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书道以书焕文采
——欧阳中石先生书法教育思想散记

2020-02-14 02:44温彦国
大学书法 2020年1期
关键词:行文书法艺术中华文化

⊙ 温彦国

恩师欧阳中石先生,学问高深丰厚,做人低调谦逊,思深见远,性真情纯,胸怀礼教,弘德崇文,明辞翰文以载道,倡笔墨切时如需,其文应时合世,其书字面文心。首创高等书法博士教育之先河。育桃李成蹊,培英才无数,为书法教育事业贡献巨大,真学者文人风范,大家夫子楷模。

三十多年来,我幸依先生门下,在侧学习,行陪前后,耳濡目染,收受着名师的解惑,大沾近朱者赤的恩惠。幸甚!幸甚!我从五个方面简述先生的书法文化教育思想。

一、积学升华 不负业师

先生正气耿介,行为规范,道德文章为世人景仰。他故能如此,有源有缘。在文学、史学和哲学方面:有汤用彤、冯友兰、金岳霖、张岱年、郑昕、贺麟、向达、何兆清、任华、季羡林、王宪钧、汪奠基、邓广铭、沈有鼎、周礼全、任继愈等先生;在诗、词、曲、赋方面有崔复瑗、顾谦、顾随、张伯驹等先生;在书画、戏曲等艺术方面有武岩法师、吴玉如、齐白石、奚啸伯等先生。有这样的师承和机缘,跟随这样一批中国学术界、艺术界饱学博识的泰斗和名师学习、受教,足享神益,积学成贤。人们说,先生国学底子很厚,艺术造诣极深,在诸多领域富有建树。正因如此,启功先生曾作《中石四绝》诗赞曰:“三管齐挥书画诗,丹青之外见奇思。郑虔应逊今贤博,檀板轻敲乐句时。”

先生声望彰隆,但不为“名”所动,不以“家”自居,每日为来访者答疑、解惑,乐此不疲,极其认真,可谓“有日无间”。只要是于国、于人有益的事情,先生总是“有始无终”地去做,绝不计名利,总认为教书是其的本分,写字自然更是其本分。先生的经历,无论顺逆,都宠辱不惊,超越了现实功利。如中国美术馆曾为先生和沈鹏先生举办过“当代大家邀请展”,先生惶恐,遂吟句咏怀:“大家难副意惶惶,头上加冠不敢当。如坐冰毡寒欲堕,青衫懒散系名缰。”

先生是一个工于学问、严于做人、忙于教学、勤于育人的多学科学者,书法教育、书法研究是先生倾心最多的学科。就此而言,先生对什么是书法艺术作了明确的定义: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书写出来的有章、有法的一种艺术形式。先生这样来对中国的书法艺术作品进行界说,便把那些不写汉字,不成文义的一些“作品”排除在“界”外。当然,至于那些以其他文字为书写内容而形成的艺术,诸如日本假名的作品,当不属“中国书法艺术”的论例之内;而我国其他民族文字的书写,虽然也可能发展成为书法艺术,那无疑是对我国书法艺术的一种发展与丰富,然而仅就历史来说,目前尚不属我们界说之内。把书法置于文化背景之中,视文化为书法的源头活水,离开文化背景,离开优良传统的继承,都不能叫作书法,因为书法是中国文化、文字特有的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先生这一观点,奠定了书法文化在书法研究中的地位,为中国书法教育找到了理论依据和思想根源。所以先生一直主导中华文化为中国书法教育的核心。

欧阳中石 行书 《长城颂》

二、弘德崇文 对时育物

先生认为:文化问题,是一个根源问题,一切问题都必须从这里谈起。这个问题如不明确,就没有了依据,其他问题就没法谈起。尤其,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标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至今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为了进一步说明中华文化,先生这样认为:

凡是在我们中华大地上所发生的、发展的,而且一直是在进行着的,都是我们的中华文化。这是个根。……中华文化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真正在我们的民族一开始就一步一步走过的,比如先秦文化的经、传,都是我们本来就有的。第二类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在不同的情况下又发生的许多新的学问,比如魏晋时代,有了玄学,到了宋朝,有了理学,到了清代,有了朴学、仁学等,这些都是在历史中,随着时代的需要而发展出来的,也是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三类是当我们国家和我们以外的许多国家有了接触之后,从国外传来很多新的学问,这些学问,和我们的文化一经结合,马上就起了变化,为我们所用,我们很好地把它融化过来。比如说逻辑学,在我们中国的古代叫做名学,在《墨经》里有很完备的学说,有很完备的系列的说明,就是逻辑学,那时叫名学。但从明代开始,西方的逻辑来了,我们接受了,印度的逻辑来了,我们也接受了,逐渐使我们现代的逻辑学中,既有西方的,又有我们本国的,又有印度的。它和我们国家的情况结合在了一起,很新鲜,很有活力,最后都成了我们的中华文化。

