地战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着眼科学规范,着眼高效有序,着眼身心并护,内外结合、多措并举提升医疗质量和水平[2]。一是突出医护质量核心。组建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医院-科室-病区”三级质控体系,完善四类47项医疗管理制度,制定《火神山医院病历评分检查表》,从19个方面对所有出院病历实施全覆盖查验、对全部在院病历进行信息化监控,在科学规范上狠下功夫。同时,优化完善气管插管、激素使用、氧疗等医疗救治关键技术流程,开展技术操作培训14次,床旁血气分析、心电监护等仪器设备操作培训6次,累计培训2 000余人次,在增强内功上狠下功夫。二是扭住科研创新抓手。及时成立科研资源管理机构,组建科研伦理专家委员会,遴选设立7项重点项目、287项面上课题加快科研攻关。充分发挥院士团队优势,在病毒溯源、核酸检测、疫苗研制、病理研究等方面加大科研力度,被批准为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尸检定点机构、核酸检测定点机构,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质,打通科研与临床环节,提高医疗救治的科技贡献率。三是贯穿身心并护理念。建立患者入院24小时告知、普通患者每周、重症患者每3天、危重患者每天沟通和出院患者随访制度,抽组9人成立精神心理学组,开通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通过病友微信群、电话咨询、视频和面对面等方式灵活机动开展心理疏导,组织放松解压训练。上线运行出院随访平台,实现医院对出院患者的“点对点”康复指导和出院患者与经治医生的“一对一”即时联系。

3.3 围绕“精准施策” 全力打好重症救治的攻坚战始终聚焦重症患者救治这个重点难点,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资源,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力量,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作用,全力提升治愈率,降低病亡率[3]。一是集中优势力量治危治重。坚持早评估、早干预,自主开发患者病情分型评估插件,对所有在院患者实施全流程动态评估,对危重症患者重要临床指标进行不间断监测。依托军队前方18名呼吸、重症专家联合巡诊会诊,开通与解放军总医院的24小时远程会诊热线,制定火神山医院救治方案“菜单”,形成一般患者依案施治、特殊患者集体讨论、危重患者全军会诊、出院患者专家审定的医疗救治机制。二是大力引进新技术新疗法。积极推进拓展单克隆抗体、恢复期血浆、干细胞等各种新疗法,加大体外膜肺、支气管镜灌洗等新技术使用,截至3月21日,累计开展托珠单抗治疗86例、恢复期血浆输注88例、间充质干细胞57例,对重症、危重症患者采用“一人一方”个体化治疗,有效减少普通型向重型、重型向危重型的转变,重症病房转出率达到66%。三是积极推广中医药诊疗。抽组成立中西医医学组,全面展开中医查房和会诊,研制“火神克冠”系列8个协定方,引进建立流动智能应急中药房,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因人施治、因病施治、辩证施治。制定的《火神山医院新冠肺炎中医诊疗规范》在全军推广使用,在院患者中医查房率、中药使用率均达100%,服用中药后症状改善率达90%,治愈患者出院时间平均缩短2天以上,普通转重症比率降低27.4%。

3.4 落实“守土有责” 科学打好自身防控的保卫战紧紧围绕打胜仗、零感染目标,在聚焦医疗救治工作的同时,将感控工作放到突出位置,坚持初始即严、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严防死守感控底线[4]。一是狠抓建章立制。研究制定40项感控制度规范及工作流程,区分一线医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和执勤巡逻人员等不同岗位,分类分级制订防护标准,层层签订感控责任书,营造感控工作人人有责、感控工作人人参与、感控工作人人监督的齐抓共管局面。二是狠抓培训考核。建立常态化培训和考核机制,针对个人防护、感控制度、应急处置等重点环节,滚动组织感控理论授课、操作技能培训,共开展针对性培训100余场次、覆盖3 000余人次,确保一人不落。采取在线考核、现场考核和随机考核相结合方式,灵机组织感控知识和技能实操考核,确保人人过关。三是狠抓督导检查。突出加强感控薄弱环节和易发多发问题检查,针对5个方面29个重点环节,采取专项督导检查、随机抽查相结合方式进行现场督导、实时纠正。创新基于“5G网络传输+云通话”的信息化督导平台,设置70个信息化督导点位,对暴露风险较高的医务人员穿脱衣区域24小时实时监测提醒,确保感控风险全程可控。

4 有关思考及建议

4.1 建设火神山医院纪念馆任务结束后,在对火神山医院实施严格彻底的终末消毒后,作为抗击新冠疫情纪念馆永久保留。一方面,确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始终做到警钟长鸣。另一方面,作为备存力量,需要时可一经修缮立即投入使用。

4.2 精心组织任务后复盘总结抗击新冠疫情是一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既有很多经验做法值得认真总结推广,在组织指挥、力量调控、医疗救治、综合保障,以及日常应急准备等方面也有诸多需要反思的不足甚至是教训。在任务尾声和结束后,军地双方应区分不同层级,联手深入搞好复盘总结,确保打一仗进一步。

4.3 着力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一是强化体系建设。进一步审视和优化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在国家大安全观框架下,将公共卫生安全摆到更加重要的突出位置,自上而下、统筹加强全面建设[5]。二是完善应急机制。构建完善预警高效、反应灵敏、指挥顺畅、军地协同、平战一体的应急工作机制和常态化联演联训机制,着力提升应急能力。三是突出机构建设。今后凡是审批新建综合性医院均需按传染病医院的基本感控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同时遴选部分现有综合性医院进行相应改造,形成衔接互补的结构布局。四是加快人才建设。突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控制、重症医学救治、医学科学研究等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储备管用可靠的技术力量[6]。

猜你喜欢
火神收治病区
火神之怒
哈哈画报(2022年8期)2022-11-23 06:21:30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病房筹建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体会
宁夏定点医院收治68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分析
火神山医院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全院病床统筹收治模式下的绩效核算方法初探
火神颂
歌海(2020年1期)2020-03-23 06:05:32
ВРЕМЕННАЯ БОЛЬНИЦА ЗА 10 ДНЕЙ!10天建成 火神山医院交付
伙伴(2020年2期)2020-03-13 08: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