关于中华文化的核心问题,先生以四个字作概括:“仁”“德”“化”“和”。先生认为:中华文化,是从一个人、天人合一的人开始的。以一个人为主,用他来向四周辐射。比如“仁”字,就是人和人的关系,是两个人的关系。“仁”的“亻”旁一个“二”字,篆字的写法,这个人写作一个“尸首”的“尸”,这样站着,底下一个“二”字,是人人一样的意思,两人相等,站在那儿。它的核心就是人与人应当相伴。我们常把它和“義”字连在一起,这个“義”字,上面是一个“羊”字的变形,下面是一个“我”字,“羊”就是“祥”,“祥”就是合适,要一个人自己所处的位置非常适宜,做的一切事情,应当非常适宜。事之宜也,谓之“義”,两个人就应当互爱,这就是“仁义”的含义。

第二个字是“德”,《庄子》曰:“物得以生谓之德。”德是一种特殊的力量,它虽然不是一种东西,但是,它是一种很不一般的内在的有能量的力量。这种力量会使东西生长,会使事情成功。可见它是一种可以增强生命的力量,可以推动成功的力量。

“德”这个字的构成也颇有意思。汉字中,凡带有“彳”偏旁的,都表示是一种“进行”中的意味。“德”右边的上面是“直”的变形,把“直”字底下这个“目”横过来,下面加一横。“直”是“正直”“旺盛”“向上”的意思,再下面是一个“心”字,“心”指思想。从会意的角度来说,“从直从心,直心为德”。所谓“直心”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心中坦直平和的意思,就是说:它是一种“坦直平和”的契机,它自身如此,希望一切也都如此。

“德”还可以理解为“得”,“得到”的“得”,从“得到”引申就更有意思了。譬如,在老百姓的语言中,尤其是北京话中,有一种说法:“得咧”的“得”,有时化简为“得”,就是在说,行啦,一切都成功了,都达到了非常合适的状况。这种说法正好就是“得”的真正含义。还必须说明,这个“得”不是仅指一方面的,而是指所有方面,无论从哪方面都合适的“得”,才是得的要求。为了保证全面的“得”,各方面又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就落在了这个“德”的身上。

为了保证全面的美好和谐的要求,人们必须有一个德的契机,这才是文化中的一个核心。美好的文化如何得到和谐,要通过“德”这个契机;如何达到全面的化,也必须依“德”这个契机。所以中华文化能有如此的生命力、凝聚力,与这一个“德”字分离不开,也可以说:德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本质性的核心。“得”在古籍中早有解释,《说文》上讲“物得以生”,一个物质,如果有了这个东西,它就可以生长,它就能成为一个活的,这就是“得”的含义,“得了”。那么“道德”的“德”是什么呢?你要拿出个东西来,拿不出来,没这个东西。拿出个字来解释,也不清楚。可是你可以理解一下,它是存在的,它是这么一种“劲儿”,一种活力。它是一个契机,你这么理解它,它就很有意思了。你说“物得以生”,有了它,就可以生长起来。大家都知道,我国有个“冬至”的节气,“冬至”这一天在五行说里叫作“得日”,为什么冬至这一天就叫“得”呢?有个原因,冬至这个气候来了之后,阳气上升,就是说各种草木、各种事物都开始旺盛,现在时间已经到了,你可以出一种“劲儿”,出来一种可以生长的旺气了。这是一种“旺气”,也就是说,是一种活力。因此,这个“得”,是一种活力,它是一种阳气的萌发,是一种旺盛的活力。这是“得”的原始意思。

第三个是“化”。这个“化”字是两个人组成的,从下边看,是一个人,从上边看,也是一个人。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字怎么也倒不了啦。它歪不倒,总在那儿立着。你这样看可以,那样看也可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既可以化合,也可以化解,不管什么情况,它都可以形成使它更合适的局面。“文化”的“化”,意思也就在此。它可以使许多硬碰硬、不能合在一起的东西,使它们合在一起;它也可以使一个化分开来,变成两个。应该说,这个“化”是很重要的一门学问。

第四个是“和”。“和”字的本义是声音上的相和,口里面发出的声音的协调,叫作“和”。但是“合”与“和”不是一个意思。人、一、口组成的这个“合”,是两个并成一个;而这个“和”,两个还是两个,但到了一起。本来是两种,可以走得完全一样,虽然不是一个,但是它还很协调。这样理解这个“和”,在我们的中华文化里极有意义。人类的生活中也需要这样。

由于文化的本质是美好和谐,而我们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要完成这样的意思,所以,先生归纳为这样四个字:“仁”“德”“化”“和”。这是我们的文化的核心。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核心,我们的文化才得以传承。因此,实现美好的愿望是文化,做出追求美好的实际行动也是文化,以美好的愿望出发。经过追求的实际行动,最后做出了美好的结果,也必然是文化的结晶。

先生进一步强调:

应该在美好的后面,还必须加上“和谐”一词,既然文化是向美好的追求,你也追求,我也追求,他也追求,应该说这是全人类共同的一种追求。既然是全人类共同所有的追求,难免就有互相碰撞的可能。为了大家都能得到美好,就应当做出一个保证大家都能得到关好的行动规范。这个规范必须保证大家都美好,这就要求大家和谐相处,大家都要彼此谦和、容让、包涵、尊重。

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文化,它是一套很完整的体系。虽然它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地在发展、在扩大,虽然它随着世界的发展不断地吸收融合,虽然它日益丰富、新颖、厚实、庞大起来,但有一条贯穿中心、毫不偏倚的总方向是绝不改变的,“那就是它的内核—美好和谐,摒除邪恶,期望全人类一起走向最理想的美好和谐之中。”

先生有一次应邀去中南海,在瀛台看见乾隆皇帝题写的一个词“对时育物”,很有感触地说:“这句话太好了,要针对时候、时间、气候培育万物,这句简语太精练了,我们当老师搞教育的就应该这样,培养学生与时俱进,应时合世。”

中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易经》中对“文”的解读是:“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解释“文”是划出来的痕迹,即纹路。《礼记》中有言“五色成文,而不乱”,展示出美好与繁荣。为此,先生对“文化”一词做出了定义:“化”是指向美好和谐变化。“文化”就是以“文”化之,把古今中外的一切都化成美好的、和谐的。

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结晶,需要承传。先承接,后传递,传延创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要把自己的智慧贡献出来,探求更广阔的世界,进而对世界有更清晰的认知,让中华文化更强、更广泛地传播。如何做?怎么做?先生做了如下强调:

文化承传,要有载体。汉字就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文化承传更要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鼎新革故,“新”益求精。

文化承传更重要的还在于内涵、品性和精神的传延。

文化承传,要提倡“立德、立学、立言”。

三、作字行文 文以载道

“作字行文,文以载道”,这是先生创建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倡导的书法教育理念和思想: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切时如需”四句话中的前两句。先生说:“作字行文,作字就是写字,写字的目的是要形成文字,所以要行文,由于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所以要文以载道。”

汉字从“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成字之源,到“作字行文,文以载道”,先生要求:

把书法放在中国文化大背景里考虑,这样就找到了它的体系。

汉字的书写之所以成为艺术的创造,远远不只是一种图案的组成,重要的是它把文学形象的美与文字外观的美结合在一起。先生强调:

书法艺术写的必然是汉字,而且字与字之间必须连成文,能表达一定的含义,此外还应该把书写者的精神风貌、喜怒哀乐融入笔中,这样,书写的作品才能是内蕴丰富、意境深邃、有感情有活力、有时代意义的艺术佳品。

只有把文字的含义和感情融合在一起,给予有力的表现与充分的抒发,才有可能创造出艺术水平高的作品。所以,历代书家都强调书作的抒情性,以“韵”和“法”为手段,以抒怀写意为目的,情动于中而形诸笔墨。先生说:

要把“写字”提升到“书法”的高度,就必须在汉字自身的素质基础上做更多方面的琢磨,向更高的心境探索。书法的艺术美和文字的表意性确有相通之处。书者师法自然,对自然万物的情态、意趣观察入微,深刻体验,并把这种心得流注于毫端,使笔下的字各尽真态、摇曳生姿……另一方面,透过凝聚匠心的书作,我们又会自然地联想到生活中熟悉的境态,并以之譬喻书作风格,或者如鸿雁翱翔,猛兽暴骇,蛟龙戏水,或者如纤月乍出,漪澜成纹,满眼芬芳。可见,从书作的构思到完成,始终贯穿着既要显示汉字独具的意象美,又要冥契自然之道的艺术思想。

我们的汉字是很了不起的,对于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先民,应当给予足够的尊敬。他们也走过曲折的道路,而这每一个曲折,都为我们创造了了不起的财富。所以说,在我们先民所走过的道路上,没有留下一点儿遗憾,反而给我们带来了光辉。先生认为:

汉字的贡献不只是把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记录了下来,它的思路,甚至于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做了极大的贡献。……应该说,汉字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分类,它的功绩要比十大范畴要丰富得多,要比周期表贡献不差。不信,看看化学元素,发展了多少也没有跳出我们的“金”字边儿、“气”字头儿,凡是属于这一类的,都排出了顺序,都有你的号头儿,尽管这个元素还没有出现,我们也给它留了余地,只要一出来,就会有它的位置,这个囊括性是很强的。

我们写出来的文字的东西,要和时代密切地结合,要能代表人的心情,代表要想解决的问题,要符合生活的需要,符合环境的需要。这样才有它的价值和意义,才能文以载道。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没法看了。所以,先生这样理解:

欧阳中石 行书 《崇德力行》

“书法”的“法”它应该是个标准、要求、规矩、法则。把它看作“佛法”的“法”也一样比较全面,比较得当。书法是关于汉字书写成文的,文、书相互合一映照的一门学问。符合这种要求的作品是一种艺术品,遵循这种要求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艺术美的活动。

可以说,中国文化所到之处,文字的书写,无不所在。然而,诸多内容中最关键之点是汉字文、书与美的集中。

汉字文化的美在于点画生姿,章法得体,书文相映,焕人心仪。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掌握汉字点画的有机结构,深知文字深蕴的情理,书写安排经营得当,进而焕发出令人神往、令人艳羡的心情才好。深知与掌握,则须摸透所见的高度。不管是古人还是当代的名家,既能重光,又能够发出新光。所知高而深,所能高而精,最必须遵守的规律是:深知中国的文和字的妙道,而且掌握创造激荡人心的、超过一般作品的能力。

四、以书焕采 切时如需

先生认为,自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遵照历史的规律,把历史的财富都继承下来,教给我们的后一代,应该说这是老师肩上的一个很重要的职责。

如何让书者“以书焕采”,则必究历代艺术之精微。书法是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形式,她起源于汉字的契刻书写,其创始之初,就不仅能够表现人们对各种感受的美,而且能够发挥先民高奥的艺术审美灵性,遂形成了这种特有的艺术形式。先生曾这样论述:

春秋以来,应用滋繁,笔软生奇,字体孳乳繁衍,至汉代以后而成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之变,书写体式层出不穷,风格变化多样,于是成为士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翰墨之道于焉以生。从此历晋唐、越宋元而迄于明清,醇迁醨变,质焕文弘,或韵或意,或势或朴,名家辈出,佳作迭见,既传承有绪,又历久弥新,构成了我民族艺术的灿烂景观。

这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而这些财富的表现就要靠“写”。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结晶,而书法艺术则是结晶的光环。

然而,书写内容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文学、历史、美学甚至包括科学。“文以载道”,就是讲书写的内容问题,书写的内容应该有所表达。表达什么呢?就是要“切时如需”。就是说,我们的文化要切合社会和时代的要求,这是书写者的任务。不仅如此,书法还要把有意义的文字内容,赋予美的表现形式,无论从笔法、结构、章法等都要焕发出艺术的光彩,使文字和艺术二美并具,更增其表现力和感染力。

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说:“使夫观者玩迹探情,循由察变,远思无已,不知其然。……虽彼迹已缄,而遗情未尽,心存目想,欲罢不能。”优美的形式,能使欣赏者在心理上更自然、更顺利地在审美愉悦中接受文字内容的感染,从而更充分地实现情感和思想的交流,这就要求书法的文字内容美与书写焕采的文字艺术形式要和谐一致。

为此,先生总结了他的书法理念:“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切时如需。”这四句话是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多元并存的社会背景下,表明了书法艺术和书法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同时也表明了书写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书法艺术特有的生命力。

“作字行文,文以载道”,是说我们写字的目的是行文,而行文的目的是载道。当然,印刷、电脑也是在载道,那么,写字到底是为了什么?非常明确,为了“以书焕采”。先生说:“我们用书写的办法,使文字焕发出光彩,让她没有声音的有了声音,没有节奏的有了节奏,没有光泽的有了光泽,这是我们书法的作用和书写者的任务。我们的所思所想,要用文写出来,发出光彩。‘切时如需’,这四个字是个重点。”就是说,社会和时代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所以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很重要,我们笔下的文字、内容、艺术就是为时代的需要而服务的。只要我们做到了上述四点,书法艺术在新的时代是会充满活力并具有很大生存空间的。

五、书道文心 自胜者强

多年来,先生的墨赐、笔赠、口授、言教,都给予了我诸多的至理教泽。下面从先生给我的题词、训诫中,领略一下他的文修学养、治学理念和教育思想。

读书、学习、做学问是学生的追求,要把学作为自己终身的要务,一切从学中来,会、能、智、聪、容、德、礼、仁、品、义均由学之所致。没有学问就等于没有脑子。书法艺术对书写者的要求是: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切时如需。继而扩展为:作字可识,点画生姿,行文载道,启动情思,书文相印,焕人心仪,承前无愧,不负来时。书法是文化的结晶,它的生命在文化上,习书必学文化成为重中之重,有了综合性文化的修养,才能体现书法艺术的高雅,才能为社会需要而服务。

无论功力或灵气不足者,皆有补益之法,但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必须从心性文采方面加以熏陶,必会自有进境,往往不知就里,一味自苦,终不得其解,奈何!奈何!

作字旨在行文,故必须在文上大下力气,学须贯东西,博古今,务求实学,万勿浮光掠影,表于外,则万勿抢先,殊不知适,见其不足也。

学书作字,务求知笔、知纸、知墨,更须知点画,知使转,知势、知能、知神、知韵、知章、知化、知度,当然文心如道,切时如需,则可以为书矣。

书必字如其人,敦实恭谨者,务本之道也,人、字皆当如是以求。彦国酷摹信本甚好,务于严穆中,力求洒脱率真,果然,其进境自可刮目以相待也。

作字必须以学为本,学者变人为我,创者以我为我,敦增敦损,显而易见,慧者应知善择其途,不作自欺之傻事。

……

如此关怀,如此厚爱,如此化育,师道昭然。

先生的教育严直如父,先生的话语如仪如度,我可谓近水楼台、得益匪浅。遵先生对书写者和书作之要求,必须老老实实、规规矩矩临习古贤法书,工工整整、仔仔细细研摹善本名帖,尊师重道,法古师今,学而时习,方能日进月步。同时做好优秀历史文化和文明的承传,才能行文因时合世,作书法古度今。学风必儒雅,文书自双馨。以《老子》“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的明智论理,充分认识自我、否定自我、勤奋自我、修养自我。

六、结语

中国的书法艺术,书写的是以文义为内容的汉字,汉字记录和承传的是中华文化。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所以,汉字的书写就必然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为此,先生特别提出:

书写的问题必须在中华文化大背景中,深刻研究和领会文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使书法艺术的生命和价值有了根基,才能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因此,一幅书法艺术作品的字句、内容,必须蕴含和体现出书写者品操的修行、心灵的陶养、意志的凝练、节律的跳荡、文思的涵化、历史和未来的担当,达到以书焕文之采,以文化书之道的效能。

为了这一课题,先生从1983年开始,作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和文化论述,教材、论文和专著,林林总总,多达千万字。先生为他主导的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要求和书学理念,集中提出了四句话十六个字:“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切时如需。”这四句话高度凝练出先生对当代中国书法教育的思想结晶,充分体现了书法文化在书法研究中的价值,更是我国书法教育道路上里程碑式的贡献。

先生自称为“教书匠”,他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他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从汉字入手,向文化进军,用艺术的方法,表现出社会和时代所要求的以“文”化之的笔墨精品,从而更有效地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把文化作为中国书法教育和书法研究的宗旨,让全世界更多的人来了解它,从而把汉字的魅力、中华文化的魅力、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推而广之。这是他献给世界的礼物,也是他,一个“教书匠”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行文书法艺术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张天德书法艺术欣赏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强化指导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